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红十字国际学院IARC公众号
10月24日,由红十字国际学院主办,苏州大学人道主义问题治理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的首届人道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先驱吴重憙故里——山东无棣举行。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边晓,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王汝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代表处副主任纪博瑞,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东亚代表处副主任张云红,山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白同禹,滨州市委副书记刘忠远,无棣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立波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苏州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海南、贵阳、常州等红十字国际学院教学研究基地所在的红十字会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会议。滨州市副市长、红十字会会长潘峰主持开幕式。
![]()
张立波在欢迎辞中表示,无棣县将以更大力度支持红十字工作,深入挖掘吴重熹红十字文化内涵,推动吴重熹红十字运动纪念馆提档升级,争创国家级教育传播基地,搭建红十字文化研学交流舞台,将吴重熹红十字文化打造成无棣的一张靓丽名片。
![]()
刘忠远在讲话中表示,滨州作为孙子文化、黄河文化与北宋名相范仲淹“忧乐精神”传承地,将持续挖掘宣传吴重憙红十字文化遗产,与红十字国际学院共建“教学研究基地”,把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融入城市文化谱系。
![]()
王汝鹏在致辞中介绍了本次学术交流会的缘起和意义,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能够初步梳理出中华传统文化与人道主义相融相通的基本脉络,激发更多、更深入的相关学术研究;能够促进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共同探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人道主义实践路径;能够通过学术交流和进一步的研究,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的人道故事,为全球人道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纪博瑞介绍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亚洲开展不同文化与人道主义交流互鉴的情况,指出中国的文化传统与语言关于人的尊严、同情心与社会责任的理念,与国际人道法的核心原则高度契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愿与中国在文化与传统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并提供支持。
![]()
张云红指出,人道主义从不是单一文明的产物,而是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只有把人道理念根植于本土文化脉络,才能真正激发最符合当地社区和人民需求的行动力。同时,期待把会议成果分享给由191个成员国家红会组成的IFRC全球性网络,让中国的经验与智慧,在国际舞台上为解决全球人道挑战提供新的启示。
![]()
白同禹介绍了山东及滨州红十字会利用历史文化阵地开展红十字精神传播的情况,表示要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国际红十字精神交融互鉴,促进红十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
开幕式上,红十字国际学院副院长刘选国宣读了首届“人道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论文征集活动”的获奖名单。王汝鹏为一、二、三等奖作者颁发获奖证书。红十字国际学院常务副院长郑庚、苏州大学人道主义问题治理研究院院长葛道顺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发证书。
![]()
随后,边晓、王汝鹏、白同禹与无棣县委副书记窦彭波共同为红十字国际学院“吴重憙红十字运动纪念馆”教学研究基地揭牌。滨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尹常智为红十字国际学院红十字运动教研中心主任池子华教授颁发滨州吴重憙红十字文化研究顾问聘书。
![]()
边晓在最后讲话中强调,中国红十字会始终致力于将中华文化智慧转化为全球人道合作的行动力量。实践证明,中华优秀文化不仅为中国红十字事业提供精神滋养,更能为推动全球人道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重要力量。他希望通过专家学者的研究和交流,深挖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内核”,探索“实践路径”,搭建“对话桥梁”,为国际红十字运动注入中国智慧。
![]()
24日下午,与会的专家学者就人道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学术交流,红十字国际学院现场教学基地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建设经验分享,会议由刘选国主持。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浙江省慈善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红十字国际学院客座教授叶正猛;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祥安,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尹晖,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基政系副教授蔺春来,惠民县孙子文化研究会会长于松利6位学者,先后围绕“朱子基于公仁的人道主义思想:历史逻辑与价值转化” “‘生’伦理——传统儒家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表达” “先秦‘人道’试绎——以《论语》《孟子》为中心” “在孝道与慈悲之间:中国器官捐献的伦理张力及文化创新策略” “中国传统军事文化中的人道理念及其时代价值” “孙子兵法与人道主义”等主题展开交流分享。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学院国际人道法与人道政策教研中心执行主任郭阳作点评。
![]()
窦彭波汇报了吴重憙红十字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规划。池子华结合详实的史料,从八个方面阐释了吴重憙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红十字国际学院现场教学基地经验分享环节,贵阳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胡大颖、海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梁誉腾,常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戴亚东,营口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馆长王罡,宜兴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莉,延安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李玉琴,常州龙成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开明交流了各地依托现场教学基地开展人道教育、文化传播和应急安全培训等方面的探索及在红十字文化研究传播方面的经验。
山东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金桥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此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道主义是能够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的生动实践,具有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体现了学术高度与国际视野的融合,汇聚了多方力量,将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人道主义的协同发展。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参观了吴重憙红十字运动纪念馆。
红十字国际学院相关教研中心和《中国红十字评论》编辑部及当地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
据悉,现场教学研究基地建设是红十字国际学院开门办学的重要举措。此前,红十字国际学院已经先后在常州盛宣怀故居纪念馆、营口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常州恐龙人防灾避险体验馆等地设立了14个现场教学研究基地。
01
● 世界无力承受无休止的战争——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在“国际金鸽和平奖”颁奖仪式的发言
02
●活动预告 | 从黑客到科技公司:国际人道法与平民参与武装冲突中的信息通信技术活动
03
●ICRC在华二十年——打造战略媒体伙伴关系 传播人道声音
04
●基本原则颁布六十周年:人道行动的动力与生命线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