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冬,当流感病毒来袭,愿我们都能理性通过“科学预防+合理用药”的态度守护家人!
当流感季的“囤药清单”遇上中国专利领域的最高荣誉,一款家家户户熟悉的药品迎来了高光时刻。
近日,东阳光药 亮相第十四届专交会, 凭借“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斩获第25届中国专利金奖 。
据悉,在 本届专利金奖中,生物医药专利仅占五席,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 可威 ® 颗粒 ) 是其中 唯一获奖 的 儿童药物专利。
这个每年秋冬都会静静躺在家庭药箱里的“熟面孔”,究竟藏着怎样的实力,能站上专利领奖台?又为何每到流感季,都能成为家长们争相储备的“硬核担当”?
答案,藏在它为解决用药痛点而生的创新里,也藏在临床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中。
![]()
01
从“家庭常备药”到“专利金奖”:藏在剂型里的创新密码
对许多家长而言, 蓝色 包装的奥司他韦颗粒并不陌生。每到儿科门诊流感高发期,医生笔下的处方单上,它常常是让家长安心的那一个。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款看似“普通”的颗粒剂,解决的是困扰儿童流感用药多年的大难题。
儿童本就是流感的高发人群,更是重症病例的高危群体。 数据显示, 每年流感流行季节,儿童流感罹患率为20%~30%,某些高流行季节 , 年感染率可高达50%左右。
更令人揪心的是,5岁以下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重症和住院的风险较高 , 估计全球每年约有数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
然而在2008年以前 , 我国 市场上的奥司他韦 主要剂型为 胶囊,每粒单位剂量为98.5mg/粒,其中含奥司他韦75mg 。
可儿童用药剂量需严格按体重调整,差异化极大——给幼儿喂药时,家长只能拆开胶囊,将药粉混在食物或水中,不仅操作麻烦,药粉分散不均还可能导致剂量不准,要么影响药效,要么增加副作用风险。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用药痛点,研发 团队带着“让儿童用药更安全 、 更 便捷”的初心,开启了攻关之路。
为了做出适合儿童的颗粒剂,研发人员反复试验,最终选择乙醇水溶液作为润湿剂制备软材,这种工艺下得到的颗粒,松紧度较适合,流动性良好,装量准确,含量均一,并且释放度高。
同时,团队还精准把控了服用体验:将颗粒剂加水配成以奥司他韦计浓度为5mg/ml的溶液时,测定其pH值约为5.4,溶液为中性至弱酸性溶液,对人体无刺激,口感良好,有利于患者的使用。
2008年,奥司他韦颗粒剂型正式问世,不仅完全符合WHO标准的理想儿童用药标准和要求,更一举解决了儿童无药可用和不规范用药的长期难题。
此后数年,东阳光药持续推进工艺升级,不断优化可威颗粒的药物口感,推动解决儿童不好喂、不愿意吃等依从性低的问题。升级后的颗粒剂仍须凭处方在医院或正规药店购买,并在药师指导下使用;目前渠道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千万家庭流感季的“安心之选”。
02
流感季“硬通货”:兼具预防、治疗两大适应症
每到流感高发期,家长群、朋友圈里“求奥司他韦”的声音总会此起彼伏。这款药的“抢手”,绝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在流感防治中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
作为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奥司他韦对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效, 且 具有不易耐药和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上既能用于流感治疗,也能用于流感预防。
其作用原理很明确:通过阻止新生成的病毒从感染细胞中释放,从而抑制病毒在体内的扩散,进而减轻症状、控制病情。 临床数据也印证了它的效果——在流感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服用,能将流感持续时间缩短1-2天,显著加快康复进程。除此之外,该药还可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和死亡风险。
在我国,口服奥司他韦 更 是治疗流感的首选抗病毒药物, 根据《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 2025版 ) 》 推荐 , 奥司他韦胶囊/颗粒剂适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 , 干混悬剂 则 适用于2周龄以上儿童及成人 ,几乎覆盖了全年龄段的用药需求。
而东阳光药的颗粒剂型,在儿童用药场景中更显优势 。 颗粒能够加到牛奶和果汁中,这对于吞服能力弱或抗拒吃药的孩子来说,喂药难度大大降低,服药依从性自然更高。
除了在研发上精准解决用户痛点,东阳光药在保障供应、稳定价格上也扛起了企业责任。在流感高发期, 工厂实行“三班倒”不停工生产 , 颗粒剂满产产能36亿袋/年,胶囊剂满产产能30亿粒/年。
![]()
03
金奖之后:科学用药才是“抗流感”关键
36亿袋年产能的背后,是把药送到家长手里的承诺;而如何把药用在 “ 刀刃上 ” ,则是另一场需要全社会共同完成的考试。
尽管奥司他韦实力出众,但必须明确的是,它是处方药,绝非“万能神药”,盲目使用反而可能带来风险。
现实中,不少家庭存在用药误区: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发烧,不等确诊就喂奥司他韦,不仅可能延误普通感冒或其他疾病的治疗,还可能因药物不对症造成浪费;有的家长凭经验给孩子调整剂量,或没按疗程服药,容易导致病毒产生耐药性;还有的过量服用,引发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
事实上,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方法,建议大家在每年流感季节来临前,及时完成疫苗接种,为健康筑起“第一道防线”。
如果不幸感染流感,或属于流感高危人群需预防用药,记住以下四个原则,才能让奥司他韦发挥最佳效果:
把握黄金48小时:确诊流感后48小时内服用,疗效最佳。若延误用药,可能增加重症风险。
按体重精准给药:儿童剂量不能“凭感觉”,15mg/袋的规格便于按体重计算,具体需遵医嘱。
预防用药有讲究:老人、孕妇、免疫力低下等高危人群, 在 密切接触流感患者后可遵医嘱服用7天预防,但要注意,奥司他韦的预防作用不能替代流感疫苗 。
拒绝盲目囤药:过量服用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长期滥用还可能导致病毒耐药性。家庭备药以1-2盒应急即可,无需大量囤积,避免造成药品浪费或误服风险。
![]()
还需要提醒的是, 甲 流、 乙流等呼吸道感染病的传播有明显规律 , 年轻人、青少年等社会活动度较高的人群先感染,这类人群虽重症发生率较低,但容易将病毒传播给家中的老人和孩子 ,而这两类人群正是流感重症的高发群体。因此,在流感季,不仅要关注家人健康,也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病毒扩散。
与此同时,对于尚未接种流感疫苗或接种疫苗不足两周的高危人群,在暴露于流感环境后及时使用奥司他韦,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但要注意,奥司他韦的预防作用具有时效性,一旦停服,预防效果就会消失,因此更适合作为高危人群在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防护手段”,而非常规预防选择。
04
结语:以专利创新守护“每一次呼吸”
从实验室里反复调试的乙醇水溶液润湿剂,到能混入牛奶的温和颗粒;从解决儿童“无药可用”的困境,到36亿袋年产能的保供承诺;从斩获中国专利金奖的 最高荣誉 ,到奥司他韦全球 三项第一 的行业地位——东阳光药的每一步,都踩在“解决患者痛点、守护大众健康”的核心上。
在流感季这场没有硝烟的“健康保卫战”中,奥司他韦不只是一款药物,更是千万家庭健康的“守护者”。这个秋冬,当流感病毒来袭,愿我们都能理性看待这款“明星药”,以“科学预防+合理用药”的态度守护家人 。
信息来源:第一药店财智
信息采集:卫健君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