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款中国武器,能让俄罗斯老大哥看了直接破防的?答案就是歼15飞鲨舰载机,这款长得和俄罗斯苏33舰载机外形几乎一样的战机,究竟是“抄袭”还是超越?为何能在俄罗斯自己都没玩转苏33的情况下,却能在中国手里青出于蓝?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中国航母舰载机的逆袭大戏?
起步艰难
没想到中国航母梦的起步不仅会有最初采购“瓦良格”号航母的艰难,同时还有求购俄罗斯苏33舰载机被碰一鼻子灰的辛酸。时间回到21世纪初,当我国费尽千辛万苦将“瓦良格”号航母船壳从乌克兰拖回大连时,一个最现实又最紧迫的问题摆在面前,那就是舰有了,舰载机从哪里来?
![]()
没有舰载机的航母,就像没有牙齿的老虎,只是个漂浮的钢铁码头而已。当时最直接也是看似最稳妥的方案,就是购买俄罗斯现成的苏33舰载机。原因也很简单,两者具有“血缘关系”,“瓦良格”号航母也就是后来的辽宁舰,与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前苏联建造时就是姊妹舰。
而苏33正是为“库兹涅佐夫”号量身定制的舰载机,理论上系统兼容性最好,相当于买来就能用,也能最快形成战斗力。而且中国当时没有任何舰载机的研制使用经验,如果从零开始不仅风险极高而且周期太长。
采用直接引进的方式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避免走弯路。于是我国很快就向俄罗斯发出了采购意向,希望先购买2架苏33用于研究和测试。然而俄罗斯的反应却给咱们浇了一盆冷水。俄方开出的条件是必须至少采购24架,否则免谈。
![]()
为什么俄罗斯会这么决绝呢?其实是因为苏33的生产线早在1993年就已经关闭了。俄罗斯自己也只有20多架老旧的苏33在当时的库兹涅佐夫号上勉强维持着。如果要为中国重启生产线,需要巨额投资,订单量小了根本不划算。
当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是俄罗斯对中国充满戒心,认为中国人逆向工程的仿制能力太强了。之前中国在引进苏27SK后,就迅速消化吸收,研制出了国产化的歼11系列。
因此俄方担心,一旦中国拿到苏33,就会很快仿制出中国自己的舰载机,从而彻底失去这个潜在市场,甚至培养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
柳暗花明
这次碰壁也让中国彻底明白,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航母舰载机这条路,必须靠自己走。可是咱们虽然坚定了自主研制舰载机的决心,但是一点参考都没有,想完全从零开始研制也无从下手。
可正当自主研制之路看似山穷水尽之时,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出现了,而这个机会就藏在卖给我们“瓦良格”号航母船壳的乌克兰。苏联解体时,大量的军事遗产都被各加盟共和国分走。
![]()
乌克兰不仅拿到了尚未建成的“瓦良格”号空壳,同时还继承了苏联时代位于克里米尼亚的尼特卡舰载机陆地训练系统。更重要的是,在尼特卡的仓库里,存放着几架苏33战机的前身T10K原型机。
其中状态最好的是一架T10K原型机,虽然也因为长期停放已经不能飞行了,但却结构完整,并保留了苏33战机所有的关键设计特征,包括加强的起落架,着舰尾钩以及可折叠机翼等等。这简直就是一本现成的舰载机设计“活字典”。
于是我国又通过与乌克兰的友好合作,成功地引进了这架T10K原型机。也正是因为这笔交易,为中国舰载机研制团队提供了最直观、最宝贵的实物参考,大大缩短了摸索过程。
![]()
这架T10K原型机更让中国工程师能够透彻理解苏霍伊设计局,是如何在当初将一架陆基重型战斗机苏27,成功改造为苏33舰载机的。然而引进T10K绝不意味着歼15就是山寨或者复制苏33。
而且俄罗斯专家也曾坦言,仅凭一架不能飞的原型机就想复制出苏33,是绝对不可能的。
飞鲨出世
我国其实更像是一个超级学霸,在学习了别人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后,运用自己的智慧给出了更优的解法。因此有了T10K原型机作为重要参考,中国的舰载机研制也进入了快车道。
沈飞的设计团队结合歼11战机的研发经验,最终在2009年让歼15一飞冲天。歼15虽然在外形上与苏33非常相似,都是源于苏27的基本气动布局,但其实“内功”早已脱胎换骨。
![]()
最基础的就是在材料结构上“骨骼”更强健了,歼15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机体重量。这也意味着歼15在航母滑跃起飞时,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油和弹药,直接提升了作战半径和打击能力。
同时还会对机体关键部位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以承受舰载机着舰时巨大的冲击力。当然更厉害的还是换装航电系统,使得歼15的“大脑”更聪明,对苏33形成代差优势。
苏33的航电系统一直使用的还是老旧的机械扫描脉冲多普勒雷达,性能相对落后。但歼15在升级发展过程中装备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不仅探测距离更远,还能同时跟踪和攻击更多目标,抗干扰能力也极强。
再加上采用全数字化飞控系统和玻璃化座舱,飞行员无论态势感知能力,还是操作效率都要远超苏33。甚至对武器系统也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苏33由于航电落后,主要只能发射半主动雷达制导的R27空空导弹,性能早已落伍。
![]()
而歼15的“拳脚”明显更犀利,不仅可以挂载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中距弹和霹雳8格斗弹,而且还有各种国产精确制导炸弹和反舰导弹,比如鹰击83等,从而实现了对空、对海、对地的全面打击能力。相比于功能单一,只偏重于防空作战的苏33,歼15才是真正的多用途舰载战斗机,一机多用的综合作战效能高几个量级。
发展升级
唯一可能有点小瑕疵的问题,就是歼15早期还是使用俄制AL31F发动机,但是很快在后期批量生产型就已经换装了国产涡扇10的舰载型发动机,不仅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而且推力更强劲可靠性也更高。
![]()
因此歼15和苏33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形似而神不似。它们都继承了苏27家族优秀的气动基因,但只有歼15通过注入中国智慧的灵魂,实现了全面超越。而苏33受限于滑跃起飞方式,始终无法以最大重量起飞,严重制约了载弹和载油能力,可谓英雄无用武之地。
尽管歼15在辽宁舰和山东舰上也是滑跃起飞,但通过优化起飞点和飞行员技术,已经能更好地发挥性能。更重要的是,改进型歼15T已经在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上实现了满油满弹起飞,彻底释放了重型舰载机的全部潜力,还能挂载更新的霹雳15中远程空空导弹。可以说俄罗斯当年因为顾虑而拒绝出售苏33,反而催生了一个远比苏33更强大的对手。
![]()
但歼15成功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型武器的突破那么简单。歼15的首飞和成熟,是与辽宁舰的改装进度完美衔接的。当辽宁舰入列时,我们已经有了成熟的舰载机和飞行员,避免了有舰无机的尴尬,极大的加快了航母战斗力的生成速度。
同时培养了第一代的舰载机飞行员和保障队伍,通过歼15的研制和训练,积累了宝贵的舰载机运用经验。以此为起点,更先进的歼35隐身舰载机现在也已经出现,中国舰载航空兵装备体系被不断完善。也算是让苏33的遗憾,在歼15身上得到了弥补和超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