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1日,Meta Media超媒体之夜,暨超媒体三十二周年庆典将于上海前滩华尔道夫酒店隆重举行。正值第八届进博会与上海艺术周双盛事接档,超媒体联合首席合作伙伴揽胜品牌,与特别伙伴轩尼诗,各界城中名士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与庆贺上海艺术盛事的开启。
今年超媒体之夜将以“超未来Beyond the Future”为主题,从现代传播到超媒体,融汇跨度32年的睿识与洞见,集结超媒体集团旗下的11本杂志与多元平台之力,共襄盛举。我们愿借此机会,向各领域引领风尚的精英致以由衷的敬意——感佩他们不凡的灵感与卓越的探索,令时代的声音在喧嚣中依然清晰可辨。
![]()
![]()
上海,这座始终引领 21 世纪国际风潮的超级大都会,是我们对话的起点。时间回溯到1997年,邵忠先生受到彼时好友、艺术家陈逸飞的鼓舞,决定将成立于1993年的现代传播(今改名超媒体集团)总部搬至上海。对邵忠先生而言,此举是顺应时代大潮,如那句影响他的格言所示——“世界浪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盛典举办地,是沪上新地标前滩华尔道夫酒店,其外观如同一艘停靠在黄浦江畔的巨轮。正昭示即将到来的这个不凡夜晚,满载思想与智慧的往来者,在集结与碰撞之后,面对广阔世界,再次出发。
![]()
立足于本土文化,传播全球视野,这一超媒体集团的DNA始终未变。三十二载砥砺奋进,超媒体从“做一本杂志的公司”蜕变为“以创意为内核的超媒体生态”。始终站在艺术、时尚、媒体和科技的交叉点,通过“超文化混合体”打破媒介边界。从言志实践到时代作品,本质上是一场从“追寻现代”到“超越未来”的认知跃迁。
超媒体生态的构建离不开众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当晚,我们将揭晓“荣誉使者”奖项。作为华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奖项,它依托超媒体旗下各平台与杂志,持续致敬那些在精神、思想与美学层面引领风潮、推动社会进步的创作者与实践者。每一本杂志、每一个平台皆有其品位与态度;由它们推举出的十一位年度提名人,正代表着这个时代熠熠生辉的不同精神走向。
![]()
此次荣誉使者奖杯将由当代艺术家刘建华特别创作,由上海玻璃博物馆烧制。艺术家选用玻璃材质,凝固火焰的形态,手作肌理隐约可见。喑哑的黑旋转而上,似在等待褪去表皮涅槃重生。
这组作品最早来自刘建华于2016年为今日美术馆创作的《黑色火焰》,8000多件形态各异的单体火焰形成了巨大的场域。“日常所见的火焰多为红或黄色,而这黑色火焰,似燃似熄,”刘建华说,“它是艺术世界中的火焰。”这座形态如黑色火焰的奖杯,既象征每位荣誉使者独特的创作能量,也寓意着凝聚而来的星星之火,足以连成闪耀的星空。
![]()
盛典亦特邀艺术家谭盾以艺韵开篇,携手敦煌古乐团,带来《消失的藏经洞》音乐现场。
为了追踪遗落在世界各地的敦煌藏经洞古乐谱和古舞谱,谭盾走访了伦敦大英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等,经过十多年的对敦煌手稿逐步研究、整理、编译,终于将敦煌古谱翻译出来。2024年,“消失的藏经洞”在法国吉美博物馆演出结束后,谭盾被法国文化部授予“艺术与文学军官勋章”。吉美博物馆馆长Yannick Lintz说:“谭盾的作品体现了音乐作为一种通用语言的力量。他对融合文化的激情和对保护中国古老音乐传统的奉献,极大地丰富了全球文化。”
![]()
庆典现场,我们将有幸目睹“数字藏经洞”这一身临其境的沉浸式画卷,并亲耳聆听从远古走来的人类文明千年之音。当乐曲奏响,打开的不仅是中国音乐的神秘之门,更映照出传统的未来。让文化与艺术点亮上海前滩,扬帆起航,乘胜而来,这也是本场“超媒体之夜”庆典的愿景。
与我们一同乘胜而来的,还有本次活动首席合作伙伴揽胜品牌。历经55年风云变化,揽胜品牌作为豪华SUV的引领者,根植于无可争议的传奇积淀,以卓然现代美学定义着未来豪华的方向。
![]()
![]()
11月11日,也将是第三届超媒体艺术节(Meta Media Art Festival)在上海前滩太古里启幕之日。本届艺术节以“超越未来”(BEYOND THE FUTURE)为主题,不仅汇聚了三位国际艺术家的前沿创作,更通过公共艺术、虚拟社会、算法科技等多元议题,展开一场关于未来可能性的深度探索。
![]()
走到第三届,超媒体艺术节始终致力于将都市公共空间转化为多元文化对话的场域,激发科艺商融的灵感共振。今年,选择以“超越未来”为主题,蕴含着深刻的双重意涵——它既代表着时间维度上的突破,更是一场对“未来”概念的色彩重构。在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时代语境下,“未来”这一概念在艺术家的“画笔”下已从线性叙事演化为可交互、持续生长的动态生命体。
三位国际艺术家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共同构建了这一主题下的立体图景:英国观念艺术家利亚姆·吉利重新演绎现代社会中的“关系美学”理论,巴西数字艺术家加布里埃尔·马桑以新媒体影像关注人类与虚拟共生的未来想象,法国艺术家让·勒内将视野聚焦于城市空间与普通人群,重新定义“艺术”的未来受众。
![]()
作为本届艺术节的首发项目,英国著名观念艺术家利亚姆·吉利克的全新创作《原始山峰1号》与代表作《永续论台》将联袂展出,以独特的空间叙事重新定义“关系美学”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25日。

加布里埃尔·马桑,《抵达未来(HOW DO WE GET THERE?)》,2024, 多频道视频装置、视频表演、静态图像、3D动画、数字雕塑,13分21秒 © 加布里埃尔·马桑
作为本届超媒体艺术节的核心单元之一,巴西艺术家加布里埃尔·马桑(Gabriel Massan)将带来个展《抵达未来》(How Do We Get There?)。本次展览是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个人实体展览。展览将数字叙事、沉浸空间与社会寓言交织入同一感知场域,邀请观众重新思考“抵达”的含义。
![]()
正值上海艺术季期间,超媒体集团旗下YUANLINK与ZiWU空间,作为两处沪上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地标,也欢迎广大艺术爱好者前往探索。
![]()
2025年11月15日,艺术家邬建安的新作将以《黄金与羽毛》(Of Gold and Feathers)之名,在上海张园 YUANLINK首次亮相。展览邀请公众共赴一场探寻已知与未知,编织物、记忆、情感与想象的艺术的远行。展览由邵忠先生担任策展人,曹丹女士担任学术主持。
在为实施《秘鲁五百笔》在地艺术项目多次往返南美大陆的高原、海岸、雨林与湖泊之后,邬建安受到旅途中的际遇和灵感启发,尤其是南美“黄金国”传说,这一遍布财富与荣誉的未知之地寄予艺术家以想象。
![]()
《伟大的母神》(局部)
羽毛及着色羽毛,棉线,画布,90x120cm,2025©邬建安
邬建安模仿他钟爱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的写作逻辑,在此次展览中虚构了一个“来自一本丢失的图录”的故事。他的作品化为图录上消失的文化遗存,邀请观众共同发现与重构一个新的故事。而张园YUANLINK的百年石库门建筑空间,糅合了历史感与文化再生的特质,是展览不可或缺的精妙韵脚。
与石库门建筑带来的神秘氛围不同,在工业遗存改造后的ZiWU 誌屋空间,将于11月10日迎来一场特别的展览“NOV. 10, 2001”。
![]()
展览联合 totalab ,以近年来活跃于中国Z世代艺术赞助场域的收藏个案与实践为研究样本,通过重访作为历史临界点的“2001年11月10日”这一决定性瞬间并建立隐喻,意图切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多维肌理及其与现代性问题的辩证纠缠,同时揭示在新旧本土与全球秩序交叠下,1980与90年代出生中国艺术家迸发的混沌生命力。
回溯2001年11月10日深夜——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中国加入WTO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模式的关键转型。为解构、激活本次展览的时间锚点“2001年11月10日”,将其从静态的叙事背景转化为存续的叙事梯阵,并与展览所囊括的共计二十余件作品相呼应,totalab将特别委任常驻上海的艺术家刘任根据其致敬河原温“日期绘画”的草纸材料系列作品重写“NOV. 10, 2001”,强调展览从现象诊断到行动方案的完整闭环。
![]()
刘任 Liu Ren_昨日——2001.11.10 Yesterday—2001.11.10_2025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签署入世文件及主流纸媒的报道在实际上均集中于2001年11月11日。为主动回避公历日期固有的象征性,本次展览的中文标题特别采用了事件发生时的农历纪年——“辛巳年九月廿六”。它将突出线性史观与宏大叙事之确然性所消耗与遮蔽的个体遭遇,引发观者反思:我们是否真正走出了那一天所定义的现实,抑或仍在其衍生的震荡中寻找平衡。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