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司令员郑其贵在街上散步,突然冲出一人抱住他:师长,是我啊

0
分享至

1959年的一个普通下午,吉林白城街头风平浪静,就在这样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日子,白城军分区的司令员郑其贵,刚吃完午饭,带着警卫员出门散步,脑中还在想着工作安排。

谁也没有预料到,一个满身尘土、形容憔悴的流浪汉突然冲了出来,一把抱住了他。

那人哭着喊出一句话,让郑其贵愣在原地,也让周围的空气瞬间凝固:“师长,是我啊!”一个早被宣布“牺牲”的人,竟活生生地站在面前,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少年的枪声

1914年,安徽金寨县的一户农家中,随着一声啼哭,一个男婴降生了,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郑其贵。



金寨被誉为“红军第一县”,从立夏节起义到六霍起义,漫山遍野的红旗与动荡不安的局势,是这个孩子从小熟悉的风景。

大人们在黑夜中悄声讨论的不是田地收成,而是谁家的儿子又参了军,谁家的丈夫再没回来。

郑其贵的童年,是在动荡和赤贫中度过的。

他的父亲是一个地道的佃农,靠给地主打短工换来全家的口粮,母亲常年咳嗽不止,时常半夜咳得喘不上气,仍要第二天起早烧火做饭。

15岁那年,他遇上了改变他命运的人——一队路过的红军。



他望着那些身穿灰衣、肩背步枪、神情坚毅的队伍从村头走过,眼神里是压抑不住的向往。

第二天一早,他趁着天没亮,悄悄塞了几个红薯进破布包,跟着红军走了。

入伍之初,他不过是个个子瘦小的炊事兵,连枪都摸不到。

但他的眼睛很亮,学得快,跑得勤,几个月后便被调入了红四方面军战斗班,从枪械保养到战术奔袭,从手榴弹投掷到队列指挥。

他总是最后一个睡,最早一个起,班长们都记住了这个“不会喊苦”的小个子。

第一次上战场,是在鄂豫皖根据地的一场反围剿战役中。



敌人火力猛烈,山林间子弹像雨点一样扫来扫去,树皮飞溅,泥土翻飞。

郑其贵趴在壕沟里,手里的枪握得发烫,浑身都在颤抖,他第一次打死了敌人,子弹穿透敌人胸膛的一刻,他的手抖了,但他眼里没有恐惧。

因为他活下来了,而且是赢了。

从此,他一战成名,短短两年,从战士晋升为班长、排长。

1930年,他已经是红军某师的连长,在红军最艰难的岁月里,他带兵穿越敌人的封锁线,带着伤员翻山越岭、忍饥挨饿,从未有一次掉队。



一次山地突袭,他带队冲锋时踩到了地雷,腿被炸开一条口子,他却咬牙用树枝绑住伤口,硬是扛着枪坚持到了战斗结束,战后包扎时,他才一头栽倒在地。

然而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1932年的川陕转战。

那一战,是红四方面军的生死一战,敌人用重炮封锁山口,部队被困谷底,弹尽粮绝。

郑其贵带着一个连从山侧小道突袭敌阵,刚翻过山梁,一发炮弹在他身旁炸响。

他被掀飞出去,整个人摔落山坡,右手被炸得血肉模糊,战友将他抬回,医生说必须截肢,他死死不肯,最终虽保住手臂,却落下了终身的残疾。



这场伤,终止了他上前线的可能,组织考虑他的伤情,将他调任红九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之后在抗战爆发后送他前往延安抗大学习。

延安的土墙教室里,他坐在后排,认真记着每一个笔记。

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他辗转多地,从政工主任、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到军区政委。

他没有再亲赴一线冲锋,却用自己的方式支撑着战争的另一条战线。

命运拐点,朝鲜战场的背影

1951年初春,长春的天还冷,郑其贵走进军区大院的时候,身上的军大衣被风鼓得猎猎作响。



这天,他接到了一项不容置疑的命令——调任志愿军第60军180师师长,率部入朝作战。

这是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战争时期,他因伤退出前线,长期从事政工工作,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他没有在最关键的时刻,站在最前线。

而现在,国家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交给他,他不能退,也不会退。

可当他真正站到180师面前时,心头却不由得泛起隐忧。

这个师组建时间短,是由地方部队和起义部队整编而成,骨干力量有限,作战经验稀缺。



训练虽然刻苦,但仍难掩整体素质不如老牌主力师的事实,,但他没有多言,他知道,真正的考验,不在操场上,而在战场上。

1951年3月,朝鲜战场硝烟未歇,敌军火力凶猛,美军的飞机昼夜不停地在上空盘旋轰炸。

180师作为志愿军新调入的部队,刚刚赶到前线,便接到了配合作战的任务。

最初几天,他们并没有直接参与大规模战斗,而是日夜奔袭、剿灭残敌、运送弹药。

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正式打响,志愿军多路出击,迅速突破美韩联军防线,一时间士气高涨,胜利的消息接连传来。



郑其贵和他的180师作为预备队,本该在后方集结休整。

但随着战线推进,前线两个主力师被调走,留下了尚未充分适应的180师填补空缺。

命令如山,180师连夜出动,强渡北汉江,直插敌后。

他们初战告捷,特别是538团在仓村里一役中,一举击毁十辆谢尔曼坦克,重创美军,军心大振。

但高峰之后,便是深渊,就在他们刚刚稳住阵脚的时候,敌人调集重兵开始反扑。

而更致命的,是战场背后的补给线——早已被敌机封锁得七零八落。



弹药、粮食、药品统统告急,战士们强撑着打仗,却连温饱都难以保障。

更糟糕的是,周边部队陆续撤退,180师成了孤军,被死死钉在敌人的夹缝中。

他站在地图前,指着山口和阵地,一遍遍计算突围的路线,一遍遍向副师长、团长、营长下达最后的指令。

他没有表现出慌乱,哪怕夜深人静时,他一个人坐在油灯前,手指关节已经因为连续指挥僵直,也没有一句怨言。

战斗持续了五个昼夜,山谷间枪声不断,血水混着雨水从石缝中流出。



有的战士在饥饿中啃树皮,有的中弹后咬牙捆扎伤口,继续上阵,电台被炸,通讯中断,弹尽粮绝,180师被逼到绝境。

他们不是不想走,而是无路可走。

最终,郑其贵下达突围命令,他亲自带着一支残编小队,趁着夜色从山林中摸索前行。

途中多次遭遇敌军包围,一次次硬拼,一次次转移,等到成功突出重围时,曾经万人之众的180师,如今能归队的仅四千余人。

这支部队,在朝鲜战场上几乎全军覆没。



战后总结会议上,彭德怀拍案怒斥60军指挥层,痛斥战术失误,而郑其贵调离180师后,他被安排到后方担任军分区领导职务,虽然仍在军中,却远离了战场。

他接受安排,未有怨言。

但每当夜深人静,那些在仓村里失联的连队,在北汉江边倒下的战士,在山路间被炮火覆盖的兄弟,就会在他梦中一一现身。

从那个时候起,郑其贵变得越来越沉默。



办公室里,他的工作笔记总是密密麻麻,却再没有了写战术部署的激昂,他从不谈朝鲜战场,哪怕最亲近的老部下来访,只字不提,只是默默倒上茶,轻轻拍一下对方的肩膀。

那是他的歉意,也是他仅剩的方式。

一声“师长”,牵出悲情往事

1959年,郑其贵司令员吃过午饭,照例带着警卫员出来散步。

就在他刚拐过街角的时候,一个身影突然从街边的阴影处冲出来,像猛兽一样扑向了他。

警卫员下意识上前阻挡,却被那人一句话硬生生止住了脚步:“师长,是我啊!”



郑其贵本能地皱起眉头,定睛一看,脚下像是瞬间钉死在了地上——那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皮肤黝黑干裂,胡子拉碴,眼神却意外熟悉。

那不是别人,正是曾经在180师担任他贴身警卫班长的王富贵。

郑其贵的眼睛一下子红了,他猛地将王富贵拽住,盯着他,一字一句问道:“你……你不是牺牲了吗?你还活着?”

八年前的那一仗,他带着180师浴血奋战,在山林中突围时,与王富贵失去了联系。

当时,王富贵奉命掩护主力后撤,电台断了之后,前线一片混乱,再没任何关于他的消息。



战后清点人员名单时,王富贵被列入“阵亡”名单。

可眼前这个衣衫褴褛、满面风霜的中年男人,分明就是那个曾在风雪夜里替他挡过一枪,在突围途中背着伤员奔跑的王富贵。

他的模样变了很多,整个人瘦了一圈,肩膀也塌了些,神情中多了一丝灰败。

这哪是“牺牲”?这分明是一个在死神缝隙中挣扎回来的人。

“我……我当时没死,”王富贵哽咽着说,“那次突围,我被美军打晕了,醒来的时候,已经在战俘营里了……”



郑其贵听到“战俘”两个字,身体轻轻颤了一下。

他不是嫌弃,而是清楚在那个年代,“战俘”两个字背后的沉重有多么巨大,他望着王富贵的眼睛,心像被针扎一般疼。

“我……我没脸回来。”王富贵低下头,“那些年,我到处流浪,不敢提起自己是当兵的,更不敢说我是180师的,换过无数地方,打过无数短工……我怕别人知道我当过俘虏,说我丢了军人的脸……”



郑其贵听着,眼角湿了,他知道,王富贵是那种肯为兄弟挡子弹的人,是从血与火里爬出来的老兵。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为一个“战俘”的身份,八年来像鬼魂一样在人间游荡。

他没有选择背叛,也没有机会辩解,他不敢回部队,不敢回老家,甚至连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都藏起来了。

“你不丢人,”郑其贵拍拍王富贵的肩膀,“你是英雄,你是我们180师的兄弟。”



街边路人已然围了过来,看着这两个满眼泪水的军人,低声议论。

可郑其贵毫不避讳,他拉着王富贵的手,像当年一样,推开围观的人群,直接带他回了军分区的办公室。

他亲自泡茶,亲自端水,又让人送来干净的衣服和饭菜,安排警卫去准备洗浴和宿舍。

这一幕,和八年前他们第一次在朝鲜前线搭帐篷时一模一样。

随后几天,郑其贵动用了自己能动用的一切关系,将王富贵安排进军区下属农场,管理军马。



那里既能让他安心生活,又不至于面对太多外界的眼光。

“我这一辈子,欠你们的太多。”那天晚上,郑其贵坐在宿舍阳台上,望着星空对警卫员低声说道。

英雄的沉默叹息

转眼到了八十年代末,郑其贵的身体渐渐垮了。

战伤留下的隐疾终于开始反噬他,他的右手常常麻木,风湿如同铁钉钉进骨头。



医务人员劝他多休息,他却坚持每天早晨走一段路,说是“清理脑子”。

但谁都知道,他走的不是路,是记忆。

1990年春天,郑其贵病重住院。

医院的病床干净整洁,窗外阳光明媚,护士走进来时,他正在用左手翻一本旧日记,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战士合照。

那是180师刚入朝前的合影,数十位年轻的面孔,神采飞扬。

那天下午,他意识突然变得清醒,精神也意外地好。



直到夜幕降临,他叫来身边的警卫员,声音已经微弱如丝,却仍极力稳住气息,低声说了一句话:“我要去见180师的兄弟们了……实事求是,难啊……

那一刻,警卫员泪如雨下,他们明白,郑其贵这一生,背负了太多沉默,他从未试图洗刷那场战役的失败,从未在任何场合为自己辩解过一句。

他明白战争的残酷,也明白那一仗里,他失去的不只是战友,还有一份将星的荣耀。

而那荣耀,他并不贪恋,他更在意的,是那些没能带回家的兄弟,那些永远埋骨异国的年轻面孔。



几天后,郑其贵去世,他的遗体按照军礼火化。

有些将星,并不会在夜空中高悬,但它曾照亮黑暗,指引过方向,郑其贵就是那种将星——不耀眼,却沉沉地落在祖国土地上,融进泥土,化为纪念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要么投降,要么死在洞里——内塔尼亚胡拒绝放走被困地道的哈马斯

要么投降,要么死在洞里——内塔尼亚胡拒绝放走被困地道的哈马斯

桂系007
2025-11-05 23:52:21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阿龙美食记
2025-11-04 11:50:20
央视开播!正式接档《依依向北风》,看完预告再看阵容,这剧要爆

央视开播!正式接档《依依向北风》,看完预告再看阵容,这剧要爆

讯崽侃天下
2025-11-05 12:45:56
甘肃:李世英,被带走调查!(附简历)

甘肃:李世英,被带走调查!(附简历)

甘肃圈圈
2025-11-06 00:10:53
倒计时1天!18岁全红婵迎十五运告别战:4天内2战陈芋汐 冲4金王

倒计时1天!18岁全红婵迎十五运告别战:4天内2战陈芋汐 冲4金王

风过乡
2025-11-05 07:57:59
不论男女,如果肛门经常出现5个问题,或许暗示体内有癌

不论男女,如果肛门经常出现5个问题,或许暗示体内有癌

风信子的花
2025-11-05 12:17:08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幅扩大,现跌0.5%,最新报8083.7点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幅扩大,现跌0.5%,最新报8083.7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22:48:07
大连向北,再造一个“新大连”!

大连向北,再造一个“新大连”!

娱乐洞察点点
2025-11-05 09:21:59
美股涨幅扩大

美股涨幅扩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23:09:07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法老不说教
2025-11-03 19:36:43
布克:库里在湾区深得人心,我也想在爱我的菲尼克斯太阳退役

布克:库里在湾区深得人心,我也想在爱我的菲尼克斯太阳退役

懂球帝
2025-11-05 10:50:10
“厅官”朱勤虎晚节不保被查!

“厅官”朱勤虎晚节不保被查!

兴化论谈
2025-11-04 15:01:58
新加坡打响“身份保卫战”!超41%拒外来冲击,中国元素成争议核心

新加坡打响“身份保卫战”!超41%拒外来冲击,中国元素成争议核心

大国纪录
2025-11-05 16:21:47
16战全胜!狂轰56球!欧冠夺冠大热诞生,碾压卫冕冠军,太强横

16战全胜!狂轰56球!欧冠夺冠大热诞生,碾压卫冕冠军,太强横

阿泰希特
2025-11-05 11:05:33
别填海造岛了,用30万吨货轮搁浅南海,能让中国快速占领南海岛礁

别填海造岛了,用30万吨货轮搁浅南海,能让中国快速占领南海岛礁

Ck的蜜糖
2025-11-06 04:10:07
老人住院无人管,心寒停给儿子6000元,他暴怒:谁掏岳母住院费?

老人住院无人管,心寒停给儿子6000元,他暴怒:谁掏岳母住院费?

晓艾故事汇
2025-11-02 17:54:57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麦大人
2025-08-22 14:33:36
她是高鑫夫妇的女儿,不拍广告不进娱乐圈,读上海重点高中是学霸

她是高鑫夫妇的女儿,不拍广告不进娱乐圈,读上海重点高中是学霸

仙味少女心
2025-11-05 06:29:43
利物浦狂喜?1.36亿水货复活!狂跑11公里+5造杀机,送空门被吐饼

利物浦狂喜?1.36亿水货复活!狂跑11公里+5造杀机,送空门被吐饼

我爱英超
2025-11-05 07:22:05
跟队:阿什拉夫伤缺6-8周,他的目标是尽快恢复赶上非洲杯

跟队:阿什拉夫伤缺6-8周,他的目标是尽快恢复赶上非洲杯

懂球帝
2025-11-05 23:01:40
2025-11-06 05:36:49
兴趣知识 incentive-icons
兴趣知识
感谢关注 感谢喜欢
913文章数 1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亲子
健康
本地
旅游
房产

亲子要闻

孩子夹腿触摸自己不一定都是坏事,但这种情况除外!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坝河15公里游船航线开始试航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