1.8亿老年农民,每人每月1000块养老金,可行性如何?
国家一年需要拿出1.5万亿,也就是GDP的一个点,来补贴农民。
单纯从财政看,富起来的中国,这不是问题。
把农民养老金一次性拉到1000元/月,等于是把“兜底线”抬成了“低位福利线”。
这会带来一个问题。
城市低收入、断续就业人群,也叫灵活就业群体,会选择参保替代。
![]()
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方案,年缴300元×15年=4500元总缴;60岁后按1000元/月=1.2万元/年领取,活到75岁就是18万元。
城市灵活就业职工,年缴约8000–10000元,缴20年以上,也就是20万;60岁退休那2000块一个月,活到75岁,到手36万。
看起来灵活就业最后拿得多,但是他付出的多啊。
活到同样岁数,农民净得17万5000,而灵活就业只能得到16万。
这还不包含缴存这20万,每年损失的利息。
直觉告诉你哪个“账面划算”。如果不做制度阀门,边际人群确实会大量迁移到居民险。这不是“变懒”,而是理性选择。
更可怕的在后边,灵活就业者全国目前大约2亿多人,数量非常大,如果这些人都不交灵活就业社保,改为城乡社保,职工社保大盘子可能就崩了。
给农村老人提高养老金,是好事,但是不能让城市人觉得吃亏,然后转移或者断交社保,那后果是崩盘,大家一起喝西北风。
要把好事办好,没这么容易。
![]()
财政要建设防火墙,明确1000元提升完全由中央财政兜底,建立专门科目,与职工险统筹基金物理隔离,避免“以居民替代职工”。
政府匹配要“看得见”,对灵活就业参加职工险者,要提高国家社保配比指出,把他们的“性价比”拉回到职工险侧。
给农村老人每月1000元不是“养懒人”,而是文明社会的最低线;会不会“拖垮职工险”,不取决于钱给多少,而取决于阀门、坡道、配比、隔离四件事做不做、做得硬不硬。
把错位激励关死,把参保吸引做好,兜底能上去,统筹不塌方——两头都能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