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美贸易又闹腾起来了,中国干脆不从美国买大豆了,转头把订单全砸给巴西。结果巴西那边一看自己成了香饽饽,就开始玩儿起了涨价的把戏,以为中国离不开他们。谁知道中国早就备好了后手,三张王牌一亮,直接让巴西的200万吨大豆在圣保罗港堆着发霉,每天光滞港费就得烧掉120万美元。
2025年上半年,中美关税摩擦升级,中国从6月到8月就没从美国进大豆,9月更是彻底停了。全球大豆流通量中国占了大半,年进口超1亿吨,这么大的买家一转向,巴西自然乐坏了。
从1月到9月,巴西卖给中国的5210万吨大豆,占他们出口的77%以上。有些月份,中国市场九成大豆都来自巴西。巴西出口商觉得机会来了,就开始囤货,散布短缺消息,把价格从每吨580美元抬到650美元,比美国货还贵66美元一吨。这涨价幅度高达79.9%,他们以为中国没辙,只能捏鼻子认了。
![]()
巴西粮商这步棋走得太急躁了。他们忽略了中国这些年在大豆供应链上的布局。中国不是那种被别人卡脖子的国家,早从2018年就开始搞进口多元化。简单说,就是不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现在中国从多个国家拿货,巴西份额虽大,但其他国家补位很快。
比方说乌拉圭,今年对华出口大豆比去年多出不少,俄罗斯远东的新豆从11月中旬就开始运了。还有非洲和中亚的一些产地,也在谈合作。这么一搞,中国采购渠道宽了,巴西想垄断就没戏。
![]()
再看看中国国内的储备,这可是实打实的底气。中储粮手里攥着4500万吨大豆,够全国用三个多月。东北还有200万吨储备豆,能顶一阵子。这些不是白存的,10月就拍卖了4万吨国产陈豆,11月又计划投放进口储备。市场一有波动,这些储备就能稳住价格,不让企业慌神。巴西以为中国急需他们的货,其实中国有库存兜底,根本不怕短期断供。
第三张牌是技术上的替换。中国油料加工厂近百家,他们一看巴西涨价,每吨成本多出750元人民币,加工一吨亏200多,就集体停了12月到明年1月的800万吨订单。这800万吨相当于巴西月度对华出口的七成,直接打懵了巴西那边。
圣保罗港堵成停车场,200万吨大豆运不出去,库存放了6个多月,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霉变,仓储空间也快撑不住。巴西出口商资金链紧绷,部分企业开始裁员,农户种植面积缩减,等着市场回暖。
![]()
巴西靠着中美摩擦捡了便宜,却不讲互利,单方面涨价,破坏了平衡。中国买家反应快,转头找阿根廷。9月22日,阿根廷宣布到10月31日或出口额70亿美元前,免征大豆出口关税。到岸价降了70美元一吨,性价比高。
中国企业48小时内就签了130万吨订单,中粮和益海嘉里这些大户带头,11月就能发货。巴西的缺口就这样补上了,阿根廷没趁火打劫,反而用政策吸引买家,盘活了自己产业。
![]()
各国得注重互惠,中国继续拓展来源,强化储备,避免波动。巴西需调整策略,寻求长期合作,不然类似事儿还会重演。中国三张王牌,让贸易更有主动权,稳住大局。
![]()
巴西大豆出口对他们经济贡献大,占GDP不少,但这次事件提醒他们,别太依赖一个买家。中国采购转向后,巴西份额虽还高,但竞争加剧。阿根廷、加拿大这些国家分羹,市场更平衡。
中国大豆需求主要用于饲料和油脂,进口多但有备无患。俄罗斯非转基因大豆增加,乌拉圭出口翻倍,这些变化让供应链韧性强。巴西港口那些豆子滞销,不是小事,它告诉大家,贸易不是一锤子买卖,得长远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