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的天津卫,三岔河口商船云集,岸上车水马龙,好不热闹。这年夏天,漕运码头出了件蹊跷事——三天内连续沉了五艘粮船,都是毫无征兆地船底破洞,一船粮食尽数喂了河龙王。
管漕运的官员急得嘴角起泡,请来最有经验的老船工下水查看。六十多岁的老船工王老三一个猛子扎下去,半晌浮上来,脸色发白:“河底...河底有个大铁锚链!碗口粗的铁环,一眼望不到头!”
消息传开,码头顿时炸了锅。谁不知道海河底下泥沙松软,从未听说有什么大铁锚链。更奇的是,那铁链似乎还在缓缓移动,拖着沉船向西挪动。
天津卫知府张大人闻讯亲临码头,召集一众水手船家问话。这时人群中走出个精瘦老汉,拱手道:“大人,小的李老四,祖上三代都在海河上讨生活。听我爷爷说过,这海河底下确实锁着个大家伙...”
“锁着什么?”张大人急忙追问。
“老辈人说,明朝永乐年间,海河常有河怪作祟,掀翻船只。后来来了个游方道士,说这是渤海龙王的三太子私自出海兴风作浪,需用九千九百斤生铁铸成锚链,才能镇住。”李老四顿了顿,“那道士作法七天七夜,终将龙王太子锁在了海河底下。”
围观人群发出一阵惊呼。张大人捻须沉吟:“荒唐!子不语怪力乱神。本官看定是河底暗流作祟。”
话音刚落,河面突然掀起巨浪,一个庞大的黑影在水中若隐若现。众人吓得连连后退,唯有李老四眯着眼睛,喃喃自语:“这畜生...怕是睡醒了。”
当夜,张大人辗转难眠,忽闻衙外鼓声急响。差役来报:铁锚链今夜移动特别快,已经拖垮了河岸边的两处货栈!
![]()
第二天一早,张大人带着官兵来到河边。果然,岸边的泥土被翻起一道深沟,一路向西延伸。最让人心惊的是,铁链移动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大人,再这样下去,恐怕整条海河都要被搅得天翻地覆!”李老四忧心忡忡,“须得派人下水,顺着铁链找到源头,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几个胆大的水手自愿下水探查。一个时辰后,他们狼狈地爬上岸,气喘吁吁:“铁链的另一端...在西边二十里外的芦苇荡底下!那地方邪门得很,水流湍急,漩涡一个接一个。”
张大人眉头紧锁。这时,衙师爷凑上前低语:“大人,下官查了县志,永乐年间确有一场法事,主持的道士叫做玄真子。书中还记载,铁锚链上刻有符咒,需定期加固,否则法力渐衰...”
“距今三百余年,早无人加固,难怪镇不住河怪。”张大人恍然大悟,当即下令:“招募能工巧匠,准备加固铁链!”
告示贴出三天,应者寥寥。大家都怕水下那不知名的怪物。第四天头上,才来了个黑脸汉子,名叫赵铁柱,是天津卫最有名的铁匠。
“大人,加固铁链不难,难的是如何靠近那怪物。”赵铁柱直言,“需得选个胆大的,下水将新铁环扣上旧链。这期间,万一那东西发狂...”
正说着,李老四带着个二十出头的后生过来:“大人,这是我家小子,名叫水生。别看他年轻,水性在全天津卫数一数二。让他去吧!”
水生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爹说了,咱家吃海河水三代人,该是为它出力的时候了。”
加固铁链的日子选在农历十五,据说这日潮水最稳。赵铁柱带人赶制出十几个特大铁环,每个重达百斤,边缘留有活扣。计划用水牛拖铁环至河中,再由水生下水安装。
那天,三岔河口围满了人。张大人亲自坐镇,焚香祷告。午时一到,水生喝下一碗烈酒,深吸一口气,抱起第一个铁环跃入河中。
河水浑浊,水生顺着铁链下潜。越往下越暗,水温也骤然降低。突然,他感到一股强大的拉力从链子另一端传来,几乎要把他拽过去。
![]()
稳住身形后,水生发现铁链上果然刻有密密麻麻的符咒,但大多已经模糊不清。他奋力游到链节处,将新铁环扣上。就在这时,远处黑暗中亮起两盏灯笼大的绿光,直勾勾地盯着他!
水生吓得魂飞魄散,拼命向上游。浮出水面时,他脸色惨白:“有...有眼睛!好大的眼睛!”
岸上人心惶惶。张大人正要下令暂停,李老四大喝:“不可!今日若不完成,这畜生彻底挣脱,天津卫就完了!”说罢脱去外衣,“儿子,爹跟你一起下!”
父子二人再次潜入水中。越靠近铁链尽头,水流越急。忽然,一阵低沉的咆哮从水底传来,震得人五脏六腑都在颤抖。老四示意儿子继续安装铁环,自己则向那绿光游去。
昏暗的水中,老四隐约看见一个庞然大物被铁链锁住,形似巨蟒,头生独角,浑身覆盖着鳞片。那怪物不断挣扎,搅得河底泥沙翻滚。
老四想起爷爷说过的话:龙怕赤金。他急忙取下腰间挂着的铜烟袋——烟嘴正是黄铜打造。奋力一掷,烟袋打在怪物鼻子上。怪物吃痛,暂时安静下来。
趁这机会,水生迅速安装好了所有铁环。父子俩拼命游回水面,刚爬上岸,就听河中心一声巨响,水柱冲天而起,足足有三丈高!
“快拉紧新链!”赵铁柱大喊。十几头水牛发力,将新铁链绷直。
河中的挣扎越来越猛烈,岸边的货栈簌簌抖动。突然,铁链发出一阵刺耳的摩擦声,缓缓向西移动了十余丈,终于停了下来。
河面渐渐恢复平静,那两盏绿光也消失不见了。
![]()
自此,海河再无故意沉船之事。而西边的芦苇荡下,偶尔还能听到低沉的呜咽声。老人们说,那是龙王子在思念渤海。
张大人将此事奏明朝廷,乾隆爷御笔亲书“镇海安澜”匾额,至今仍挂在三岔河口的龙王庙中。
赵铁柱因功被聘为官铁匠,水生娶了赵铁柱的闺女,两家成了亲家。李老四晚年常坐在河边抽烟,望着水面出神。有人问起当年的事,他总是眯着眼说:
“这海河底下的事儿啊,谁说得清呢?但有一点准没错——再厉害的怪物,也抵不过咱们天津卫老少爷们齐心!”
如今站在三岔河口,偶尔还能感觉到脚下微微震动。老天津卫人会告诉你:别怕,那是铁锚链下的龙王子在翻身哩。三百年来,它就这样被锁在海河底下,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
而关于它何时才能重获自由,老人们只是神秘地笑笑:“等海河水干了吧...或者,等到下一个敢下水与它对视的勇者出现。”
#民间故事##历史##民间故事奇人怪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