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赶在三季报之前聊这家企业,是因为本身对这种军工类型的企业来说,财务数字并不重要,如果单看现金流看利润,那这些企业都不值钱。
所以,只能从“大国重器”的角度,去给西飞估值,再回看当下对应的市值,叠加政策预期和产品预期,去判断是否高估或低估。
先来做个对比,截止2025年上半年:
中航沈飞营业总收入146.28亿元,净利润11.36亿元,对应的市值是1805.39亿;
中航成飞营业总收入207.02亿元,净利润9.13亿元,对应的市值是2310.82亿;
中航西飞营业总收入194.16亿元,净利润6.89亿元,对应的市值是720.87亿;
三家企业同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营业收入说实话差距不大,利润率上存在一定差距,但“同门不同命”的西飞,显然处于“被冷落”的状态。
成飞手握歼-10、歼-20等高人气战斗机,还有六代原型机歼-50的列装预期,军贸出口弹性大,未来放量路径清晰,属于典型的“军工成长股”;
沈飞承担歼-15、歼-16以及新一代歼35舰载机,国内列装+军贸出口双轮驱动,订单能见度仅次于成飞,也属于典型的“军工成长股”;
西飞则主打大中型运输机(运-20)、轰炸机(轰-6系列)、预警机(空警-500)等特种飞机的研发制造,同时承担民用C919、C909、AG600等机身部件的制造,以及为空客、波音等国外大型民用飞机提供机体部件设计、制造、配套与服务。
民用飞机的部分,说实话利润薄,交付周期长,不应在企业的估值里占太多成分,所以我们单从军用的角度去看。
先说运输机。
根据9月19日央视报道,一架运-20机身编号“20142”。
![]()
“20”通常代表机型,“142”则代表该机在生产线上的生产序号,如果按此规则计算,则我国最新的运-20系列运输机的数量应该至少在142架。
运-2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多用途运输机,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款大型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类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66吨,最大时速800千米,航程7800千米,实用升限13000米。
运-20的设计上,有战略运载力,同时还有战术起降能力,可以短距离起降,对跑道要求不高,可远程大规模快速运输兵力和装备,适应沿海、高原、复杂气象、全天候和简易机场等任何环境,可以说是我国空天一体化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再看对手,根据美军公开数据,美国空军目前拥有222架C-17运输机(与运-20同级),另有52架C-5重型运输机,总数量远超我国当前水平。
所以即便已经迈入“百架俱乐部”,当下列装的运-20的数量距离满足我国空军战略建设目标,还差得远。
以运20单价1.2亿-1.6亿美元的区间计算,按100架缺口粗略估计,这部分对应的市场空间应该在120亿-160亿美元之间,换算成人民币就是852亿-1137亿人民币。
再说预警机。
根据今年5月-9月的央视报道,我们估算当下我国主力服役的空警-500系列(含空军型、海军型、受油型空警-500A)总数量应该50架以上,占我国预警机总数量的2/3以上,是目前列装最多,出勤率最高的一款。
![]()
空警-50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预警机,载机平台为运-9,机载雷达采用数字相控阵雷达,装备无线电数据链以及多种高频、甚高频、超高频通信设备、电子支援措施(ESM)天线等,是新型的、全天候、多传感器空中预警与指挥控制飞机,主要承担空中巡逻警戒及指挥控制任务。
2023年东海对峙中,空警-500预警机率先发现100km外的美军F-35A,通过数据链引导歼-20占位,迫使对方抛掉副油箱脱离,也让美军太平洋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坦言“空警500与超远程空空导弹的组合是最让我担忧的杀伤链”。
2024年南海实弹射击演习中,空警-500H首次展示“A探B打”,自身不开雷达,仅通过数据链为052D驱逐舰提供火控级精度,成功拦截3枚掠海反舰导弹,验证了跨军种一体化防空。
而要想满足我国全疆域预警+远洋航母值班的战略任务,空警-500数量至少要在100架左右,按每架6亿人民币计算,这部分对应的市场在300亿人民币左右。
最后说轰炸机。
根据现有公开数据,我国现役轰炸机全部为“轰-6系列”,包含约130架轰-6K、约30架轰-6N、约20架轰-6J和约40架逐步退役或改做训练的轰-6G/H等,总数在220架以上,轰炸机数量位列全球第一。
![]()
但这里有个问题,轰-6系列是中航西飞在20世纪50年代末,参照前苏联中型喷气轰炸机图-16研制的轰炸机,从1969年进入空军战斗序列计算,服役时间已超过50年,是中国空军服役时间最长的机种之一。
尽管立下了汗马功劳,且在家门口配合我国现有的海空防御体系,依然能打,但轰-6任何型号雷达反射面积均≥120㎡的短板,使其在现代防空体系里基本属于“裸奔”。
没办法,毕竟和美军的B-2等轰炸机存在代际差。
所以我国当下,迫切需要一款具备全向、全频隐身突防能力的新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来对标美国的B-2轰炸机,甚至在技术上实现超越。
这个希望,被寄予在2016年初立项的轰-20身上。
2017年,深圳卫视的采访中,时任中国空军司令员马晓天首次对外界证实空军正在研制新一代轰炸机。
![]()
2024年两会期间,《香港商报》记者追问刚刚走出会场的空军副司令王伟轰-20什么时候亮相,其回答“快了,等着吧!”。
![]()
2025年10月21日,美国军事媒体《战区》报道,一款翼展超过42米的大型隐身无人轰炸机出现在中国西部某机场。
![]()
该机型早在2025年初就在互联网上流传试飞,只是没有任何官方媒体报道,信源不确定,但外形与《战区》报道的轰炸机极为类似。
如果,这就是民间一直所期待的中国新一代战略隐身轰炸机“轰-20”,那相信其距离最终的亮相时间,也不会太远,堪称“十年磨一剑”。
当下,中国的核威慑体系已经有东风-41洲际导弹和巨浪-2潜射导弹,路基和海基力量相对完善,而一旦轰-20服役,将补齐中国“三位一体”核力量中的空基空白,完成我国核威慑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成为中国空军迈向全球的一次关键跨越。
这个市场价值,不可估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