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净赚1.78亿,这家中国电池巨头如何成为全球锂电霸主?
如果你在2025年想找中国最有钱的上市公司,宁德时代绝对排得上号。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账上躺着3505亿元现金,在五千多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五,仅次于中国平安、国泰君安这些金融巨头。
“宁王”这个称号,宁德时代当之无愧。从产品技术到市场份额,从产业链话语权到盈利能力,它都做到了极致。
但时间倒回2011年,那时候的曾毓群已经40多岁,才在福建宁德创立这家公司。短短十几年,它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全球锂电霸主的?
又凭什么积累起3500多亿的巨额现金?
研发不手软,三年砸下500亿的狠角色。
与世界第一合作,才能成为世界第一。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有句名言:“要与世界第一合作,才能成为世界第一。”这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公司成立第二年,就拿下了宝马这个重磅客户,成为宝马纯电汽车的核心供应商。要知道,那时候的宁德时代还名不见经传,能得到宝马的认可,靠的就是过硬的技术实力。
![]()
如今,宁德时代头上顶着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双料世界第一”的光环。自2017年起,它的动力电池市占率已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2024年高达37.9%。同年储能电池市占率36.5%,连续四年坐稳全球第一宝座。
这么高的市占率背后,是惊人的研发投入在支撑。
曾毓群曾经直言不讳地说,国内锂电市场竞争激烈,本质上就是内卷,大家都忙着打价格战,反而忽略了真正的技术研发。这位上海交通大学的高材生,带着宁德时代跳出了这个“内卷怪圈”,铆足了劲搞研发。
![]()
单是2024年一年,宁德时代的研发费用就达到186亿元!这个数字比很多上市公司全年的营收还要高。2022-2024年这三年间,累计研发费用高达524.73亿元。
投入当然有回报。到2024年底,宁德时代拥有专利及正在申请的专利数量合计达到43354项。
这是个什么概念?基本上把锂电相关的技术护城河筑得牢牢的。
曾毓群对锂电行业有着超前的洞察力。早在2016年,当很多人还对固态电池持观望态度时,宁德时代就已经开启对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研究。
![]()
如今,公司的中试产线已经建成,预计2027年就能实现小批量生产。这意味着在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中,宁德时代又一次跑在了前面。
赚钱能力惊人,每天净赚1.78亿。
来看看宁德时代的赚钱能力。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动力与储能电池出货量总计约1800GWh,同期营收为2831亿元,净利润为490.3亿元。
换算一下,宁德时代平均每天实现10.37亿元营收和1.78亿元净利润!这种赚钱速度,在整个制造业里都是凤毛麟角。
![]()
2021-2024年间,宁德时代累计净利润高达1415亿元,这就是它为啥能攒下深厚家底的原因。
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重回90%的高位,这背后有个重要原因:储能产品接棒新能源汽车,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
可能有人觉得储能电池技术门槛不高,但事实恰恰相反。一个储能系统由一百多万个零部件构成,结构复杂,而且安全需求极高,要能平稳运行15-20年以上。
在AI时代,电力供应更加重要。如果储能与电源系统出现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不小。宁德时代推出的587Ah储能专用电芯,在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和长寿命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
现在,这款产品正在加快量产速度,预计未来出货占比将持续提升。目前,公司储能电池全球累计应用超2000个项目,客户覆盖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华能、中国水电等电力巨头。
占用上下游近千亿资金。
宁德时代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从一个财务指标就能看出来营运资金。
2024年,宁德时代的营运资金是-956.96亿元!相比之下,同行亿纬锂能是-71.8亿元。
![]()
这个负营运资金模式,通常只存在于极其强势的企业中。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宁德时代不用自己垫钱做生意,而是让客户和供应商给它垫钱。具体来说,它占了上下游九百多亿的资金来做自己的电池生意。
再看其他产出指标:2024年宁德时代人均创收高达274万元,超过亿纬锂能、欣旺达等竞争对手;人均创利超过38万元,也大幅领先同行。
![]()
用最简单的“投入-产出”逻辑来看,宁德时代就是用更少的资源投入,撬动了更高的产出。
如果把宁德时代比作一座冰山,水面之上是我们看到的近4000亿营收和诸多全球第一光环;水面之下,才是它真正的实力所在。产业链中的强势话语权、远超同行业的投入产出比。
新征程,换电+全球化双轮驱动。
为了继续做大做强,宁德时代把目光投向了换电和出海两大方向。
做换电既能扩大业务范围,又能直接接触C端消费者,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近两年,宁德时代推出了巧克力换电块、骐骥换电块、标准化重卡换电块等一系列产品。
![]()
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推进对蔚来能源不超过25亿元的战略投资,双方还合资成立了蔚能电池科技公司。
换电业务确实重资产、重资金,投资回收期存在不确定性,但宁德时代做换电的可行性很高。
到2025年上半年底,全世界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新能源车已经超过2000万辆。如果不算比亚迪,每十辆新能源车中,就有六辆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
作为全球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与奔驰、宝马、吉利汽车、小米集团、宇通客车等众多车企都有合作。再加上充裕的现金储备,让它在开拓换电业务时底气十足。
全球化布局加速。
除了换电,宁德时代的全球化进程也在加速。
2025年,宁德时代登陆港股,募资金额达到410亿港元,有望成为2025年内最大IPO。
它为什么要去香港上市?答案很明确,为了全球化。
![]()
募集的资金大部分将投向匈牙利项目一期、二期建设,这个项目规划产能100GWh,建成后将成为欧洲第一大动力电池工厂。此外,宁德时代的德国图林根工厂已经建成,西班牙和印尼工厂也在建设中。
面对行业的激烈竞争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曾毓群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心:“我们没有刻意去追求成为‘宁王’,我们只是在认真做好每一块电池,服务好每一个客户。”
![]()
电池这个行业,表面上看是制造业,本质上还是技术行业。没有持续的技术创新,再大的规模优势也会被颠覆。宁德时代会继续坚持研发投入,保持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在谈到公司未来时,他表示:“换电和全球化是我们看得见的两个大方向,但我们不会局限于这两个方向。只要是围绕新能源生态的,我们都会积极关注和布局。”
言西认为宁德时代三年投入500多亿搞研发,拥有4万多件专利,这种技术积累不是短期能超越的。特别是在固态电池等下一代技术上的布局,确保了它的长期竞争力。
全球接近40%的市场份额带来的不仅是话语权,还有成本优势。在制造业,规模往往意味着成本竞争力。从卖电池到做换电,宁德时代一直在尝试突破传统制造企业的边界,这种创新精神很难得。
比亚迪等竞争对手步步紧逼,海外的LG、松下也在虎视眈眈。虽然现在宁德时代领先,但电池技术路线还在演进,变数依然存在。换电是个好故事,但到底能带来多少实际收益,还需要时间验证。重资产投入如果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反而可能成为负担。
全球化布局意味着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
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兴起时,宁德时代是最先冲出来的那批企业之一。如今,它已经在汽车电动化的重要关头挑起了大梁。
![]()
现在的锂电行业,宁德时代确实是“一手遮天”的存在。但更重要的是,带领公司走过14个年头的曾毓群,正在把宁德时代引向更光明的未来。从动力电池到储能,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布局,从制造业务到换电服务,宁德时代的边界在不断拓展。这条路上当然会有挑战,但机会也同样巨大。
在这个新能源革命的时代,宁德时代已经不仅是中国的宁德时代,更是世界的“宁王”。
它的未来,值得期待。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End -
希望和你一起共鸣!
zbyzby_233 (请说明身份来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