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逆袭,还是完美?数据一出,庄里人都惊了!国际庄前三季度经济增速5.9%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各位庄主好,庄里事,庄里叨,我是庄里周一叨。
在这个人人内卷,城城卷内的拼经济,刷数据的时代,一个曾经被戏称“最没存在感”的省会城市,正在悄然刷新人们的认知。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石家庄市生产总值达到6271.0亿元,同比增长5.9%,瞬间刷爆网络,也惊掉了庄里人的下巴。
![]()
这个数字,看似轻描淡写,但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5.2%,也高于河北省的5.5%:
双高创历史!
当不少城市还在经济复苏的赛道上喘息时,石家庄已经开始了“弯道超车”。
那么问题来了:石家庄,凭什么?
答案藏在轰鸣的工厂里。
走在石家庄的工业园区,你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工业脉搏——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其中装备制造业更是狂飙突进:
增长达到23.8%。
这些数字背后,是石家庄多年来培育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坚持。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先进装备制造——这些产业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从石家庄原有的产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提质版、增速版。
如果你以为石家庄还是那个“药都”,尽管确实是,毕竟石家庄的药店覆盖率堪比便利店。
据公开数据,石家庄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已经汇聚了900余家企业,占地1.2万亩,在“十四五”末主营收入有望突破:
千亿大关。
答案也写在如火如荼的工地上。
前三季度,石家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5%,像一股强劲的血液注入城市发展的动脉。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消费市场的活力——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60.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0.7%。这些数字背后,是石家庄人敢于消费、乐于升级的生活态度。
不得不说,石家庄这座城市的“体质”正在发生变化。
它不再是那个依赖传统产业的“老工业基地”,而是学会了“多条腿走路”的聪明选手。从“共享智造”推动中小企业抱团发展,到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石家庄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
转型升级之路。
这一切的成绩,离不开石家庄营商环境的深刻变革,虽说这话说起来:
我都心虚。
但一些新词汇确实代表着变革: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区域评估成果共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这些看似专业的词汇,背后是石家庄打造“不靠关系办事”、“没人也能办成事”的公平市场环境的决心。
说到这,我得轻咳一声,毕竟,置身其中的你比我更明白:
谁用谁知道。
但,不得不说,欣喜之余,我们也要看到隐忧。
石家庄的增速虽然亮眼,但经济体量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差距依然明显。
隔壁的兄弟省会郑州、济南,早在2022年的经济体量就均已逾万亿,而石家庄还在7000亿级别徘徊。
这座城市仍然面临“总量不够大”的现实挑战。正如马市首所言:“蛋糕的总量还不够大,向前跑的速度还不够快。”
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也提示我们内需动力仍有待:
进一步加强。
如何在保持增速的同时,让老百姓的钱包真正鼓起来,是石家庄需要继续解答的课题。
成人鼓不起的钱包,就像孩子鼓不起的书包,总是缺点向上的劲头!
放眼未来,石家庄有着更宏大的梦想——用五年左右时间,率先推动能源强市、交通强市、物流强市、制造强市等一批场景落地。
梦想很丰满,等你早日实现万亿的答案。
此次石家庄的“逆袭”告诉我们:一个城市的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剧本。曾经的“落后生”可以成为今天的“进步生”,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步伐。
而石家庄也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它或许不需要成为另一个郑州或济南,而是要成为一个更好的石家庄:
长成名符其实的国际庄。
从“拒河”到“拥河”,从内敛到自信,石家庄的转变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更体现在千万市民的精神面貌上。
如今的石家庄,有摇滚音乐季每周在公园、广场、商业街演出,有1000多块球类场地遍布市区,有织音1953老工业的转型的新风景,更有三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青春”、“活力”、“幸福”。
![]()
这一切的转变,正如一个石家庄网友的感慨:“以前总想着逃离这座城市,现在却为它感到自豪。”
经济发展的本质,不就是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吗?
石家庄的故事还在继续,它的答案,也不止于GDP高出的那几个百分点,还有去掉“点”后的,
那个“百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