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熬夜新标准:研究揭示非11点非12点,多数人认知有误

0
分享至

刚过十点半,53岁的刘阿姨还在沙发上翻着手机,准备给朋友圈发个晚安自拍。她一向自信地认为:“只要没到12点,都不算熬夜。”身边的老姐妹们也都是这个观点:有的说11点就是健康分割线,有的则喊“午夜前都没问题”。

但上个月体检时,医生却提醒刘阿姨注意睡眠,她有些诧异:“明明我不算熬夜啊?”可医生接下来的解释,让现场的好几位等候家属都陷入了沉思,“你以为的‘不过11或12点’,其实早已算熬夜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几点算熬夜”,真的和我们以为的一样只看钟点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自认为“健康作息”下依然出现入睡难、血压高、第二天没精神等困扰?其实,关于熬夜的界定,医学界已经有了颠覆传统的新认识。

一些被忽略的习惯,才是影响你健康睡眠的关键。很多人忽视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科学细节,究竟几点上床才算“对身体没伤害”?

很多人习惯把11点或12点当成熬夜的分界线,觉得只要不超过午夜,都算作“合理作息”。实际上,权威医学指南建议,理想入睡时间应在每天晚上的22点前(也就是22:00之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孙永安主任医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超过22点还未入睡,身体已经开始进入应激状态,各项脏器修复和激素分泌的窗口期就会被打乱。

而多数研究发现:深睡眠(修复性最强阶段)多集中于23点-3点之间;如果你晚于22点半后才入睡,大脑和躯体的疲劳堆积就开始加速,细胞修复效果大打折扣;长期晚睡,哪怕每天补足8小时,被打乱的生理节律依然难以恢复,心血管、免疫和代谢风险明显增加。

哈佛医学院一项涉及1285人群体的睡眠追踪研究显示,“晚于22:30入睡”的人群,半年内高血糖、高血压、肥胖等慢性病发生率较普通组提升了18.7%。而另一项国内大样本数据分析也证实:“习惯午夜后入睡”的人,早亡风险提升12.6%。

为什么不是12点、11点?原因在于:生物钟对光线、黑暗极为敏感,失调后褪黑素分泌延迟,使入睡质量下降;肝、心、脑等核心脏器“自我修复”高峰在夜间10点-夜里3点,错过时段影响深远;22:00之后,副交感神经本应主导,但晚睡让交感神经迟迟不肯“下班”,导致血压、心率、血糖控制紊乱。



所以,看时间,更要看生物节律,而22点前入睡才更贴合健康规律。这个节点,被很多人低估或误解,“不是你以为的那么晚”。

晚点睡觉,第二天困点似乎没大碍,有的人甚至习惯了夜生活。但权威数据表明,长期晚于22点半睡觉,身体可能悄悄发生3大变化:

免疫力“坍塌式”下降

早睡是激活免疫修复的关键时段,《中华医学会2022年睡眠报告》显示,晚于22点半入睡者的IgG免疫球蛋白水平同期下降约14.3%,感冒、慢性感染、过敏事件显著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体感明显。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飙升

伦敦大学睡眠实验室追踪6000+人数据表明,持续23点后入睡人群,1年内血压异常波动风险提升21.9%,猝死、高血脂、动脉硬化等提前10年出现,女性尤为明显。

情绪失调、记忆力变差

深夜交感神经持续活跃,容易出现焦虑、失眠、晨起乏力、记忆力明显下降。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晚于22:30上床睡觉者,高发焦虑比例是早睡者的2.1倍。

这些变化,许多人都归咎于“年纪大了”或“压力大”,却很少追溯到晚睡这个根源上。改善睡眠作息,或许比你想象中更重要。



固定入睡时间,提前至22点

无论多忙,坚持22:00前上床休息。可逐步每3天提前10分钟,慢慢“倒时差”,身体循环节律自然恢复,有助于晚上入睡快、白天精神足。

睡前远离蓝光,营造睡眠氛围

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产品,调暗灯光。可喝点温牛奶、听舒缓音乐或练习几分钟冥想。减少光刺激,提升褪黑素分泌,更易进入深度睡眠。

顾好晚餐和运动时间

晚餐不宜过油腻、不过饱,饭后1小时可轻柔散步。避免剧烈运动,至少睡前2小时停止健身。这样有助于消化吸收、减轻肠胃负担,让身体準备休息。



除此之外,如发现长期晚睡无法自控、明显入睡障碍或出现情绪异常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排查是否有慢性疾病或睡眠障碍。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外交部:中方欢迎艾德外交大臣来访

外交部:中方欢迎艾德外交大臣来访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7 15:51:04
11月7日俄乌最新:副总长上吊

11月7日俄乌最新:副总长上吊

西楼饮月
2025-11-07 15:38:31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这不是迷信!“最怕立冬是雨天”,今日立冬,下雨啥预兆?

智慧生活笔记
2025-11-07 12:19:58
气得发抖!茅台高管张楷怒喊:3000一瓶的飞天,老百姓谁喝得起?

气得发抖!茅台高管张楷怒喊:3000一瓶的飞天,老百姓谁喝得起?

好贤观史记
2025-11-07 08:02:13
安世中国脱钩后,荷兰第3波报复来了,七国已抱团,要断中方后路

安世中国脱钩后,荷兰第3波报复来了,七国已抱团,要断中方后路

云鹏叙事
2025-11-07 16:23:59
30万人岛国逼平日本!U17世界杯奇迹:伟大的0-0 疯狂庆祝如夺冠

30万人岛国逼平日本!U17世界杯奇迹:伟大的0-0 疯狂庆祝如夺冠

风过乡
2025-11-07 20:54:26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上热搜,视频发布者身份疑曝出,医院回应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上热搜,视频发布者身份疑曝出,医院回应

胡侃社会百态
2025-11-06 14:09:35
中国首例冷冻人8年后,丈夫对其复活信心逐渐减弱,交往新女友,但家中仍保留妻子照片和物品

中国首例冷冻人8年后,丈夫对其复活信心逐渐减弱,交往新女友,但家中仍保留妻子照片和物品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7 12:42:06
网传河北一法院人均未结案600件,已排到明年7月,官方建议优先调解

网传河北一法院人均未结案600件,已排到明年7月,官方建议优先调解

互联网大观
2025-11-07 09:55:51
三个女人一台戏!辛芷蕾正面硬刚郝蕾,双方恩怨遭深扒!

三个女人一台戏!辛芷蕾正面硬刚郝蕾,双方恩怨遭深扒!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07 15:07:58
传媒电影股炒啥?头部票房没了,现在连腰部票房都没有了

传媒电影股炒啥?头部票房没了,现在连腰部票房都没有了

爆角追踪
2025-11-07 14:46:42
打破欧美垄断,宇航科技再爆「黑发明」!比T恤轻、比羽绒暖,零下20°暖到骨头里

打破欧美垄断,宇航科技再爆「黑发明」!比T恤轻、比羽绒暖,零下20°暖到骨头里

超级数学建模
2025-11-06 10:29:56
突然宣布!拥有2套以上房产的家庭,按照新规,房产税或将这样征

突然宣布!拥有2套以上房产的家庭,按照新规,房产税或将这样征

深度报
2025-11-07 22:36:47
人美声甜的曾琦多张靓照曝光,停职后三大困境缠身,未来渺茫

人美声甜的曾琦多张靓照曝光,停职后三大困境缠身,未来渺茫

公子麦少
2025-11-07 14:36:16
贾乃亮李小璐合体直播卖货?网友:这吃相太难看了!

贾乃亮李小璐合体直播卖货?网友:这吃相太难看了!

毒舌八卦
2025-11-07 23:40:37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副院长出轨后续!眼科主任美照被扒,更多大尺度画面曝光,太辣眼

副院长出轨后续!眼科主任美照被扒,更多大尺度画面曝光,太辣眼

180视角
2025-11-07 09:47:50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火山诗话
2025-11-07 11:46:47
巴总统:已正式通知中国,退出一带一路计划,我方回应4个字

巴总统:已正式通知中国,退出一带一路计划,我方回应4个字

花花娱界
2025-11-07 20:53:23
马姆达尼赢得大选,戳中了西方“一人一票”式民主制的死穴

马姆达尼赢得大选,戳中了西方“一人一票”式民主制的死穴

壹家言
2025-11-07 11:19:25
2025-11-08 05:08:49
阿淫记录生活日常
阿淫记录生活日常
人生的意义,就是为世界留下礼物呀~
803文章数 1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教育
艺术
游戏

“这条围巾”才是今年的顶流单品,时髦的女人都有它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教育要闻

多部门出手!成都学子的专属秋假大礼包来了

艺术要闻

地球的巨眼?亚洲第一铜矿藏190层深渊,能吞下59个西湖!

海的那边是什么?我会自己去看"/>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海的那边是什么?我会自己去看 廉颇 2025-11-07 返回专栏首页 作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