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稀土问题一直成为困扰美国政府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中国稀土限制出口后,美国国内的科技军工产业只能勉强度日。
在10月20日当天,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签署了一份关键矿产协议,这份协议将最大成都扩展澳大利亚采矿和加工能力。
对于这份协议,特朗普甚至直言:“大约一年后,我们将拥有多到不知如何处理的关键矿物和稀土”!
那么,美国和澳大利亚签署的这份协议,真的能够替代中国成为美国稀土主要供应国吗?
![]()
稀土这东西对高端制造太重要了,尤其是对美国高端制造业来说,稀土一旦被“卡脖子”,那么整个产业都将受到影响。
我国对美国的稀土反制,主要原因是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对于这一点,美国财政部长明确表示不再考虑对华加征100%关税。
![]()
中国商务部官网 10 月 26 日晚间发布的磋商声明中则提及,中方也相应推迟了稀土出口限制,你看这一让一退,其实都是为了把合作的架子先搭稳。
要知道稀土这东西对高端制造太重要了,中方愿意缓一缓,也是给后续合作留足了空间,但光有让步还不够,真金白银的合作才是硬通货。
![]()
对于这些问题,中美双方需要进行妥善谈判,在今年10月底,中方代表与美国代表曾在吉隆坡进行磋商。
如今中美双方都已经进入会谈成果的内部报批阶段,说白了就是各自跟国内相关部门沟通,把流程走顺,为后续生效铺路。
![]()
这一步看着不起眼,却是避免后续 “卡壳” 的关键,毕竟再完美的协议,过不了内部审批也是白搭。
不过这些保障机制能不能扛住现实考验?后续国内外还有哪些连锁反应?
要搞懂这些合作怎么落地,得先回头看看最初的磋商底子,据环球时报10 月 26日磋商闭幕后报道,中美在吉隆坡谈了两天,10月26日才结束。
中方谈判代表李成钢直接把301船舶收费、芬太尼关税这些具体议题摆了出来,还形成了初步框架。
![]()
其实这种不绕弯子的谈法,比之前空泛的表态实在多了,毕竟经贸合作不是喊口号,得把每个争议点捋清楚才行。
把议题摆细了,合作的方向才不会偏,中美关系进行了合作和调整后,还有个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稀土,这可是中美博弈的关键牌,最近动作也不小。
提到稀土,大家都知道它是“工业维生素”,高端制造和军工都离不开,中国在这领域的话语权一直挺重。
![]()
据中国商务部 10 月 9 日发布的第 61 号公告,最近的管制新规更是把细节说透了。
![]()
这次管控把源头都管起来了,有些国家想通过第三方买中国稀土的路也被堵了,管控力度比以前更细。稀土管控越细,主动权越稳,中国这边把规矩立了,美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这不就拉上澳大利亚搞合作了?
据《悉尼先驱晨报》10 月 30 日报道,美澳这次出手挺大方,未来 6 个月里各投 10 亿,合计要搞 85 亿的项目,还想覆盖采矿、分离、加工全链条,明眼人都看出来是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
但说实话,稀土不是光挖矿就行,分离冶炼得经上百次化学萃取,全球 80% 的产能都在咱们这儿,美澳短期想追上很难。想摆脱依赖,光砸钱不够,还得有技术硬实力,那他们为了确保项目能成,在管理和权益上又做了什么设计?
![]()
更关键的是,政府用融资换了项目部分所有权,还拿到了 “承购权”,不管市场怎么变,美国都能优先拿到稀土。
可问题是澳大利亚连分离冶炼的设施都不全,就算挖出来矿,还得运到别的地方加工,效率和成本都是坑。合作设计再细,没产业基础也是白搭。
中美经贸这盘棋,从吉隆坡磋商的议题细化,到农产品、能源的具体落地,再到 IMF 监督、国内产业补短板的内外配合,最后落到稀土博弈的核心较量,处处藏着 “斗而不破” 的智慧。
![]()
大国之间从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而是在竞争中找平衡、在合作中守底线。未来 3 年,“边谈边做” 的态势还会持续,但无论外部怎么变,把产业链扎深、把关键资源握牢,才是咱们最扎实的底气,毕竟经贸博弈的终极赢家,从来都是有实力托底的一方。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