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最近CPO概念股涨得让人眼红,中际旭创、新易盛这些龙头天天创新高,仕佳光子动不动就涨10%。看着别人赚钱,自己手里的票却像死鱼一样,这种滋味我太懂了。15年前我刚进股市时也是这样,直到我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牛市里亏钱的人比熊市还多。
![]()
一、光模块的狂欢与散户的困惑
CPO板块这波行情确实凶猛。AI大模型催生的算力需求,让1.6T光模块成了香饽饽,海外客户都抢着锁定2026年的产能。剑桥科技净利润增长70%,仕佳光子更夸张,727%的增幅看得人头皮发麻。
![]()
但问题是,为什么同样的利好,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却只能干瞪眼?我统计过2025年前9个月的数据,电子板块是唯一连续表现好的,即便如此也有四个月在下跌。这说明什么?牛市不是雨露均沾的慈善晚会。
二、牛市两大致命幻觉
幻觉一:我的股票一定会涨
2025年4月之后指数涨了900点,但广聚能源这种一季度暴涨50%的票,转眼就跌回去60%。很多人还在傻等反弹,殊不知时间成本才是最大的亏损。这就像在赌场里拿着已经凉透的牌不肯离桌。
幻觉二:调整就是机会
牛市里的调整确实孕育机会,但前提是你要选对方向。我见过太多人把前面赚的都赔在"抄底"上。数据显示,几乎没有板块能连续两个月领涨,电子板块算是特例了。
![]()
三、持仓数据的惊天骗局
多数人以为机构重仓就等于股价要涨,这简直是天大的误会。看看国光电气这个典型案例:
![]()
31家基金加仓600多万股,结果股价反而跌了20%。为什么?因为机构资金在场不等于机构在交易!就像你家楼下超市虽然24小时开门,但半夜根本没人购物。
真正的秘密在于交易行为的持续性。这是我用了十几年的量化系统揭示的真相:
![]()
橙色柱体显示的「机构库存」数据才是关键。国光电气7月后机构参与度骤降,股价自然撑不住。反观瑞可达:
![]()
「机构库存」持续活跃,股价两个月又涨40%。新易盛更夸张:
![]()
7-8月再涨120%,这就是交易行为的力量。而益方生物:
![]()
机构虽然没跑但交易冷淡,涨幅就只有别人的零头。
四、量化思维破局之道
现在回到开头的CPO行情。为什么同样是光模块概念,走势天差地别?根本原因就在于资金参与的"温度"不同。传统技术分析看K线、看成交量都是隔靴搔痒,真正的核心是交易行为的量化监测。
这些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股市里最值钱的是时间。在错误的股票上浪费牛市,比熊市亏钱更让人痛心。当年我在复旦学金融时,教授说过一句话至今难忘:"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是你的观察方式。"
现在CPO国产替代加速,政策技术双轮驱动不假:
![]()
但你要做的不是盲目追高,而是用量化思维找到真正被资金持续青睐的标的。记住,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看到」和「看懂」之间隔着整个太平洋。
免责声明
本文所涉数据及案例均来自公开渠道整理分析,仅供交流探讨之用。金融市场风险莫测,文中任何观点都不构成操作建议。若内容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再次强调:所有以本人名义推荐个股或指导操作的行为均属诈骗,请读者务必提高警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