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杨振宁先生的离世令无数人悲痛万分,这位科学巨擘走完了他长达百年的非凡人生。
在清华园那间名为“归根居”的住所外,鲜花如海,学子、学者与科研工作者络绎不绝,用无声的敬意寄托哀思。
人们纷纷追忆杨振宁在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也重新提起他那段深沉而持久的情感往事,言语之间,又回到了他的妻子杜致礼身上。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杜致礼还有一位妹妹依然健在,如今已年届八十六岁高龄。
![]()
坎坷的成长
这位妹妹名叫杜致廉,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尽管岁月流转,她现已八十六岁,但身体依旧硬朗,精神矍铄。
谈及杜致廉,便无法绕开她的家庭背景——一段交织着荣耀与磨难的人生旅程,她的经历堪称一部浓缩的时代史诗。
她出生于一个在民国时期极具影响力的军人世家。父亲杜聿明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曾担任徐州“剿总”副司令;母亲曹秀清则是陕北米脂第一位女性共产党员,思想先进,意志坚定。
她共有两位姐姐:一位是广为人知的杜致礼,另一位叫杜致义;还有三位兄长,分别是杜致仁、杜致勇和杜致严。
![]()
杜聿明出身于陕北的地主家庭,其父为清末举人,书香门第的熏陶为他日后的成长奠定了深厚基础。
他凭借自身才华考入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从此踏上军事生涯的征途。
1925年,杜聿明正式加入国民革命军,在一次关键攻城战役中身先士卒,率领部队奋勇冲锋,展现出非凡胆识。
随后参与北伐战争,屡建战功,逐渐赢得蒋介石的信任,成为其核心幕僚之一。
![]()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杜聿明指挥多场重要战役,战绩斐然,被誉为抗战名将,声名远播。
然而到了解放战争阶段,他在东北战场及徐蚌会战中接连失利,地位逐步动摇。
最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获,消息传回家中时,整个家族陷入巨大恐慌,家庭支柱轰然倒塌。
彼时杜致廉年仅十岁,尚不懂得命运即将掀起怎样的波澜,也无法预知未来将面临多少艰辛。
![]()
母亲曹秀清长期得不到丈夫音讯,正当绝望之际,蒋介石派人传达消息称杜聿明已经阵亡,并邀请她携子女前往台湾定居。
对方承诺抵达后将保障全家生活所需,并支持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曹秀清含泪带着老母和五个年幼子女,怀着不安的心情登上了飞往台湾的飞机。
后来,杜致礼与杜致仁相继赴美留学,祖母也因病去世,曹秀清只能与三个孩子挤住在台北一间狭小公寓里艰难度日。
![]()
更令人寒心的是,当初许下的承诺并未兑现,她们的生活远不如预期安稳。为了维持生计,曹秀清不得不走上街头打零工,靠微薄收入支撑家用。
与此同时,身在美国的长子杜致仁也在挣扎求生——白天上课,夜晚打工,仍难以负担学费与生活开支,最终无奈写信向母亲求助。
曹秀清深知家中无力援助,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鼓起勇气向蒋介石与宋美龄陈情,恳请看在杜聿明过往功绩上给予些许资助。
![]()
结果只收到了象征性的100美元补助,还需分两年发放,形同敷衍,毫无实质帮助。
当杜致仁终于收到一张仅值500美元的支票时,内心彻底崩溃,悲愤交加之下前往姐姐杜致礼家中寻求慰藉。
当时杜致礼已与杨振宁成婚,杨振宁得知情况后主动提出协助杜致仁寻找工作机会。
可惜尚未落实,悲剧便已发生——杜致仁选择了结束生命,留给家人无尽的遗憾与伤痛。
![]()
此后,次子杜致勇因当局所谓的“特殊关照”,被迫中断学业,被派往偏远渔港从事体力劳动;小儿子杜致严更是彻底放弃求学机会,转而开出租车贴补家用。
两位兄弟先后离世,相隔不过五年,接连打击令这个本就风雨飘摇的家庭雪上加霜。
事实上,杜聿明并未死亡。获释后,他选择留在大陆生活。曹秀清得知真相后,毅然决定追随丈夫回归故土。
![]()
1963年,经批准,曹秀清返回大陆与杜聿明团聚。而杜致廉与其他亲属则继续留在台湾,低调度日。
1981年,杜聿明因肾功能衰竭病逝,享年七十七岁。三年之后,曹秀清也随之离世,留下杜致廉独自面对人生的漫长孤寂。
时光从不为谁停留,曾经热闹的一大家人,如今只剩她一人默默守望着过往的记忆。
或许,姐姐的丈夫杨振宁,成了她在这世间为数不多的血脉牵连。
![]()
公开支持姐夫再婚,对翁帆表达感谢
杨振宁与杜致礼相识于美国,早年他曾为她辅导数学课程,两人在相处中情感渐深,最终在异国结下姻缘。
他们于1950年结婚,当时杜致礼二十一岁,杨振宁二十八岁,正是风华正茂、才子佳人的结合。
婚后,杜致礼毅然放下个人学术追求,全心投入家庭,成为丈夫最坚实的后盾。
![]()
据杨振宁回忆,杜致礼不仅是生活伴侣,更是心灵知己与事业助手。没有她的支持,他难以全身心投入科研探索。
在杜致廉的记忆中,大姐与姐夫感情深厚,即便分隔两岸,亲情始终未曾断裂。
她说,小时候一直是大姐照顾自己,读书上学都紧随姐姐的脚步。如今姐姐离去,姐夫便成了延续亲情的重要纽带。
![]()
当年杨振宁宣布再婚时,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就连杜致礼的子女也一度难以接受。
但身处台北的杜致廉却态度鲜明地公开表示支持。她坦言:“姐姐走了,姐夫太孤独了,有人陪伴是件好事。”
她还特别向翁帆致以诚挚谢意,认为这位年轻女子愿意悉心照料年迈的杨振宁,实属难能可贵。
她强调:“姐夫的幸福由他自己决定,我们作为家人理应理解。” 这句话胜过千言万语的辩解。
![]()
结语
如今,那个曾经显赫的大家庭只剩下杜致廉一人独守余生,她是杜家最后的守望者,静静生活在台湾一隅。
她与杨振宁之间的亲情从未断绝,姐夫也曾多次携夫人翁帆专程赴台探望她,留下了许多温馨合影。
对于杨振宁的辞世,这是她又一次失去至亲。隔着海峡遥望大陆,她只能默默焚香寄思,遥遥悼念这位相伴多年的亲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