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21日,日本临时国会完成首相指名选举,高市早苗以自民党总裁身份当选该国第104任首相,成为舆论热议的“日本首位女性首相”。这场权力更迭本应伴随常规的外交互动,却因中方的“特殊安排”显得格外不同——截至其就职多日后,北京始终未像对待岸田文雄、石破茂等前任那样发送贺电,同一时间玻利维亚新当选领导人帕斯却已收到中方第一时间的祝贺。
10月23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读卖新闻记者直接将问题抛向发言人,追问中方是否计划向高市早苗致贺。中方的回应简短却意味深长:“我们已根据外交惯例作出适当安排”,紧随其后的是对日本的明确提醒,要求其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信守历史与台湾问题上的政治承诺。这席话被外界解读为北京对新首相的“态度说明书”,没有模糊空间,更无客套成分。
![]()
贺电的缺席绝非外交疏漏,而是对高市早苗过往立场的直接回应。这位被冠以“女安倍”之称的政客,在历史问题上的表现早已突破中方底线。公开记录显示,她多次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甚至对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实提出异议,这种对历史的漠视与挑衅,是中日关系中难以回避的伤疤。更敏感的是台湾问题,她不仅频繁与台湾当局互动,还公开主张强化日台关系,完全无视“一个中国原则”这一外交红线。
眼看中方态度坚决,高市早苗在10月24日的首次施政方针演说中迅速调整了对华表述,将中国称为“重要邻国”,明确提出要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甚至主动释放了首脑会谈的邀请信号。这一姿态与其此前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反差,难免让人嗅到“急刹车”的意味。但细究演说内容便会发现,她同时强调中日在“安全保障和经济安全领域存在值得关注的问题”,对历史与台湾问题的过往错误却只字未提。
![]()
这种“两面性”背后是日本现实利益的倒逼。数据显示,中日年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汽车、半导体等日本核心产业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高市早苗竞选时承诺“稳物价、保就业”,而日本当前债务总额已超过GDP的250%,物价高涨成为民众最关切的议题,失去对华经贸合作支撑,其经济承诺无异于空中楼阁。更关键的是,日本政坛权力结构已发生变化,曾起平衡作用的公明党被立场激进的日本维新会取代,新一届政府右翼色彩浓重,这种背景让她的对华示好更像权宜之计。
从地区安全格局看,高市早苗的处境更显矛盾。她一边推动防卫费占GDP 2%的目标,修订“安保三文件”以迎合美国的军事要求,一边又试图通过对华对话争取外交自主空间,避免日本彻底沦为美国遏华的“棋子”。这种摇摆姿态既引发华盛顿警觉,也让中方对其真实意图充满疑虑——毕竟军事领域的激进动作与外交层面的温和表态,本身就存在无法调和的冲突。
外交领域的“贺电政治学”从来都是态度的晴雨表。中方的“特殊安排”,本质上是把评判权交给了行动而非言辞。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从来都建立在正视历史、尊重核心利益之上,不是一句“重要邻国”就能夯实的。高市早苗若真想打破僵局,需要的不是在演说中调整称呼,而是停止与“台独”势力勾连,正视历史罪责,用实际行动回应中方关切。
![]()
当前的东亚局势容不得虚假外交。高市早苗的内阁虽表面支持率达64.4%,但执政联盟内部利益分歧明显,稍有不慎便可能分崩离析。她的对华选择不仅关乎个人政治命运,更影响地区稳定。中方的冷静并非关闭合作大门,只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表明:信任需要用行动换取,贺电可以等,但原则问题没有商量余地。这场外交博弈的走向,最终还要看高市早苗能否读懂北京的信号,能否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