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是起源于骨髓中B系淋巴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成人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预后更差。一线治疗无效或缓解后复发的患者治疗难度明显增加。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17日,血液学国际顶级刊物《柳叶刀-血液病学》(The Lancet Haematology)在线发表一项重要医学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以下简称“中国科大附一院”)血液内科王兴兵教授团队成功开展全球首项IL-10自分泌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IL-10 CAR-T)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1期临床研究,并取得关键性进展。
这一研究结果突破了传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中“高剂量—高疗效”的固有认知,突出了CAR-T细胞功能优化的重要性,证实通过IL-10自分泌的代谢增强创新策略是优化CAR-T细胞疗法的关键突破口之一,为全球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聚焦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的CAR-T治疗困境
CAR-T疗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方法,其通过CAR结构与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识别、结合后,使T细胞活化而发挥靶向抗肿瘤效应,在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临床效果。
但是,临床数据显示,仍有约10%~30%的B-ALL患者对CAR-T治疗无响应,而约50%以上的患者在获得缓解后会再次出现复发,长期疗效难以维持。
IL-10自分泌显著改善CAR-T细胞功能
CAR-T细胞耗竭引起的功能不全是CAR-T细胞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前期研究表明,IL-10可以增强肿瘤特异性终末耗竭T细胞的氧化磷酸化代谢,从而实现细胞代谢重编程,有效克服和缓解T细胞耗竭。基于上述IL-10代谢调控新机制,团队进一步开发出代谢增强型IL-10 CAR-T。这种IL-10自分泌的CAR-T可以保护肿瘤微环境中CAR-T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在肿瘤微环境中抵抗耗竭的强大活性,并具有诱导干性样免疫记忆细胞形成和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
本项临床研究为一项开放标签、单臂临床研究(NCT05747157),旨在评估IL-10 CAR-T在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中初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核和知情同意后,共纳入12例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2.5个月。患者接受了0.1~0.2×10⁶CAR-T细胞/kg剂量的IL-10 CAR-T单次静脉输注。
研究显示,治疗后约1个月,12例患者的总体反应率为100%,其中9例(75%)患者为完全缓解(CR)/CR伴部分或不完全血液学恢复,3例(25%)患者为形态学无白血病状态;治疗3个月时,所有患者均达到微小残留病灶阴性CR(100% CR)。患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尚未达到,6个月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达到91%和100%。
IL-10 CAR-T在患者体内表现出优秀的扩增动力学特性,扩增中位起始时间为回输后第8天,中位达峰时间为回输后第10天,CAR拷贝数AUC0-28d的几何均值比全球首个获批的靶向CD19的CAR-T细胞疗法高出6倍以上。血清IL-10的升高水平与CAR-T的扩增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证实IL-10对CAR-T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
安全性方面,IL-10 CAR-T治疗后最常见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本研究未观察到3级及以上细胞因子风暴(CRS)或任何级别的神经毒性发生。所有毒性反应均在积极处理后逐渐恢复。
打破疗效-剂量瓶颈,指明下一代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新方向
与传统CAR-T相比,IL-10 CAR-T以较低剂量在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中实现诱导100%的缓解率并具有可控的安全性,具有低剂量、强扩增、高疗效和CRS较轻等多重优势,为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该研究首次明确了IL-10 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的临床可行性,该疗法凭借优秀的扩增和精细的细胞因子调控功能,成功突破了现有CAR-T技术的关键瓶颈,为下一代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作为一种革命性疗法,IL-10 CAR-T不仅为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也具有应用于其他恶性肿瘤的巨大潜力。目前,中国科大附一院血液内科王兴兵教授团队正围绕IL-10 CAR-T细胞疗法,优化输注剂量与治疗流程,并基于前期研究基础,开展该疗法在多种难治性血液肿瘤中的临床研究与探索性实践。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大附一院博士生许倩文和副主任医师薛磊、浙江大学药学院郭雨刚研究员和高敏博士,中国科大附一院王兴兵教授为责任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和胡永仙教授、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唐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先导医学与前沿技术研究所科研项目、合肥大健康研究院全球遴选项目、合肥市自然科学基金和深圳科技计划的大力资助。IL-10 CAR-T由莱芒生物设计研发并无偿提供。(王兴兵 方萍 方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