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主题为“全民无障碍:考古遗址展示利用中的包容性建设”学术交流活动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博物馆学界专家、特殊教育领域学者与成都地区多家文博单位代表,就博物馆无障碍建设和文化服务实践展开交流分享。
![]()
金沙遗址博物馆专职副书记郑漫丽在学术交流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虽然表面上看只是一场常态化的业界学术交流,但在此之前发生的两件事令其显得格外重要与应景——
10月24日,《中国博物馆无障碍建设指南》在第二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上正式发布。这一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博物馆无障碍建设迈入标准化、系统化的新阶段,也为本次交流活动注入了深刻的行业背景与时代意义。
10月25日,著名歌手郑智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批评深圳机场对残疾人的服务,起因是他在远机位登机时,因升降车与机舱门存在25厘米的高度差导致轮椅无法推进,致其“连滚带爬”登机。
![]()
关于此事件的讨论仍在继续,也引发了大家对于残障人士权益的关注。郑智化也提到自己亲身感受到人们对残疾人的不够理解,所以他也特地强调:“因事件引发的对少数群体利益的关注,比我个人感受意义更大,交给社会各方讨论。”
回看文博领域,随着近年来“博物馆热”的攀升,也有越来越多的特殊群体走进博物馆——听障人士渴望“听见”文物故事,视障群体期待“触摸”历史温度,行动不便者希望“畅游”文博空间……这些多元的文化诉求也对博物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丹妮尔·舒尔茨在学术交流活动现场
美国丹佛艺术博物馆终身教育与无障碍部门副主任丹妮尔·舒尔茨在其报告一开头,就先介绍了有关残障人士的定义:身体、精神、认知等方面受限,“残障是一种存在状态,是人类体验中的自然组成部分。”
2025年发布的官方报告和新闻显示,中国残障人士数量在8500万左右,包括视力、听力、肢体、智力、精神及多重残疾类别。一个很早就有人提出的问题至今仍然存在: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他们?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直接影响到这一现状的改变。从如何提供简明易懂的图示和说明来提供便捷服务,到如何辨认和支持那些残障之处无法一目了然的“隐形”残障人士。
![]()
学生阅读盲文导览册
通过致力于给予残障人士“高错误容忍度”和“低体能需求”等支持,丹妮尔·舒尔茨详细介绍了丹佛艺术博物馆如何通过全面细致的工作,让健全观众与残障观众都能够平等使用博物馆设施,感受博物馆之美。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特殊教育博士、博物馆教育硕士刘清清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以英国古罗马浴场和意大利庞贝古城等考古遗址为例,与同行们分享了无障碍建设的破局之路,比如遗址类博物馆如何在不影响其遗迹本体的前提下,在古代遗迹凹凸不平的道路和台阶为轮椅搭建无障碍通道,并通过更多替代方式与科技手段为残障人士提供参观游览服务。
![]()
金沙手语讲解员为游客讲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国家项目官员曾庆怡分享了他们在中国发起的“为残障人士构建无障碍博物馆”项目,以及《中国博物馆无障碍建设指南》中有关如何为残障人士从物理、信息、服务、应急等方面提供帮助。
四川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周静介绍了该馆打造“大脑友好博物馆”的探索与尝试,她对部分博物馆的“有精神障碍人群谢绝入馆”提示提出反思——究竟什么程度和类型的精神障碍会被博物馆拒之门外?对心理和生理残障情况不同的人群,应该如何去尊重他们的特殊需求。
金沙遗址博物馆专职副书记郑漫丽也介绍了金沙多年来深耕无障碍建设做出的努力和成绩:博物馆内有连接各处的无障碍通道、配备盲文的电梯和免费轮椅借用等服务;博物馆常态化开展“有爱无碍·共享金沙”公益项目,并举办全国助残日活动、手语讲解大赛等特色活动,提升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的关注与尊重。
![]()
自2011年起,金沙遗址博物馆已培养专业手语讲解员为听障观众提供现场讲解,并陆续推出线上手语导览与VR虚拟展览;自2017年起,博物馆还与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馆校合作,共同研发“触摸金沙·感知金沙·体验金沙”系列课程,通过定制教具、个性化研学等方式,帮助视障、听障学生以多感官方式理解古蜀文明。
无独有偶,去年12月,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在成都所作的主题为“全面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讲座中就曾特别提到:希望将来公众提到某知名博物馆的时候,不再只想到它的镇馆之宝,还会想到它举办的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活动。
![]()
“触摸金沙·感知金沙·体验金沙”课堂现场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也能让所有人都平等地享受到文化之美。”刘曙光说,“包括让残障人士也平等有尊严地享受博物馆提供的服务,只有这样,我们的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
金沙遗址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机场的出行风波提示我们,“全民无障碍”应该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底层思维,从设施、管理和服务上,都融入这一理念。“未来,金沙遗址博物馆还将继续深化与特殊教育学校等教育及社会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博物馆无障碍参观的服务水平,让博物馆成为全民平等共享的文化家园。”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苏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