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曾艺轩 通讯员 翔法/文 杨希/漫画)羊奶粉店“店主”借钱后失联,七旬老人15万养老钱如何追回?近日,翔安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因羊奶粉店店主借钱引发的民间借贷纠纷,该案为老年人防范此类风险敲响警钟。
王大爷家附近新开了一家羊奶粉店,店内常常推出赠送鸡蛋、打折券等优惠活动,王大爷是店里的常客,一来二往便与店主小杰(化名)熟识。
2022年10月,小杰以资金周转为由向王大爷借款,王大爷通过名下银行账户向小杰转账7万元,小杰当场出具借条。
次年10月,该笔借款到期后,小杰重新向王大爷出具《借款条》,载明借款金额7万元,归还时间为2024年10月,每月利息1050元,同时收回旧借条。
2023年4月,小杰再次向王大爷提出借款需求,王大爷又向小杰转款8万元。2024年4月,该笔借款到期后,小杰承诺王大爷若继续将上述8万元借给他后,每月可获得1200元“生活补贴”,本金一年归还。基于对“熟人”的信任,以及“稳定收益”的吸引,王大爷就上述条款与小杰签订了《借款条》。
2024年11月,王大爷家属多次催讨15万元欠款,小杰口头承诺还款后,竟直接失联!无奈之下,王大爷只能拿着《借款条》、银行转账记录等证据,向翔安法院提起诉讼。
王大爷起诉称,小杰确实有按照每10000元支付150元利息的标准支付利息至2024年4月,现在他只要求小杰归还15万元本金。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法律规定,王大爷提交的《借款条》及客户回单,小杰身份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等证据,已初步证明王大爷与小杰之间就案涉15万元存在借贷关系,转款时间虽与上述《借款条》载明的借款时间不同,但王大爷庭审时已合理解释,且其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亦能证实小杰确认借款事实,可以认定借贷关系的存在。小杰未按约定按时还款,已构成违约,故王大爷诉求小杰返还案涉借款15万元,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
近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小杰向王大爷偿还借款15万元。
法官支招
守住三道防线护好养老钱
第一,警惕“小恩小惠”,拒绝“熟人滤镜”。商家以鸡蛋、打折券等小利拉近关系,若进而提出大额资金需求,务必放下情面,理性判断对方还款能力,不轻易借出养老钱。
第二,看清合同本质,拒绝模糊条款。遇“借款变投资”“借条换合同”,无论包装成“基金”“养老项目”等何种名头,只要约定“到期还本+固定收益”,需要求出具规范《借条》,明确借款人信息、金额、还款时间,不签模糊不清的“替代合同”。
第三,留存关键证据,做好维权准备。资金往来用银行转账(留存记录),妥善保管借条、合同、对方身份凭证,不轻易交还旧凭证;催款用微信、短信等书面沟通,留存对方确认借款或承诺还款的记录,为后续维权留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