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渝中区马鞍山。
日前,《重庆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围绕满足高质量就业需求,优先盘活商区、校区、院区、园区周边闲置商办楼宇,打造一批城市引领性创新活力中心”,重庆在城市存量更新中迈出重要一步。
10月27日,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举办城市更新“商业和办公建筑盘活利用”专题培训。通过“专题讲座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分享商业商办资源盘活中的前沿理念、实施路径与实践经验,为重庆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咖齐聚重庆共话城市更新
培训会上,多位深耕于城市更新与资产盘活一线的专家学者,围绕资源梳理、政策机制、案例解析与金融支持等维度展开深度剖析。
中规院西部分院副总规划师王文静建议,盘活工作要从“分类施策”入手,针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采取差异化路径实现存量空间的精准激活与价值提升。
重庆市设计院总经理助理、研创中心主任方小桃则运用“咖啡指数”剖析城市活力信息,结合案例系统提出商业商办资产盘活方法论。她提出,片区统筹、政策完善、数字赋能和技术创新,是进一步探索闲置低效商业商办资产盘活的重要路径,是系统性推动城市“引力场”构建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实现资产的价值重塑与城市功能的整体提质,更好赋能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中煤科工设计院副总经理、科技委副主任秦砚瑶通过重庆“一奥天地”和南京“大行宫见·长江十二城”两个典型成熟市区地下空间更新案例,阐释了“场景营造”在激活闲置大型空间中的关键作用。她介绍,更新项目需要深度挖掘在地文化,通过策划引领、文化赋能与业态创新的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沉浸式体验场景,从而将曾经的“负资产”转变为吸引人流、激发活力的消费新地标和风景线。
![]()
沙坪坝华宇城生命科技园。
推动资源与城市功能联动
下午,参会人员走进渝中区马鞍山、沙坪坝华宇城生命科技园、拾光格·数字软件园三个更新项目,看它们如何成为盘活资源的典型案例。
渝中区马鞍山作为市区两级重点城市更新项目,通过“保护与活化并重”策略,实现了从老旧聚落向文商旅融合示范区的转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西区以保护修缮、原貌整改为主,保留抗战时期风貌;东区拆除重建,再现苏式建筑特色,为现代商业提供载体。项目引入“渝欧跨境数字贸易产业园”,带动多家电子商务企业集聚,为老街区注入产业新活力。通过联动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等文旅地标,推动文化、商业与旅游协同发展,后续,将引入高端餐饮、特色民俗、休闲娱乐等商业业态。
沙坪坝华宇城生命科技园,已盘活为聚焦生物制造与数字医疗的生命科技园区。截至目前,园区入驻率已达90%,预计年产值约6亿元,成为重庆盘活存量商业空间、实现“楼宇换产业”的典范。通过政府出资、民企出运营的合作机制,打通政务服务便捷通道,为产业集聚提供便利。
拾光格·数字软件园项目是将原校区楼宇改造为数字软件产业园,是“科教用地”向“商务办公”功能转换的典型案例。目前已吸引73家企业入驻,直接就业2250人,带动就业5000余人,展现了高校类资产转型的商业价值与活力。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将聚焦“商区、校区、院区、园区”等重点区域,推动商办资源与城市功能板块协同联动。一方面,强化楼宇更新能级跃迁,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设施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提升周边环境与服务能级,完善公共交通、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营造宜居宜业的整体环境。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主办方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