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长河
8月28日,曾见证帝王巡行、英雄诞生,也记录贸易启航与自由抗争。这些跨越千年的事件,如何串联起人类文明的脉络?又能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什么启发?
一、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
![]()
秦始皇雕像
时间:公元前210年8月28日
事件:秦始皇嬴政在三十七年(前210年)亥正十月癸丑日开启最后一次出巡,左丞相李斯与少子胡亥随行。此次出巡途经云梦、会稽等地,旨在震慑东方、巩固统治,却因嬴政病逝于沙丘,引发胡亥、李斯篡改遗诏,加速秦朝灭亡。
评论:这场巡行本是帝国集权的彰显,却成了王朝崩塌的伏笔。它像一面镜子:再强大的权力若缺乏制度约束,终会被人性的贪婪吞噬。这提醒我们,任何时代,“权力制衡”与“民心所向”,都是长治久安的关键。
二、刘秀任命吴汉为大司马
![]()
刘秀雕像
时间:25年8月28日
事件: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称帝后不久,任命吴汉为大司马。吴汉出身寒微却骁勇善战,此前助刘秀平定河北、击败王郎,是“云台二十八将”核心成员。担任大司马后,他主持军务,先后剿灭刘永、公孙述等割据势力,为东汉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评论:刘秀用人不拘出身,吴汉用战绩证明“英雄不问出处”。这对今天仍有启示:选拔人才应看重能力而非背景,而个人的逆袭,也永远离不开“敢打敢拼”的实干精神——时代从不辜负有准备的人。
三、唐玄宗西逃至成都
![]()
唐玄宗与杨贵妃雕像
时间:756年8月28日
事件: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携杨贵妃、杨国忠等西逃,至德元载七月庚辰(756年8月28日)抵达成都,随行官员与六军仅余1300人。这场逃亡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此前“开元盛世”的繁华,在战乱中化为泡影。
评论:从“万国来朝”到仓皇西逃,唐朝的转折警示我们:盛世之下更需居安思危。唐玄宗后期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终让危机爆发。这像一记警钟:个人或国家的成功,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持续精进”的起点。
四、郑成功诞生
![]()
郑成功雕像
时间:1624年8月28日
事件: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生于日本平户,福建南安人。他早年随父郑芝龙抗清,后率军横渡海峡,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成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象征。其“开辟荆榛逐荷夷”的壮举,至今仍被传颂。
评论:郑成功的一生,是“家国情怀”的最好诠释。面对外侮与内乱,他选择以武力守护疆土,用行动证明“民族尊严不容侵犯”。这启示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永远是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五、歌德诞生
![]()
歌德雕像
时间:1749年8月28日
事件: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歌德生于法兰克福。他一生创作《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经典,涵盖诗歌、戏剧、哲学等领域,是启蒙运动后期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其作品对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影响深远。
评论:歌德用一支笔,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的文学世界。他的创作告诉我们:艺术不仅是美的表达,更是对人性、对时代的深度思考。今天,我们仍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力量——真正的经典,永远能跨越时空,与读者对话。
六、“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
![]()
广州黄埔港
时间:1784年8月28日
事件: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从纽约启航,历经半年航行,于8月28日抵达广州黄埔港,开启中美贸易先河。船上装载西洋参、毛皮等货物,换取中国茶叶、瓷器,此次贸易为两国后续经济往来奠定基础。
评论:“中国皇后”号的航程,是中美文明交流的“第一缕曙光”。它证明: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通过平等贸易能实现共赢。这对今天仍有意义:开放合作永远比封闭对抗更能推动发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七、英国禁止大英帝国内奴隶制
![]()
英国议会大厦
时间:1833年8月28日
事件:英国议会通过法案,禁止在整个大英帝国内实行奴隶制,标志着持续数百年的大西洋奴隶贸易在英国殖民体系内终结。该法案虽未完全消除奴隶制度残余,却推动了全球废奴运动发展,成为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重要里程碑。
评论:禁止奴隶制的法案,是人类文明对“人权”的一次重要觉醒。它告诉我们:任何基于种族、肤色的压迫,终会被正义的力量推翻。今天,“人人平等”已成为共识,但守护这份正义,仍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文明的进步,从不会自动发生。
八、《罗恩格林》魏玛首演
![]()
瓦格纳
时间:1850年8月28日
事件: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作的歌剧《罗恩格林》,在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指挥下于魏玛首演。这部歌剧以“天鹅骑士”的传说为蓝本,融合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其“婚礼进行曲”至今仍是全球婚礼常用乐曲,成为音乐史上的经典。
评论:《罗恩格林》的首演,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次精彩绽放。瓦格纳用音乐讲述故事,李斯特用指挥赋予作品灵魂,两人的合作证明:艺术的成功离不开创作者的才华,更离不开志同道合者的支持。这启示我们:合作能让创意碰撞出更美的火花。
九、云南陆军讲武堂成立
![]()
云南陆军讲武堂
时间:1909年8月28日
事件:云南陆军讲武堂在昆明成立,是清末民初重要的军事院校,培养了朱德、叶剑英等军事人才。学堂采用西方军事教育模式,教授战术、兵器等课程,为中国近代军事现代化和反清革命运动输送大量力量。
评论: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成立,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缩影”。它证明: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军事人才的培养,而教育是推动变革的重要力量。今天,我们仍能从它的历史中看到:只有不断学习先进、革新自我,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十、和平宫在海牙落成
![]()
和平宫
时间:1913年8月28日
事件:由美国实业家卡内基捐赠的“和平宫”在荷兰海牙落成,成为国际法院(前身是常设国际法院)所在地。和平宫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其建筑风格融合各国元素,象征全球对和平的共同追求。
评论:和平宫的落成,是人类对“避免战争、守护和平”的美好愿望。尽管百年间世界仍有冲突,但和平宫的存在始终提醒我们:战争带来的只有毁灭,和平才是人类共同的福祉。今天,守护和平,仍是每个国家、每个公民的责任。
从秦始皇巡行到和平宫落成,8月28日的故事写满文明的起承转合。这些历史瞬间,其实都在告诉我们: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勇气、智慧与坚守。那么,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篇章?
#记录我的2025##上头条 聊热点##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