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子
随着宁波千里浩瀚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吉利系智驾领域的内部整合进入了有序落地阶段。
文丨章  妤
图片丨网络
当智能辅助驾驶赛道从技术探索迈入新的竞争阶段,头部车企的每一次组织调整、资源重构和发展动向,都将成为行业趋势的微观缩影。
近日,极氪汽车与千里智驾等股东联合成立宁波千里浩瀚科技有限公司,1000万元注册资本,前华为车BU总裁王军出任法定代表人。这一决策是吉利控股集团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推进“智驾一盘棋”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今年行业资源整合浪潮中,传统车企想要实现技术突破、提高效率的一次典型尝试。
![]()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上周,吉利汽车还借纯电SUV EX5在英国正式上市,海外市场的加速扩张与辅助驾驶业务的资源整合形成了鲜明的呼应,两者共同构成了吉利全球化竞争的核心布局。
![]()
如今,智能辅助驾驶已经成为了车企差异化竞争的一个核心维度,但技术研发的高投入和长周期,加上商业化落地的不确定性,让单一企业的独立探索逐渐到达了发展瓶颈。吉利此时成立新公司,就是想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平衡自主研发与生态协同的关系。这一选择既契合部分头部车企的发展逻辑,也暗藏着吉利对行业潜在风险的应对和考量。
01
“智驾一盘棋”
早在今年3月,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就曾在极氪千里浩瀚智驾发布会后的媒体沟通会上公开表示:“整个吉利控股集团智驾一盘棋,已经将千里科技和浩瀚智驾全面整合。”
安聪慧强调,千里科技在算力储备与大模型能力上的优势,与浩瀚智驾在算法研发、工程落地及用户体验上的积累形成完美互补,整合后的协同效应将推动吉利智驾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作为吉利控股集团的核心决策层,安聪慧本人更是以“首席测试员”的身份深度参与智驾系统优化,足见集团对这一战略的重视程度。
![]()
所以说,宁波千里浩瀚的成立,绝不是孤立的商业决策,而是吉利“智驾一盘棋”的战略呈现。而这一战略的核心就在于,打破此前多品牌、多团队的分散研发结构,构建一个统一的、高效的智能驾驶技术平台。
如果说安聪慧的表态勾勒出了战略蓝图,那么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的表述则明确了执行路径。在9月的媒体沟通会上,淦家阅直言:“未来,我们将在千里智驾之下设立一家名为‘千里浩瀚’的公司,专门为吉利提供辅助驾驶服务。”这一表述精准定位了宁波千里浩瀚的核心职能——承接千里科技的研发成果,为吉利旗下多个品牌提供专属的智驾解决方案。
而此次新公司任命王军为法定代表人这一决定尤为关键。作为华为车BU的创始人,王军曾主导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从0到1的构建,一手推动HI全栈智驾方案的研发与商业化落地,深谙“技术研发-生态协同-量产落地”的全链路逻辑。今年,王军正式加盟千里科技,出任联席总裁,负责科技业务板块,此次再兼任宁波千里浩瀚法定代表人,足见吉利对其战略价值的认可与信任。
![]()
在华为任职期间,王军主导搭建的智驾研发体系、供应链管理模式以及生态合作框架,都将为吉利智驾业务提供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王军的行业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强化吉利在智驾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
02
资源深度整合
人员与技术资源的深度整合,是吉利“智驾一盘棋”战略落地的核心支撑,也是新公司能够快速启动的基础,宁波千里浩瀚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无疑是这一整合过程的里程碑事件。今年8月,吉利启动了智驾领域的大规模组织调整,极氪品牌智驾团队约1300人并入千里科技有限公司,可以说是吉利智驾资源整合的“重头戏”。
根据公开报道,吉利此次人员整合遵循“平稳过渡、高效协同”的原则。极氪智驾团队约1300人在7月30日全员大会通知后,直接签约千里科技,无需重新面试,工作地点及薪资待遇维持不变,这最大限度降低了组织调整对业务连续性的影响。极氪智驾团队在高阶辅助驾驶算法、工程化落地等方面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整体并入能够为千里科技注入不少研发动力。
这场整合也并非简单的人员叠加,千里科技依托旷视科技的技术积淀,在大模型研发、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有着深厚功底,可调用算力实现近30倍增长,达到23.5EFLOPS,这一规模位居中国车企首位;而极氪团队则相对更懂整车制造逻辑和用户的实际需求,两者的结合,能够达成能力上的互补。
![]()
但大规模团队整合的挑战也客观存在。不同品牌团队的研发理念、工作流程存在差异,文化融合和高效协同都需要长期的磨合。极氪团队此前聚焦高端品牌智驾需求,而千里浩瀚则需要兼顾吉利旗下不同价位、不同定位车型的智驾服务,如何平衡差异化需求和标准化研发,是需要持续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从已经显现出来的成果来看,千里浩瀚已经形成了覆盖从入门级到L3级的H1到H9共五大层级的智驾方案。其中,H1方案起步配置的算力已超过100TOPS,,而H9方案则搭载双NVIDIA DRIVE Thor-U芯片,总算力超1400TOPS,行业率先实现了芯片、感知硬件、算法、转向、制动、配电、通信和HMI全链路的8大安全冗余设计,满足高端车型的L3级需求。不过这些成果多集中在技术研发层面,真正的考验还在于量产落地后的用户体验和反馈。
![]()
03
收敛期的机遇和挑战
行业分析普遍认为,未来三年将是智能辅助驾驶的关键收敛期。所谓“收敛期”,核心特征是技术路线从分散走向集中、资源向头部企业聚集、竞争焦点从单点技术转向生态能力。地平线等核心供应商预测,到2028年,L3级辅助驾驶将实现规模化落地,行业将从“功能比拼”迈入“体验与安全的综合竞争时代”。
从机遇来看,收敛期意味着行业的试错成本将会降低,头部企业的技术路线更容易成为主流,吉利通过整合有望借助规模效应占据有利的位置。AI层面,依托23.5 EFLOPS算力、星睿大模型与海量数据,搭建坚实的研发底座;制造层面,凭借成熟的整车制造能力与年销超300万辆的市场基盘,提供落地场景;资本层面,联合重庆产业基金、旷视科技等股东组建合资平台,形成生态共生的格局,既保障研发投入,又加速技术商业化的进程。
![]()
但收敛期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技术路线收敛意味着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头部企业的挤压会让中小玩家加速出局,而吉利面临的对手不仅有传统车企,还有拥有全栈自研能力、具备成熟的用户生态的智能辅助驾驶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吉利的整合模式能否形成优势,结果仍未可知。
此外,智能辅助驾驶行业还面临着数据安全、伦理法规等共性挑战。随着辅助驾驶数据采集规模的扩大,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的合规压力也会持续增加,L3级及以上辅助驾驶的责任认定问题也还未完全明确。当然,这些问题并非吉利独有,而是全行业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其进展速度也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节奏。
![]()
总的来说,吉利成立宁波千里浩瀚,是其应对行业变化的一次战略尝试。如何在自主与协同之间寻找平衡,如何在机遇与风险之间探索路径,是传统车企在智能化转型中要共同钻研的课题。
小订过万“演”了这么久,终于有人戳破了窗户纸?
20万订单与6000辆交付,小米YU7的故事接下来要怎么圆?
为何部委要查“0公里二手车”?因为我们都会变成受害者!
用车遇难题,投诉有门路
轰Party现开启汽车相关投诉通道
扫描下方二维码,登录小程序进行反馈、投诉
您的声音,我们帮您传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