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麦麦
究竟谁还没当过餐具“大冤种”?
每次逛超市,看到那摔不烂、价格香的不锈钢碗、仿瓷碗,根本挪不开眼!
殊不知这些平价美观“碗具”,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却是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
![]()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
但实际情况,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棘手!
这些“毒碗”不仅存在于地摊市场,甚至连一些正规品牌也未能幸免。
快检查一下你家的厨房,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吧!
![]()
一、看起来很漂亮、其实很“毒”
逛餐具店时,谁能拒绝那些绘着繁花、描着金边的陶瓷碗?
但网上传的“陶瓷碗有毒”,还真不是瞎编的!
不过问题不在陶瓷本身,而是釉料和烧制工艺里藏着的“坑”!
![]()
陶瓷碗安不安全,全看“釉彩工艺”和“烧制温度”这两个关键指标。
有些外表越是好看的碗,问题就越多。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营养科主任金薇薇实锤过:那些有毒的陶瓷碗,就是厂家偷工减料搞出来的!
![]()
为了让颜色更鲜亮还能省成本,有些黑心商家会在颜料里加铅、镉这些重金属,再用600-900℃的低温随便烧一下。
这温度根本没法让颜料和釉层牢牢“焊”在一起,可不就像给碗贴了层会掉的“毒贴纸”嘛!
尤其是那些大红大绿的鲜艳色彩,里面通常含有超量的重金属。
![]()
更离谱的是,这些重金属不会马上“发作”。
一旦你用这种碗装热汤、醋、酱油这类酸性或高温食物,重金属就会偷偷“溜”出来,跟着食物进到肚子里。
可能一次两次感觉不到什么,但这些重金属会在体内慢慢积累。
![]()
长期用这种碗,毒素在身体里越积越多,伤肝肾都是轻的,对小朋友的智力发育影响更大!
但也并非所有陶瓷碗都这样,认准正规产品,避开三无劣质货才能有效避免这些隐藏的“餐桌杀手”。
除了漂亮的陶瓷碗之外,这两种也上了“毒碗”榜单!
![]()
二、不锈钢碗、隐藏杀手
想必家家户户都有这样一个“不锈钢碗、盆”,尤其适合有小孩的家庭。
不仅“结实耐造”,而且价格还比陶瓷碗亲民不少。
但“耐摔”不代表“无害”!
![]()
不锈钢碗到底安不安全?其实都藏在它的“材质”和“使用场景”里。
大家首先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不锈钢都能做餐具。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这一国家强制标准要求,用于接触食品的不锈钢必须达到“食品级”标准。
![]()
其中,304不锈钢最为常见,而316不锈钢因其更强的耐腐蚀性,常被用于母婴用品。
而有些无良厂家,为了挣钱,就喜欢在材质里“做手脚”。
![]()
不锈钢材质里,铬、镍的含量有严格限制——铬能让不锈钢防锈、而镍能增强韧性。
但如果含量超标,或者材质根本不是食品级(比如用工业不锈钢冒充),那麻烦可就大了!
看似耐用的工业不锈钢碗里,却藏着铅、镉、锰这些“危险分子”!
![]()
当它们碰上酸性、碱性食物,或是高温环境,就像被解锁了“穿墙术”,直接往食物里疯狂渗透。
例如,用不锈钢碗装醋、泡菜、番茄汤,这些酸性“有害物质”会瞬间腐蚀碗表面,把不锈钢的“保护膜”(专业叫钝化膜)撕得粉碎。
要是拿它装滚烫的粥,或者长时间焖菜,高温直接化身“加速剂”,让有害物质析出得更快!
![]()
长期摄入不仅会损伤肝脏、肾脏,甚至还会影响骨骼正常发育。
除了“不锈钢碗”之外,“仿瓷碗”也有很大的健康隐患。
仿瓷碗比不锈钢碗更轻便,颜值也更高。
尤其是印着卡通图案的款式特别受家长欢迎,而且价格极低,十几块钱就能买一套。
![]()
但它的“摔不烂”,靠的是一种叫“密胺树脂”的材料。
而“它”,恰恰是潜在风险的关键诱因。
正规仿瓷碗用的是“100%密胺树脂”,经过高温高压成型,稳定性强,能耐受120℃左右的温度,符合国家标准。
![]()
但问题,恰恰就出在“劣质仿瓷碗”上。
部分不良商家为了压缩成本,用脲醛树脂替代密胺树脂,甚至违规使用废弃塑料加工。
要知道,脲醛树脂受热后会分解释放甲醛,这可是一级致癌物质。
并且温度越高,甲醛的释放量就越大,危害不容小觑。
![]()
令人揪心的是,劣质仿瓷碗的危害仅用肉眼根本无法识别。
用脲醛树脂做的碗,从外表看和正规款差不多。
但只要装热饭、热汤,或者放进微波炉加热,甲醛就会悄悄释放到食物里。
当然也不是所有“不锈钢碗、仿瓷碗”都有毒,正规食品级的还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
三、擦亮眼睛、认准“健康碗”
越便宜越危险?当然不对!
或许有人会觉得,既然“便宜没好货”,那我直接买贵的不就行了。
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就好了。
事实是所谓的大品牌,在代工采购中也可能踩雷。
![]()
一些外包工厂为了降低成本,偷偷使用劣质釉料,已经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了。
廉价碗是重灾区,品牌碗质量参差不齐,难道就没有能安心使用的碗了吗?
当然不是,并非所有碗都有毒。
其实大部分还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好碗,但关键是要学会区分。
![]()
不管是不锈钢碗、仿瓷碗还是陶瓷碗,所谓的“有毒”,根本不是材质本身的问题,主要归结于“劣质产品”和“错误使用”。
网上经常有“不锈钢碗有毒,赶紧扔”“仿瓷碗致癌,千万别用”的声音。
其实这种呼声不仅会放大风险,还容易让人陷入盲目恐慌。
![]()
生活里的每一样用品,都有它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不锈钢碗适合需要耐摔、耐高温的情况,仿瓷碗适合家里有小孩、追求轻便的场景,它们的存在本身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
我们真正该做的,不是害怕风险、拒绝使用,而是学会辨别“合格产品”和“劣质产品”。
![]()
比如买不锈钢碗认准“食品304/316”标识,买仿瓷碗避开“9.9元包邮”的低价款。
使用方式也尤为重要,不用它们长期盛放强酸强碱食物、不超温使用。
花里胡哨的陶瓷碗具尽量不要买,颜色越鲜艳、越好看,有害物质或许就更多。
![]()
结尾:
从陶瓷碗到不锈钢碗、仿瓷碗,家里的餐具越来越多样,选择也越来越多。
这些碗各有各的好,但想用得放心,还得搞清楚它们的门道。
与其一听说有风险就不敢用,不如多学点小知识,让这些常用的碗具真正给生活增添便利。
![]()
毕竟,生活里哪有百分百安全的东西呢!
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生活小技巧呢?在评论区聊聊吧。
信息源:
![]()
![]()
![]()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