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已有 21 个省份陆续公布 2025 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山东省近期也加入这一行列。对于今年 1 月以来办理退休的人员而言,各地将陆续启动养老金二次核算与补发工作。不少企退人员关注:由于多数企退人员初始养老金偏低,此次重算能否多补发 500 元?
![]()
从已公布数据来看,多数地区 2025 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涨幅控制在 2% 以内。以山东为例(菏泽除外),今年计发基数为 7831 元,较 2024 年的 7678 元上涨近 2%。计发基数公布后,山东将对今年 1 月以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回溯核算,补发差额部分。
养老金重算补发的原理并不复杂:以 2025 年最新计发基数代入养老金计算公式,与按 2024 年基数预发的金额对比,差额即为需补发的部分。具体公式分两类:若退休人员仅领取基础养老金,补发金额 =(2025 年计发基数 - 2024 年计发基数)×(1 + 养老保险缴费指数)÷2×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1%;若还涉及过渡性养老金,则需同步核算该部分的差额并补发。
![]()
可见,补发金额主要与个人工龄、养老保险缴费指数相关,与 “企退身份” 无直接关联 —— 不会因企退人员初始养老金偏低而获得额外照顾。我们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
假设一位山东企退人员,2025 年 1 月退休,工龄 35 年(其中视同缴费年限 6 年),养老保险缴费指数 0.8。按 2024 年基数预发时:基础养老金 = 7678×(1+0.8)÷2×35×1%=2419 元,过渡性养老金 = 7678×6×0.8×1.3%=479 元;按 2025 年基数核算时:基础养老金 = 7831×(1+0.8)÷2×35×1%=2467 元,过渡性养老金 = 7831×6×0.8×1.3%=489 元。两部分差额合计为(2467-2419)+(489-479)=59 元 / 月。若山东于 11 月启动补发,该人员可累计补发 59 元 / 月 ×11 个月 = 649 元。
对比来看,同样是 35 年工龄,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指数达到 1 以上,同等条件下其补发金额可能超过 1000 元,比上述企退人员多几百元。
![]()
综上,包括山东在内的 21 省已启动 2025 年养老金重算补发,但补发金额仅与个人缴费年限、缴费指数挂钩,无 “身份倾斜” 政策。企退人员若想单纯依靠 “身份特殊” 或 “初始养老金低” 多补发 500 元,这一期待并不现实。当然,部分企退人员若工龄较长(如 40 年以上)、缴费指数较高(如 1.0 及以上),其补发金额可能超过 500 元,但这属于基于个人缴费情况的合理权益,并非政策额外照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