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瓦莱里·捷杰耶夫被中国乐迷亲切称为“姐夫”,这位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无论是此前执掌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艺术总监时,还是后来同时出任莫斯科大剧院院长,都始终和上海这座城市情缘深厚。2023年,他率马林斯基剧院带来《指环》,2024年不仅携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献上超长“超值音乐会”,更牵线莫斯科大剧院让经典舞剧《斯巴达克斯》时隔20年重返上海。2025年马勒诞辰165周年之际,又敲定5天演绎9部马勒交响曲的“艺术壮举”。
![]()
阮杰远赴莫斯科和捷杰耶夫见面
跨越三年的羁绊既是艺术同心的双向奔赴,也藏着一段“用10小时等待换700分钟精彩”的幕后故事。近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阮杰和记者聊起了与捷杰耶夫洽谈演出的历程,不仅还原了多场重磅演出的落地细节,更展现了“时间管理大师”捷杰耶夫在舞台之外的另一面。
等待和收获
2024年初,为确认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剧《斯巴达克斯》的上海之行,阮杰远赴俄罗斯。数月前,捷杰耶夫被任命为莫斯科大剧院院长,谨慎起见,阮杰觉得唯有当面敲定演出事项才能放心。
约好洽谈的当晚,捷杰耶夫要在莫斯科大剧院演出歌剧《霍万辛那》。彩排连着演出,原本约定的下午2点的会面无限延迟。这部时长4个多小时的歌剧直到次日凌晨才谢完幕。而从下午2点就在化妆间等待的阮杰,此时已等了整整10个小时。
![]()
捷杰耶夫高效,因其无论排练还是演出都聚精会神(茅新麟 摄)
演出落幕后,捷杰耶夫被远道而来的好友与嘉宾围绕,两人也无法即刻展开讨论。直到25日凌晨2点,他们才终于在剧院旁酒店餐厅得以见面畅谈。多年交往,阮杰熟悉“姐夫”的作息。虽然在很多人看来,10小时的等待不可思议,但他觉得“时机刚好”。为保持清醒和最佳状态,捷杰耶夫从不在演出前吃东西,他总是习惯在演出谢幕后,才用一顿丰盛的夜宵来犒劳自己,而那段时间应该是他连轴转的一天中最轻松惬意的时刻。阮杰说:“这个时候聊合作,往往事半功倍。”两人酣畅淋漓地聊到凌晨3点,这场跨越10小时等待换来满意收获:捷杰耶夫拍板《斯巴达克斯》在上海的演出计划。阮杰回忆,“当时立刻给国内小伙伴打电话报喜,中国时间正好是早上8点,大家刚起床就收到了好消息。”
![]()
《斯巴达克斯》剧照
艺术契合度满分
10小时等待的诚意也为后续合作埋下精彩伏笔。2024年,捷杰耶夫不仅带来莫大经典舞剧《斯巴达克斯》,还指挥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献上一场长达3小时的“超值音乐会”;今年马勒诞辰165周年之际,双方又敲定堪称世界音乐史壮举的计划——5天内演绎9部马勒交响曲,演出总时长超过700分钟。方案确定前,阮杰带领团队在今年5月捷杰耶夫深圳演出期间专程赶赴,最终看着他一边思考、一边在纸上写下曲目排序,接下了这一需要超强精力与乐团掌控力的挑战。
捷杰耶夫不仅艺术造诣深厚,更兼具经营头脑与高情商。每次来中国演出,他都会把乐团日程排满以实现价值最大化,周边人也愿意与其长期合作。捷杰耶夫确实很忙,忙到2024年艺术节期间,借着同城演出机会,马林斯基剧院与莫斯科大剧院不得不把和他相关的会议放在上海,这也打破了两团在本国都“难同框”的常态。
![]()
每一次见面虽短暂但都印象深刻
私下里,艺术大师也有着烟火气的喜好。阮杰说,捷杰耶夫热爱中国美食,他既能领略本帮菜的风味,也能hold住四川火锅的麻辣,天性爱喝酒的俄罗斯人对中国白酒也是赞不绝口。之所以愿意连续三年加盟艺术节且带来一场场“独家定制”演出,源于捷杰耶夫和这座艺术之城的惺惺相惜,阮杰说:“顶尖的艺术家都爱挑战,捷杰耶夫也不例外,而上海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能接纳所有的创意和冒险,他和这座城市在艺术上的契合是无可取代的。”
原标题:《10小时等待换700分钟精彩!捷杰耶夫缘何钟情艺术节并奉上“独家定制”?》
栏目编辑:黄永顺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朱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