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由美军士兵手机拍摄的悄悄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南海某海域,美国“林肯”号核动力航母正与补给舰进行横向补给,甲板上人员忙碌。就在这时,一艘灰色舰影悄无声息地切入画面——修长的舰体、简洁的隐身设计,正是中国海军的055型万吨驱逐舰。它距离“林肯”号如此之近,用网友的话说,“几乎能看清美军官兵的臂章”。
![]()
这一幕发生在2024年8月,当时“林肯”号正与意大利“加富尔”号航母在西太联合演习,可谓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谁也没想到,就在航母编队最脆弱的补给时刻,055大驱却能一举突破层层的护航,直抵最核心的战略区域。
但随着补给的到来,为了能顺利接收到所需的物资,我们不得不将自己的航母的航速大大降低至仅12节的低速下,甚至连舰载的飞机都无法正常的起降,而那些原本就比较脆弱的护航舰艇也只能将自己的阵型收紧,导致了我们的防御体系的瞬间的暴露,055选择此时抵近,绝非偶然,而是精准抓住了美军战术上的“命门”。
而且055的这一系列动作也并非一时的莽撞之举,据分析,055的这一系列动作都有其深思熟虑的战略性和战术性,正是这使得美军对054A的性能的判断常常会产生误区。它既未启动火控雷达,也未显露攻击姿态,只是以“存在感”施压。
![]()
这种“非接触式威慑”背后,是中国海军日益成熟的体系化作战能力:太空中的侦察卫星实时追踪航母轨迹,岸基雷达与长航时无人机持续监控,数据通过指挥中心秒级同步至055舰桥,这艘万吨大驱看似“单刀赴会”,实则背后是一张覆盖海天的高科技监视网。
可就其为什么会“贴近”了,就得从其作为一艘真正的战舰的“心理震慑”和对战场的“实战逻辑”两方面去解读了。
鹰击-21的末端速度可达10马赫,从发射到命中千公里外目标仅需几分钟,现有舰载防空系统难以拦截。但要真打起来055就别想在美军的航母打击圈外就能“一击致命”了。
然而,和平时期的“贴脸”行动,更像是一种战略语言——用近距离的压迫感宣告:“我能看见你,也能触及你,而你防不住我。”
![]()
其恐怖的就在于它的射程与速度都能达到令人咋舌的极限的同时,又具有了无可匹敌的可攀高的“天险”的空中飞行的特点,使其成为目前我国空天防御的最可怕的“利剑”。借助其可实现“打水漂”式的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的机动性,使得传统的雷达的预测拦截的误差高达数公里。
但令人惊叹的是,仅一枚携带800公斤战斗部的21式鹰击反舰导弹就足以将1.5米的航母甲板“碾压”一片,而如果配以能将舰载的电子系统瞬间瘫痪的电磁脉冲弹头的威力就更不在话下了。
由此可见美军的航母战斗群的生死之重,若美军的航母被我军的“东风”系列的中远程陆基反航母导弹中了两枚,必将将其航母的战斗力降低数月之久,甚至可能造成航母的战斗力“半死不活”。这就使得美军的航母在海战中都将失去其先发制人的主动权,对我军的反航母导弹的攻击具有极大的致战力和致胜力。
这种威慑力正在重塑西太力量平衡。过去,美军航母可在第一岛链内自由巡航,舰载机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足以覆盖关键水道。
![]()
如今,055搭载的鹰击-21将“绝对杀伤区”向外推至1500公里,迫使美军航母战时不得不后撤至关岛以东。
2025年南海演习中,2艘055与4艘052DL驱逐舰模拟齐射120枚鹰击-21,成功“瘫痪”双航母编队,进一步印证了这种非对称优势。
从对055的近距离“近拍”中不难看出,美军的护航驱逐舰竟未能及时地对其“亮剑”般的出现做出相应的反应,更透露了美军长期以来的对我海军的战略上的松懈。
可以看出,无论是2021年美舰过航台海的时机把握,还是2024年美日菲的联合军演中我们就能以052D的战机抵近菲海岸35海里的监视,都充分地透露了我们对西太的战场的精准把握,似乎也在不断地向世界传递着这样一个清晰的信号:西太的战场再也不是单向的透明的战场,任何的军事行动都将在中国的视野之内。
![]()
水面舰艇的“视觉威慑”与导弹的“超视距杀伤”,共同构成中国海军远洋作战的一体两面。当航母杀手与体系化侦察网络结合,昔日的“海洋霸主”不得不面对一个新常态:每一次补给、每一次演习,都可能有一双眼睛在暗处凝视,而一枚10马赫的“死神”早已在远方箭在弦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