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北京建筑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发布讣告:北京建筑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深教授、计算机系创始人、计算机系第一任系主任霍新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0月25日23时与世长辞,享年80岁。
![]()
霍新民 图/北京建筑大学智科学院
霍新民教授1945年出生于山西晋城,中学时代从山西省考入清华大学就读,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早期在山西省建筑公司和天津水泵厂的工作经历,使他深刻理解工程实践对技术变革的迫切需求。1979年,他敏锐把握计算机技术崛起的历史机遇,重返清华大学攻读软件工程专业,并投身教育事业,开启了将计算机技术与建筑行业深度融合的先河。
1982年,霍新民加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工作,自此将毕生心血倾注于学校计算中心、计算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为计算机系的创始人,他白手起家,统筹规划学科专业体系、师资队伍与教学实践,以极为超前和敏锐的眼光,创办北京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新专业,为建筑类高校早期计算机教育模式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探索树立了标杆。他主持构建的两个专业课程体系,强调“计算机+建筑”的交叉融合,培养出大批既懂工程技术又精通软件开发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建筑业从传统绘图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霍新民教授是国内最早将计算机软件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的专家之一。他深谙行业痛点,致力于开发高效、实用的工具软件,其学术成果具有极强的工程应用价值。他出版专著二十余部,其中《Autolisp程序设计》《FORTRAN程序设计及应用》成为当时建筑类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经典教材;编写了国家FORTRAN-77函数库,主讲FORTRAN语言二十余年;而他在《AutoCAD》领域持续更新的十部著作,系统总结了CAD二次开发的技术路径,不仅极大提升了设计效率,更推动了国产建筑软件的自主研发进程。
北京建筑大学智科学院表示:“霍新民教授的一生,是与时代同行、与科技共进的一生。他亲历了我国从手工绘图到CAD普及,再到BIM与智能建造兴起的全过程,始终站在技术变革的前沿,以学者的远见与担当,推动行业进步。他推动我校申报计算机专业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也为我校传统学科与新型学科交叉、数字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各行各业的今天,霍新民教授早年所倡导的‘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理念,正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他未竟的事业——建筑智能化的深度发展,正等待后人继承与开拓。”
来源:新浪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