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才开始不久,就出现了学生食物中毒、食材变质、来源不明蔬菜流入校园等多起案例,让众多家长对校内餐食质量忧心忡忡。
在河内市平明公社古溪小学,10月15日早晨,家长监督小组发现大量已剥壳的鹌鹑蛋被随意装在塑料袋中,散发着浓烈异味。
供餐企业日英贸易与服务有限公司事后承认,配送至学校的食品未按规定使用真空包装与保温设备。
家长们还发现厨房内多件加工工具已出现锈蚀,卫生条件令人担忧。校方随后更换了供餐单位,但家长们的忧虑并未消除。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河内其他学校。开学以来,不少家长发现,由莲英生产贸易与服务有限公司供应的蔬菜来源不明,却在重新包装后贴上“可溯源二维码”作为“洁净蔬菜”直接送入校园厨房。
![]()
广治省金顺少数民族寄宿小学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40名学生在校内用餐后送医治疗。检验报告显示,涉事红烧鸟鱼肉及学生生物样本中均检出可产生肠道毒素的蜡样芽孢杆菌。
古溪小学校长阮氏南回应称,发现异常食品是按既定计划进行的检查,校方已要求将不合格食品退回。
她表示学校董事会已与家长召开紧急会议,承诺对厨房运营负全部责任。该校共有1518名学生,其中约1400人每日在校用餐。
![]()
从近期多起事件来看,校方处理方式多局限于更换供餐单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位在河内河东区有两名子女就读的家长陈文南先生表示,必须加大对校园餐饮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并从严审核供餐单位的食品安全认证资质。他建议强化家长监督机制,安排家长轮值小组定期入校检查。
新学年伊始,河内市教育培训厅已发布关于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的紧急指示,要求各校严禁使用来源不明、过期或变质食品,严格执行“三阶段检查”制度。
校方在签订供餐合同时,必须评估供应商的食品安全管理状况。
河内教育培训厅主任陈青强表示,该部门已要求各校公开餐食菜单与食材来源,并明确校长为学生集体用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随着家长监督意识提高,如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明确各方责任,成为越南校园食品安全治理的关键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