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道路拓宽后,再也不会出现行人被重型货车的气流冲击摔跤的局面,出行安全有了保障。”近日,湖南蓝山县太平圩镇“一镇街一实事”项目S219省道大洞村至梅溪村段人行道验收现场,村民们看见新铺的混凝土路面平整宽阔、反光标识明显、黄色盲道线顺着道路延伸才真正心安。
这项投入资金176万余元的民生工程提前两个月竣工,彻底结束了沿线4个村、9000多人的出行难题,也是蓝山县纪委监委探索“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治理模式开展“一镇街一实事”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蓝山县纪委监委持续聚焦民生堵点、痛点,充分发挥镇村联系群众作用,结合各乡镇特点因地施策,以“一镇街一实事”为着力点,将“点题式监督”“派单式监督”作为破解民生难题的重要抓手。
该县太平圩镇结合地方实际,多渠道收集群众关于出行安全的问题和诉求,开启“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模式,发动村民按需点题。针对部分村民向镇干部反映S219省道路面窄,雨湿地滑,“人车争道”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向镇里提出拓宽路面、加装路灯、留盲道等20余条建议。太平圩镇党委、政府直面民生“考题”,实地了解情况后,立即成立工作组,联合路政、交通等职能部门对涉及道路状况、交通设施、安全隐患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制定群众广泛认可、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综合施策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建立专门的监督台账,从立项审批、施工验收、资金拨付等环节入手,严把工程质量关,算好群众出行“安全账”“经济账”。
“民生领域的‘小事’,都是关乎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大事’。”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紧盯群众衣、食、住、行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好群众诉求“点题答题”机制,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兰季璇 唐海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