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隆冬,刚从二野17军147团改编为铁道工程第六师的这支部队,才开始在宝成铁路上流着汗水,就奉命奔赴朝鲜战场,参加钢铁运输线的修建。
当时李凡玉在一个营部当通讯员。赴朝前,在沈阳休整三天,进行换装准备,以及学习一些朝鲜普通用语和进行如何尊重朝鲜民族风俗等教育,
记得最深的是到了朝鲜后,要爱护朝鲜的一草一木,要把朝鲜人民当祖国人民一样对待。据说这是毛主席指示的。
因此到朝鲜后,志愿军就把朝鲜的"阿爸吉""阿妈妮"(大爹大妈)当成自己的父母,他们也把志愿军战士当成他们的"阿得儿(孩子)"。
记得我们在朝鲜过第一个春节和"八一"建军节,都邀请当地里委会的成员和我们一起过,一是加强军民联系,二是让他们尝尝我们做的饭菜。
![]()
一些上了年纪的"阿爸吉"和"阿妈妮",见到里委会的干部来了,也不请自来。
大家围在桌边,有的还带来泡菜,这是朝鲜人民当时仅能拿出的东西了。我军拿出酒,盛情地款待他们。
酒助情深,他们边喝边唱,唱起了有名的"阿里郎"和"桔梗谣",还甩起宽袖翩翩起舞,直到空袭的报警传来才散去。
1953年初的一天上午,李凡玉背着小马枪从工地送信回来,路过一个村庄时,突然发现右前方的上空有两个黑点,
不到一会,那黑点越来越大,他知道是敌机来轰炸了。这时离他50多米远的前方,一个朝鲜老大爷正牵着一头水牛,顺着敌机飞来的方向,慢慢地向村子走来,
![]()
他根本想不到敌机已经来临。说时迟,那时快,老大爷听到我的喊声和枪声,立即将牛牵到路坎下躲起。
这时敌机已离他们很近,并开始向下俯冲,李凡玉随即跳到村边的一条干沟里隐蔽。
只听得敌机"吐吐吐"的一阵扫射,泥土飞起溅在他身上,很明显,这子弹离他不太远。
呆了一会,听不到敌机的动静了,他才从干沟里爬起来,这时前方的老大爷也把牛从路坎下牵上来,他俩都安然无恙,心里舒了一口气。
这时,只见老大爷激动地向他喊道:"志愿棍同木,可妈什米达!可妈什米达!(志愿军同志,谢谢!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