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朱勇
贝莱德作为一家全球资产管理巨头,其在大国博弈中的影响力备受关注,这让我们对金融资产管理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文拟从城市集聚经济的视角,探讨我国各地打造资管高地所需的条件、资管高地带来的直接间接经济价值以及相应的发展策略。
从城市集聚经济视角看打造资管高地的必要性
根据国际咨询机构数据统计,2024年全球资产管理规模已达128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的115%。成熟资本市场的标志是总市值与GDP之比达到1以上,资产规模持续增长,资管机构类型多样化并伴随分工专业化,尤其汇聚在少数超大城市如纽约、伦敦、新加坡等这些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具备资金吸附力强、底层资产丰富、技术整合领先、政策支持完善、机构聚集度高等核心特征。
截至2024年末,我国资管行业规模154万亿人民币,相当于我国GDP规模的114%,比值超过1,与全球相当,体现了我国资管行业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彰显了资管行业的系统重要性。相较于全球领先资产管理中心,我国资管高地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结构和资产配置类型尚有很大提升改进空间,资管行业的支柱作用有待夯实、核心优势有待培育。
城市经济学理论指出,城市集聚经济,是指经济活动在城市空间内的集中分布所带来的各种经济效益,即当企业、人口、基础设施等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内集聚到临界规模后,通过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资源共享、分工深化等机制,涌现出整体的生产率提升、成本降低、创新纷呈的新生态。城市集聚效应,为经济学中一个典型案例,也即小贩自动扎堆谜题,提供了一种解释。
城市集聚效应体现在要素端,是资本、技术、人力等核心生产要素,在城市空间中的集聚和配置;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供给端,是同一大类供给在总体数量上剧增、细分品类上差异多样、品质上竞争升级;体现在需求端,是充分满足消费多样性,提升个体效用并以此促进社会福利;体现在交易端,是促成交易持续爆发性增长,推动经济价值指数化增长;体现在信息端,是来自竞争的压力、缘于市场的扩大,信息充分共享和流动,促成创新发生和涌现。
打造资管高地,首先要突出资本这个主导要素,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核心生产要素的作用,形成以资本为主导、科技和人才等多要素推动的新生态。
(一)资本要素起主导作用
资本要素包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基础设施资本等,资本要素主导下的机构数量、资管规模、资产质量、配置效率是决定资本要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2025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显示,纽约继续位居全球资产管理中心首位,在资金来源和底层资产吸附力上具有系统性优势,管理资产规模长期领跑全球。总部设在纽约的贝莱德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超11.56万亿美元(2025年3月),位居全球首位,其影响力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如智利、埃及,值得高度关注。贝莱德在2025年9月的市值1780亿美元,已经超过投行业高盛的1770亿美元。
中国城市展现了巨大竞争力,上海位居第五位,显示出其基于综合优势的追赶潜力。北京市金融街,聚集了七大品类资产机构,驻区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20万亿元,占全国1/8以上,代表了我国资管行业的领先水平。
(二)科技要素驱动
经济增长源于内生、外生的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要通过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等要素结合,形成知识产权等无形资本,提升其他要素效能。资管高地建设,需要借助科技赋能,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推动金融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全球资管中心的未来竞争,是资管科技的竞争,核心是底层资产定价、配置策略算法标准的竞争。随着区块链技术兴起与逐渐流行,未来,资产流动化、上链化预计是大趋势。
(三)人才要素引领
城市发展的根基是人才。打造资管高地,需要建立金融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夯实资管人才密度,培育资管人才友好型城市的工作生活场景,尤其是提升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汇集力度。
我国金融人才区域布局呈现核心聚焦、梯度扩散的特征。北京、上海是金融人才的聚集地,金融财经类高校密集分布,资管机构所在地充分聚焦,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快速推动,头部效应持续显著。打造资管高地,就是要运用好金融人才要素引领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带动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的人才储育机制,形成资管高地的长远竞争力。
综上所述,有志于打造资管高地的城市,需要根据各自资源禀赋,走差异化路线,发挥有为政府的引导与服务功能,利用有效市场的集聚效应,筑巢引凤,吸引有能资管机构落地生根,以资管强市,建设各具特色的资管高地集群。
打造资管高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资管高地建设,能反哺促进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体现为扩大税基的价值创造、要素融通的效应增强以及服务实业的生态赋能。
(一)有利于扩大税基
资管产品增值税自2018年开征以来,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税种,是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考量因素。以某资管机构为例,历年缴纳的资管产品增值税见表。
由此可见,打造资管高地,通过资管机构发行资管产品产生的纳税贡献,是提升当地政府财政实力的简明高效之举。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积极吸引更多优质资管机构落地,也可以通过新设或收购资管机构招商引资,以夯实税基,涵养税源。
(二)有利于融通生产要素
打造资管高地,对于整合城市核心要素具有增强效应,资本融通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关键纽带,能够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跨区域流动与整合。
一是融通技术要素,激活创新势能。打造资管高地,可以丰富金融工具创新运用场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痛点堵点,提供定制化金融产品及交易场所,以金融资本吸引和汇集知识资本,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
二是提升配置效率,盘活存量资产。对于土地、不动产等存量资产,可以通过金融及资本运作盘活存量土地及房产,通过参与城市更新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开展不动产信托等创新方式,优化存量不动产的价值融通。
(三)有利于赋能生态
打造资管高地,对于所在城市还可以起到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协同产业链供应链强链补链,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态赋能效果。
资管高地建设可依托所在地金融资产交易所,整合上市公司资源,形成“资本—产业—城市”的跨领域协同,聚焦赋能新质生产力牵引的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政府产业基金引导、社会化资本参与、并购基金协同的定制化全域资产管理服务,提升资本服务效能。
打造资管高地践行金融强国
建设金融强国是国家战略,资管行业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须通过打造各具特色的资管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目标。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定位不断提升,资产管理行业已经成为践行长期投资理念、服务实体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此,既要鼓励资本要素自由流动,又要优化城市集聚效益;既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形成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能机构三者之间的良性生态。
(一)以点带面形成区域特色
202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化城市体系,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我国打造资管高地,可以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以点带面,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的金融服务水平提升。各资管高地,可以结合各自资源禀赋,发挥在政策研判、国际视野、开放协同等的差异化特征,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资管高地,提升国际影响力。
(二)试点先行形成创新示范
北京可以突出金融街资管高地的优势示范和独特优势,依托“一行一局一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所在地,汇集各类金融协会和国际组织、北京证交所、北京金融法院等各类关键机构,建立资管高地的首都标准。
上海可以凭借国际金融中心定位,继续提升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竞争力,尤其是在资管科技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国际标准方面,达成更多的上海共识。
深圳依托独特的特区优势和创新传统,成为内外资本市场联动的关键节点,也是资管产品与服务的创新试验田,形成连接粤港澳、辐射全球的资管创新高地。
合肥可依托制造业集聚、中科大创新策源的独特优势,形成类似硅谷风险投资者的耐心资本高地。
(三)共建生态形成品牌优势
建设中国特色资管和中国资管品牌的影响力,需要深度融入全球资产管理产业链,采取更开放的态度,营造更友好的环境,吸引全球优质资管机构及高端人才,形成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能机构的良性互动,在资管高地的特色化建设中推进资管国际化,共同为中国资产定价,共享中国资产红利。
对于北京、上海、深圳、合肥和其他有条件、有意愿参与国际竞争的城市,可以利用各自禀赋优势,打造全品类或有特色的资管高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