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校 | 刘婉儿 审 核 | 陈宁 马响响
read
读书会分享
推荐书籍:《长安的荔枝》
推荐人:偷喝了李白的酒
适合人群:职场打工人、大学生、文学爱好者
推荐人阅读分享:
再翻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和第一次读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要是没踏入社会那会儿,我准会觉得李善德太傻 —— 明明是个被推到火坑里的小官,还总在人前卑躬屈膝,遇事也跟着随波逐流,一点儿 “硬气” 都没有。可这几年被社会毒打下来,再看他的故事,心里竟多了几分说不出的感同身受。
![]()
“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齐抬”,让我想起家里那位在体制内的长辈。以前他总跟我念叨:“把领导名字放前面,自己的名字搁最后;要是做出点成绩,先谢领导提携,再谢同事帮忙,别光顾着说自己。” 那会儿我觉得这话太 “客套”,甚至有点像 “套话”,可真在职场里摸爬滚打一阵,才明白这不是世故,是把事办成的门道 —— 就像李善德当初在岭南的遭遇。
他刚到岭南那会儿,想调点物资、走个流程,处处都被阻拦,碰了一鼻子灰。直到后来才琢磨透:要办成一件事,不能只靠自己闷头干,得把各个部门都拉进来,让大家都能从中得点好处、占点干系,这事儿才能顺顺利利推进下去。现在想起这话,再对照自己工作里的事儿,真是越想越对 ——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方案再好、劲头再足,少了别人搭把手、给个方便,照样卡壳。
不过李善德也给我提了个醒:他当初把荔枝转运的法子轻易告诉别人,结果差点被人抢了功劳。这像极了我们在职场里碰到的那些 “有心人”—— 你以为是掏心窝子分享想法,转头人家就拿去邀功,把你撇在一边。慢慢也就懂了,“少说话多做事” 不是没道理,自己琢磨出来的工作思路,没到稳妥的时候,别轻易跟人交底。
合上书的时候突然想,其实我们不都是成长路上的李善德吗?他从一个慌慌张张接下 “死任务” 的普通小官,慢慢摸透规则、守住本心,最后活成了通透的坚韧者。这一路的蜕变也在告诉我们:成长从来不用跟别人比快慢,专注自己的节奏就好。今天踩过的坑、明天悟透的理,每一步都不算白走,每一点经历都在帮我们变成更稳的自己。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