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辛丑条约》敲定9.8亿两白银赔款,英、德、法等11国瓜分这笔“庚子赔款”时,只当是工业扩张的“燃料”,没人把慈禧那句“拿赔款者不得善终”的气话放在心上。
毕竟彼时的大清,早已是他们眼中“腐朽不堪”的猎物。
![]()
可百年后的今天,当年分食赔款的列强,却接连陷入毒品泛滥、社会撕裂、治理失灵的泥沼,其衰败轨迹竟与晚清惊人重合。
这究竟是跨越世纪的巧合,还是那句戏言般的“叶赫那拉的诅咒”,真的在历史深处悄悄显灵?
![]()
晚清的衰败印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北京,城墙下散落着鸦片烟枪,流民裹着破衣蜷缩在街角,朝堂上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的消息正悄悄传开。
这三个画面,成了晚清衰败的标志性印记,鸦片从沿海蔓延到内陆,上至官员下至百姓,不少人沉迷其中,掏空了身体也耗尽了国库。
![]()
林则徐虽主持虎门销烟,却挡不住列强用枪炮强迫开放的贸易,鸦片成了敲碎大清国门的楔子。
流民问题同样棘手,土地兼并、赋税沉重,无数农民失去生计,成了游荡在城乡的流民,他们聚集成群,既无生活保障也无稳定居所,最终成了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
而朝堂的治理失能让这一切雪上加霜,官员腐败、皇权专断,政策制定只看眼前利益,比如为了一己享乐挪用军费,彻底掏空了国家的根基。
没人能想到,百年后,这些衰败印记会在曾经的列强身上一一重现。
只是当年的鸦片变成了大麻,流民变成了失控的移民,皇权专断变成了资本绑架,而串联起这一切的,正是那句被当作戏言的“诅咒”。
![]()
百年轮回
1.毒品换了名字,危害从未消失
2024年4月1日,德国《大麻法案》正式生效,大麻从麻醉品清单中移除,成了欧洲第七个实现医用大麻合法化的国家。
法案实施半年后,德国医用大麻市值达到6.7亿欧元,进口分销网络覆盖全国,可街头出现的“大麻咖啡馆”和神情恍惚的年轻人,让人想起晚清烟馆里的场景。
![]()
不止德国,当年参与瓜分《辛丑条约》赔款的英、法、意三国,早已实现医用大麻合法化。
英国私营化医用大麻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法国街头的大麻交易从地下转向半公开,意大利虽管控较严,却挡不住跨境毒品流入。
美国的情况更严重,39个州允许医用大麻销售,24个州开放娱乐用大麻,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美国吸毒者超过3000万人,每年有10多万人死于药物滥用。
![]()
更讽刺的是,美国民众依赖的止痛药成了“新型鸦片”,私立医院费用高、公立医院效率低,不少人身体不适时只能买止痛药缓解,长期过量服用后成瘾,最终转向毒贩。
这些国家的政客们说着“合法化能增加税收”“规范市场”,却选择性忽略背后的成瘾危机,就像当年列强对中国说“鸦片是贸易商品”,如今的理由换了,可本质都是为了利益牺牲民众健康。
![]()
2.移民骚乱:另一种形式的“流民之困”
2024年7月29日,英国利物浦发生持刀袭击事件,17岁的阿克塞尔・鲁达库巴纳闯入儿童舞蹈班,造成3名儿童死亡。
这本是一起恶性刑事案件,却被虚假信息扭曲,有人造谣凶手是“穆斯林移民”,点燃了反移民情绪。
![]()
短短三天,骚乱从利物浦蔓延到伦敦、伯明翰等30多个城市,暴徒打砸商店、焚烧警车,甚至朝清真寺投掷燃烧瓶,利物浦中央图书馆被付之一炬,百年藏书化为灰烬。
截至8月底,警方逮捕1000多人,近600人被指控,可社会矛盾丝毫没有缓解。
![]()
当地民众举着“停止用我们的税款养移民”的标语抗议,抱怨自己的福利被移民挤占,却绝口不提英国当年殖民全球、掠夺他国资源的历史。
这种选择性失忆,和晚清士绅抱怨“流民作乱”却忽视土地兼并的根源,如出一辙。
![]()
而骚乱的背后,是英国工党的短视政策,为了争夺选票,工党放宽移民政策,拉拢中东和非洲移民,这些移民能生且团结,成了工党手中的“选票工具”。
可政策的后遗症很快显现,移民融入困难、资源分配不均,最终酿成骚乱。这像极了清末为了维稳而忽视民生,最终流民四起的结局。
![]()
3.资本绑架政治:比皇权更隐蔽的“专断”
2025年10月,美国爆发“不要国王”抗议,700万民众走上街头,从纽约时代广场到芝加哥格兰特公园,2600多场示威活动席卷50个州。
抗议者举着“拒绝王权统治”的标语,反对特朗普政府的多项政策,认为其权力过大,像极了当年民众对晚清皇权的不满。
![]()
可这场抗议的根源,不是皇权而是资本,美国制药公司为了利润,大肆销售成瘾性止痛药,即便知道长期服用会危害健康,也不愿停下生产线。
成瘾性意味着高复购率,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利润。
![]()
而政客们为了获得资本支持,主动推动大麻合法化,既能拿到制药公司的捐款,又能争取瘾君子的选票,形成“资本喂票、政客办事”的闭环。
特朗普政府斥资2.5亿美元修缮白宫东翼,修建国家宴会厅,被民众调侃“比慈禧修颐和园还奢侈”。
![]()
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园子,导致甲午海战失利;特朗普用纳税人的钱满足私欲,背后是资本对政治的深度操控,两者看似不同,本质都是权力脱离了民生需求,成了少数人谋利的工具。
当年列强嘲笑大清“腐朽无能”,如今自己却陷入资本绑架的泥潭,连民众的基本健康和权益都无法保障,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
以史为镜
1.对历史的清醒:不回避苦难,不淡化教训
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如今的中国从未忘记历史。
1840年鸦片战争后,鸦片在中国肆虐百年,从官员到百姓,无数家庭被摧毁,这段“三千年未有之祸”的历史,被写进教科书,刻进纪念馆,成了每个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
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开展全国禁毒运动,动用行政、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彻底根除鸦片毒瘤。
这场运动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对历史教训的回应。中国知道,毒品一旦蔓延,国家就会重蹈晚清覆辙。
![]()
对比西方,很多国家刻意淡化当年向中国贩卖鸦片的历史,德国在推动大麻合法化时,绝口不提列强当年用鸦片打开中国国门的往事;美国讨论药物滥用时,也回避资本逐利的本质。
这种对历史的回避,让他们看不到毒品背后的危机,最终一步步走向衰败。
![]()
2.不被资本绑架,不搞短视政策
中国的治理逻辑,始终以民生为核心,在药品管控上,成瘾性药物实行全流程监管,从生产、销售到使用,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规定。
制药企业不能为了利润而牺牲民众健康,一旦发现违规,必将严惩。
![]()
针对医疗资源分配问题,中国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扩大医保覆盖范围,降低药品价格。
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渐缓解,不用像美国人那样,因为医院太贵而依赖止痛药,这种对民生的坚守,切断了“毒品泛滥-社会衰败”的链条。
![]()
而西方的政策,往往被短期利益左右,德国为了增加税收而开放大麻,英国为了选票而放宽移民,美国为了资本而牺牲健康……这些短视的选择,正是“诅咒”生效的土壤。
中国用制度保障民生,拒绝被资本绑架,这才是“破咒”的关键。
![]()
3.用牺牲换净土,用共识筑防线
中国的禁毒成果,是无数缉毒民警用生命换来的,据公安部数据,近年来已有数百名禁毒民警牺牲在岗位上,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41岁,远低于全国人均寿命。
这些民警有的在抓捕毒贩时中弹,有的在卧底时暴露身份被杀害,他们用生命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无毒环境。
而这种牺牲,凝聚成了全社会的禁毒共识,从学校的禁毒教育到社区的宣传活动,从虎门销烟纪念馆的参观学习到缉毒英雄的事迹传播,“禁毒防毒”成了全民行动。
![]()
相关调查显示,民众对禁毒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6.96%,这种共识让毒品在中国无处藏身。
西方则缺少这种社会共识,在德国,年轻人把大麻当作“潮流”;在英国,不少人认为移民“抢走了资源”;在美国,民众对资本绑架政治感到无力却缺乏行动。
没有共识,就没有防线,这也是西方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
结语
所谓“叶赫那拉的诅咒”,从来不是什么超自然力量,而是历史规律的镜像。
那些拿了大清赔款的国家,不是被诅咒打败,而是被自己的选择拖入深渊,为了税收开放毒品,为了选票忽视民生,为了资本牺牲公平,每一步都在重复晚清的错误。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相似点,大清因放弃底线而沉沦,如今的列强也在利益诱惑中丢掉了初心。
![]()
特朗普拆白宫修宴会厅,美国版"老佛爷修园子"
而中国的“破咒”之路证明,跳出历史循环不需要运气,只需要三个选择:正视历史不回避,坚守民生不短视,凝聚共识不妥协。
1901年的赔款早已化作尘埃,但历史的考卷还在继续,是重蹈覆辙还是开辟新路,从来只取决于自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