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国家级都市圈”牌照,长春凭什么?

8月获国家发改委复函,近日正式出台——《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的获批,让长春成为东北第二个、全国第18个“国家级都市圈”。在沈阳都市圈获批一年后,长春的入围为东北区域发展格局再添动力。
![]()
PART 0 1

一、为什么是长春?
长春经济总量占吉林省比重超过50%,常住人口接近全省40%,首位度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高居第二,仅低于银川。但“一城独大”并未有效转化为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效应。
此次长春都市圈范围涵盖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规划面积2.9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10万,经济总量占全省67%。这一布局意图明显:不仅要继续做强长春,更要让长春带动兄弟城市一起强。
![]()
PART 0 2

二、长春都市圈的特别使命
与许多都市圈不同,长春都市圈肩负着特殊使命——以“一圈”之力扛起吉林全省发展重任。
规划设定清晰目标:到2030年,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经济总量力争达到1.35万亿元,基本建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分工协作的现代化都市圈。
![]()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东北尚未有GDP万亿城市,最接近的沈阳、大连已突破9000亿,而长春尚未达到8000亿。都市圈的建设,为长春乃至吉林提供了“换道超车”的新机遇。
PART 0 3

三、“一省一圈”时代正式到来
随着长春都市圈获批,“国家级都市圈”已增至18个。加上已板上钉钉的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全国已有三分之二的省市进入了“国家级都市圈”时代。
这一变化标志着中国区域竞争格局的根本转变:从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正式进入都市圈与都市圈之间的竞争。
![]()
对于大多数省份而言,未来真正的发展活力中心,可能就只有一个都市圈。这既是政策导向,也是人口、资源要素聚集客观规律使然。
PART 0 4

四、都市圈不是“圈地运动”
有人认为都市圈数量增多会导致含金量下降。但事实上,都市圈建设的关键不在“圈”而在于“融”——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要素自由流动。
根据《2024年中国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报告》,目前上海大都市圈是唯一的“领先型”都市圈,珠三角、首都及深圳、苏锡常等7个都市圈属于“成熟型”,而长春与多数新获批都市圈一样,仍处于“起步型”。
![]()
这意味着,拿到入场券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实现从“物理叠加”到“化学反应”的转变。
PART 0 5

五、都市圈时代的城市新定义
未来我们谈论一座城市,将越来越习惯于使用都市圈的视角。就像今天说到东京、纽约时,我们实际指的是以它们为核心的大都市圈。
![]()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对于超大特大城市而言,“城市”边界逐渐模糊,“都市圈”轮廓日益清晰。这不是城市的扩张,而是发展逻辑的重构。
随着哈尔滨、昆明、南昌等更多都市圈蓄势待发,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重塑。在这场变革中,长春都市圈的探索,将为后发地区提供宝贵经验。
![]()
![]()
获批只是起点,真正的考验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