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旅顺口区一家小型机械加工企业的王女士接到自称“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企业排污许可登记到期需缴费审核。对方通过仿冒小程序展示准确企业信息,诱导支付578元费用。王女士察觉有异,核实后确认为诈骗。近年来,类似骗局频发,不法分子冒充政府部门,以“排污登记”“补缴费用”为由,借虚假小程序与话术施骗。多地生态环境部门声明,排污登记及许可业务均通过国家平台免费办理,从未授权收费服务,提醒企业主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谨防受骗。
女子遭遇“排污许可登记”骗局
旅顺口区经营小型机械加工企业的王女士,近日经历了一场精心设计的电信诈骗。10月22日下午4时许,她接到一名自称是“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的女子来电,告知她企业的排污许可登记已到期,需尽快重新审核,否则可能影响正常经营。
由于对方语气正式、表述清晰,王女士一开始并未产生怀疑。在对方的引导下,她点开一个指定的小程序链接,并在输入手机号后,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企业信息——包括公司名称、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及税号等全部自动显示在页面上。“所有信息都对得上,我当时真的以为对方是生态环境部门的。”王女士回忆道。
在对方的指导下,王女士开始在小程序上进行操作,完成了几个流程后,最后的一项是缴费,对方要求她支付578元费用,从而完成整个排污许可登记审核。尽管金额不大,但王女士心中生疑,她想起当初办理相关环保手续时并未被收取任何费用,“这次怎么收费了,不会是遇到骗子了吧?”王女士觉得事有蹊跷,于是没有立即缴费,而是声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不够,稍晚一点再交。
事后,王女士上网查询发现,近期不少小微企业主都反映遭遇类似骗局,有人因未加防范而遭受损失。为进一步确认,她又主动联系了生态环境部门,得到工作人员的明确答复:“排污许可登记审核不收取任何费用。”至此,王女士确认自己遇到了骗子。
虽然只是几百块钱,但对方非常专业,小程序也做得像模像样,所有信息都对得上,如果不是当时多留了个心眼,很可能就上当了。”王女士希望通过媒体分享自己的经历,提醒广大企业主,尤其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接到涉及缴费、转账的政府类电话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切勿轻信陌生链接和不明程序,谨防被骗。
不少网友反映自己遭遇此类诈骗
记者在网络平台上发现,不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反映遭遇了“排污许可登记”类诈骗。有网友分享经历称,曾接到自称“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被告知“企业必须办理排污许可证”,并称“七月份将开始排查,查到未办理的将予以罚款”。由于该网友以往办理企业年报也是通过小程序完成,对方称“两分钟即可在小程序上办好”的说法听起来较为可信。
该网友本想挂断电话后自行办理,但对方坚持要求保持通话并同步操作。考虑到此前办理年报时也有政府人员线上指导使用小程序,该网友未过多怀疑,便按对方提示逐步操作。直至最后跳转至付款页面才警觉起来。对方解释称,该费用是办理“五年到期”许可证所需,付款后将提供电子回单和证件,并要求与经营许可证一并存放。然而,在即将付款时,该网友察觉异常,暂停了操作。对方不断催促,但当网友表示需向生态环境部门核实时,对方迅速挂断电话。还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被骗,金额大多在数百元不等。
划重点
“排污许可登记”骗局
有以下特征
记者了解到,此类骗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冒充身份实施欺骗:诈骗分子假冒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以“排污登记到期、未登记或未缴纳排污费”等为由,威胁企业将面临“高额罚款”“停产整顿”,并利用精准获取的企业信息骗取信任。
●提供虚假操作链接:引导企业主关注特定公众号、小程序或点击虚假链接,要求填写个人信息。
●诱导转账骗取钱财:要求企业主向私人账户支付“代办服务费”“排污费”,甚至伪造《处罚告知书》《缴费通知》等官方文件,使转账要求更具欺骗性。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近年来全国多地警方已捣毁多个以 “排污许可登记”为由实施诈骗的窝点,但类似骗局仍时有发生。
加小心
打开虚假小程序会弹出安全提示
很多网友反映,此类骗局多是在微信小程序上操作,记者在微信平台搜索 “排污许可登记”等关键词,发现出现多个相关小程序,运营主体各不相同,不少标注为个体工商户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小程序在打开时,微信官方会弹出安全提示, 明确指出“生态环境部门申报排污登记等操作为免费服务,请勿轻信电话、短信中关于逾期需付费等内容。如需代办服务,请与代办方充分沟通服务范围及内容”。
这些小程序页面通常标有 “全国代办环保登记服务”“全国环保排污登记业务”等字样,整体设计、排版和配色与官方申报平台高度相似,甚至直接盗用官方标识,存在刻意模仿、打擦边球的现象。若不仔细辨别,用户极易误认为是官方正规渠道,具有较强的迷惑性。
类似案例
此前长海县47家企业遭遇骗局
累计经济损失近2万元
据了解,我市此前也有多家企业遭遇类似诈骗。
今年4月,长海县47家企业被不法分子以手机电话冒充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诱骗在特定小程序办理排污登记并缴纳“登记费”,累计经济损失近2万元。
今年6月,甘井子生态环境分局接到部分企业反映,有不法分子冒充生态环境部门,以“补缴排污费”“代缴排污税”等名义,利用“欠费”“违法”等话术制造恐慌,实施诈骗。甘井子生态环境分局提醒辖区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如接到“补缴排污费”“代缴排污税”等内容的电话,千万要提高警惕,防范新型诈骗。
甘井子生态环境分局郑重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我国已自2018年1月1日起停止征收排污费,依法实施环境保护税。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税务机关负责依法征收管理环境保护税,纳税人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向税务机关履行纳税义务,生态环境部门无权直接征收或代征环境保护税。请广大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陌生电话、短信、微信或邮件通知的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可通过生态环境部门官方网站、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官方途径咨询核实。若已遭遇诈骗,请立即报警。
官方声明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
办理排污许可业务不收任何费用
未开通或设立任何线上办理平台及小程序等
去年11月6日,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排污许可登记业务的声明称,近日,我厅发现有不法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要求企业、个体经营者等通过其提供的“排污申报”等微信小程序办理排污许可登记业务并收取费用。为保护各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现就有关事项声明如下:
一、我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从未委托或推荐中介公司(个人)向企业提供办理环评手续、排污许可业务等付费服务,更不允许向企业索要财物。
二、排污许可业务全部依托生态环境部“全国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http://permit.mee.gov.cn)办理。需要申领排污许可证的单位,由排污单位自行在平台注册、填报,提交生态环境部门审核通过后,核发排污许可证。实行登记管理的单位,由排污单位自行在平台填报排污登记表并取得回执,无需生态环境部门审核。以上业务办理,不收取任何费用。
三、我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未开通或设立任何排污许可业务线上办理平台、小程序等。各排污单位接到此类电话,请及时咨询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或向公安部门报警举报,谨防上当受骗。
四、排污单位确需委托第三方技术机构代为办理,请认真审核第三方技术机构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其技术能力,并签订委托合同,切实保护自身利益,防止不法侵害。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佟亮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