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那些事儿连载58,点击此处查看上篇。
话说杨洄陪玄宗去温泉宫游玩,沿途凑趣,推荐了一个美人。玄宗便让高力士去召。
这位美人是谁呢?原来是寿王李瑁的妃子杨氏。
杨氏小名叫玉环,是弘农华阴人,后来搬家到蒲州永乐县的独头村。她父亲叫杨玄琰,曾经当过蜀州司户。
杨玉环在父亲任职的地方出生,小时候就死了父亲,寄养在河南府士曹、叔父杨玄珪家里。
开元二十二年十一月,杨玉环就嫁给寿王李瑁做妃子。按名分来说,她明明是玄宗的儿媳妇。
高力士到了寿王府,传达圣旨要召见杨妃。
寿王李瑁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父命难违,只好叫出妻子,让她跟着高力士去拜见父皇。
杨妃心里却是猜到了七八分,半是忧愁半是欢喜——忧愁的是要和丈夫悲惨分离,欢喜的是能见到皇帝。当下和寿王告别,坐车到了温泉宫。
玄宗正等得心急,正好高力士回来复命,就传令让杨妃进来见面。
杨妃迈着小步,轻盈地走到座前,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自称“臣妾杨氏拜见皇上”。
玄宗让她平身,命令宫女把妃子扶起来。
这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宫里烛光摇曳映着红纱,台阶下月光照耀着美景,玄宗在灯光月光下仔细打量杨妃,只见她肌肤丰腴艳丽,身材匀称,眉毛不用描画就黑,头发不用染就乌黑,脸颊不施胭脂自然红润,嘴唇不涂口红自然朱红,果然是倾国倾城的美貌,真是惊为天人。
玄宗马上设宴为她接风,让她在旁边陪侍。
杨妃不敢违抗,谢恩后坐在右侧。
玄宗委婉地问起杨妃有什么才艺,杨妃回答说略懂音律,玄宗就让高力士取来玉笛,命杨妃吹奏。
清亮的笛声悠扬婉转,韵律铿锵动听,让人觉得之前梅妃吹的还不如她熟练。
玄宗打着节拍称赞,还亲自写下《霓裳羽衣曲》,教她谱成新曲。
这首曲子是玄宗登女儿山时,遥望神仙居住的地方,心有所感而创作的。杨妃看过曲子后,立刻就按照曲调唱出来,字字清晰,声声婉转,把玄宗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亲自斟了三杯美酒赐给杨妃。
杨妃一杯接一杯地喝干,脸上越发显得像桃花一样娇艳迷人。
玄宗又亲自赐给她金钗和镶嵌珠宝的盒子作为定情信物,杨妃害羞地收下。
宴会结束后,两人趁着酒兴,手拉手走进内室,完成了鱼水之欢的艳事。
杨妃身体柔软得像没有骨头,玄宗原本就已经神魂颠倒,而女人家也讲究势利,杨妃竟然不顾什么名分,公公和儿媳同床共枕,做了一夜美梦。
这一夜欢会,一直睡到第二天太阳高高升起才起床。
杨妃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玄宗拿出金步摇——这是国库里的珍贵宝物,亲自给她插在发髻上,极力表示恩宠;一面嘱咐杨妃自己写一道奏表,请求出家当女道士,赐道号“太真”,然后跟着玄宗回到皇宫,住在南宫里,就把南宫称为太真宫。表面上是修道,实际上是纵情享乐。
随后玄宗另外册封左卫郎将韦昭训的女儿,做寿王李瑁的王妃。寿王李瑁也无可奈何。
杨妃生性聪明,很会揣摩玄宗的心意,玄宗于是更加宠爱她,待遇和当年的武惠妃一样。
玄宗曾经对宫女说:“我得到杨妃,就像得到了最珍贵的宝物,这是我生平最痛快的事。”还特地创作了一首新曲子,名叫《得宝子》。
梅妃见玄宗新得了宠妃,心里很不舒服。
天下有两个美人在一起,很难不争宠,况且杨妃以儿媳的身份伺候公公,本来就是为了争宠,连丈夫都可以不顾,怎会容忍梅妃?
于是你嘲笑梅妃太瘦,我讥讽杨妃太胖,起初还只是相貌上的互相挑剔,后来竟然互相说坏话,甚至走路都要避开对方。
毕竟梅妃性情柔和,杨妃狡猾机灵,两人互相争宠,结果梅妃输给了杨妃。杨妃被册封为贵妃,梅妃却被迁到上阳东宫去了。
玄宗起初还担心大臣们会上书反对,后来见宰相李林甫以下的所有官员,都像仪仗队里的马一样,闭口不敢说话,于是就加封杨妃为贵妃。册封的仪式和册封皇后相同。
册封贵妃那天,追赠杨妃的父亲杨玄琰为兵部尚书,母亲李氏为陇西郡夫人,叔父杨玄珪升为光禄卿,堂兄杨铦破格提拔为殿中少监,堂弟杨锜为驸马都尉,娶了玄宗的女儿太华公主。
太华公主是武惠妃生的,母亲一直很得宠,所以公主出嫁时,陪嫁的财物极多,赐的宅第和皇宫相连。
还有一个远房堂兄杨钊,本来是张易之的儿子,张易之被处死后,妻子就改嫁到杨家,杨钊跟着母亲过去,就成了杨家的孩子。等到长大后,不学无术,被族里的人看不起。杨钊于是去蜀地参军,得了个新都尉的官职。
杨玄琰在蜀地病死后,杨钊借就近照顾的名义,暗中竟然和杨玄琰的二女儿私通。
杨玄琰有四个女儿,长女嫁给了崔家,次女嫁给了裴家,三女嫁给了柳家,杨玉环是最小的,姐妹几个都长得漂亮,只有二女儿守了寡,所以和杨钊私通。
自从杨玉环突然得宠,想念三个姐姐,就请示玄宗把她们接到京城,每人都赐了宅第。
只有杨钊和杨玉环血缘关系比较远,而且杨钊是张氏前夫张易之所生,本来就不是杨家血脉,所以暂时没有提拔他。
杨钊任职期满后,穷得回不了家,全靠剑南采访支使鲜于仲通经常资助他,并向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那里为他说好话。
章仇兼琼正担心李林甫在朝中专权,自己的官位难保,想在内廷结交杨氏家族,作为靠山。正好鲜于仲通把杨钊推荐给他,就任命杨钊为推官,让他押送春天的贡品去长安,并给了他很多蜀地特产,作为路费。
杨钊喜出望外,日夜兼程赶到长安,把带来的蜀地特产分送给各位妹妹,说是章仇公赠送的。到了杨玄琰的二女儿家,送的礼物更丰厚,顺便就在那里住下,重续旧情。
杨家姐妹们于是都在玄宗面前称赞章仇兼琼,并为杨钊说好话。
玄宗召见杨钊,见他仪表堂堂,说话敏捷,回答问题时很合心意,就让他在太子宫中当差,可以进出皇宫。后来又改任金吾兵曹参军。
章仇兼琼随即被召入朝,任命为户部尚书。
章仇兼琼掌管户部后,凡是杨氏家族要钱要物,没有不立刻照办的,就连各地进贡的器物服饰和珍宝玩物,都先送到贵妃那里,让她先挑选。
岭南经略使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为进献的东西精美,博得贵妃欢心。玄宗就给张九章加封三品官,王翼做了户部侍郎。
有一天,玄宗到翠华西阁,偶然看见梅树枝叶枯萎,不禁想起梅妃,就让高力士备好马,去上阳宫宣召梅妃。
梅妃骑马跟着来了,到了阁前下马拜见玄宗。玄宗见她面容清瘦,腰身也细了,早就动了怜香惜玉的念头,等梅妃下拜时,连忙亲自扶住,想对她说些温柔的话,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还是梅妃先开口说:“贱妾有罪,以为会被永远抛弃,没想到今天又能见到皇上。”
玄宗这才说:“我从来没有不惦记你。只是爱卿近来好像消瘦了些。”
梅妃含泪说:“好时光一去不返,怎么能不瘦呢?”
玄宗说:“虽然瘦了,却越发显得清秀雅致了。”
梅妃却话里带着醋意地说:“只怕还是胖点的好呢。”
玄宗微笑着说:“各有各的好。”随即让宫女摆酒,和梅妃一起喝。
两人追忆旧情,不知不觉天就黑了。喝到酒意正浓,又吃了点东西,就和梅妃同房,重续夫妻之情。
俗话说得好:“寂寞的夜晚显得漫长,欢乐的时光总觉得短暂”,何况两人分开已经快一年,这次破镜重圆,更是觉得情意绵绵,比从前加倍恩爱。低声细语直到快天亮,才各自睡着。
正在熟睡的时候,忽然听见门环响声,惊醒了睡梦,玄宗生气地问:“什么人敢来胡闹?”
话还没说完,外面已有娇滴滴的声音回答:“天早就亮了,皇上为什么还不上朝?”
玄宗听出是杨妃的声音,不由得转怒为惊,急忙披上衣服起来。见梅妃也醒了,忙替她披上外衣,连外衣都来不及穿好就把她抱进衣幕里藏起来。然后开了阁门,让贵妃进来。
贵妃走进来,见玄宗坐在床上,就气冲冲地质问:“陛下恋着什么人,到现在还不上朝?”
玄宗说:“我……我有点不舒服,不能上朝,所以在这里静睡养神。”
贵妃冷笑道:“陛下何必骗我,妾知道陛下爱恋梅精,所以太阳这么高了还不起床。”
玄宗说:“她……她要是被我宠爱,何至于被冷落在楼东。”
贵妃说:“藕断丝连,人之常情,如果陛下没有和她同床,请今天就把她召来,和妾一起去洗温泉。”
玄宗说:“她早就被我抛弃了,怎么会再召见她?”
贵妃又说:“这有什么关系!快让太监把她传来。”玄宗只是看着左右侍从,无话可答。
贵妃往床下一看,见有一双女鞋,更加生气,便指着鞋问玄宗:“这是什么东西?”
玄宗一看,也慌了神,身子一动,又从怀里掉下一朵翡翠头花,被贵妃拾起来,拿给玄宗看:“这又是什么东西?”
玄宗更没法回答,不由得脸红起来。
贵妃竖起眉毛,提高嗓音说:“女鞋和头花,明明是女人的东西,不知道陛下是怎么快活的,连上朝都忘了?妾料想满朝大臣,等了这么久上朝,直到太阳高高升起,还不见陛下出来,一定认为是妾迷惑了陛下,这个罪名妾可担当不起。”
提出这样光明正大的理由来要挟玄宗,这话要不是出于嫉妒,简直就像是周朝贤德的姜后了。
玄宗没办法辩解,索性转身又躺下,闭着眼睛不说话。
贵妃催逼得更急了,玄宗也生气说:“今天我有病,不能上朝,难道你没听见吗?”
这几句话更激起贵妃的怒气,索性把手里的翡翠头花扔给玄宗,转身出阁去了。
玄宗见贵妃走了,又想叫出梅妃,再续情意,不料连叫几声没人答应,起身到衣幕里一看,已经空无一人。慌忙问左右侍从,左右侍从也都茫然不知。
正在着急的时候,忽然有个小太监进来,报告说已经把梅妃送回去了。
玄宗问:“谁让你送去的?”
小太监说:“杨娘娘在这里争吵,奴婢怕万岁为难,所以从阁后凿穿墙壁,悄悄地把梅娘娘送回去了。”
玄宗竟然大怒说:“我没让你送去,你为什么擅自做主?”说到这里,竟拔出墙上的宝剑,把小太监砍死了。随后穿戴好上朝的礼服,出去上朝。
恰巧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入朝报告胜利的消息,玄宗慰劳了几句。其他没什么事,就退朝了。
玄宗回宫后,又去杨贵妃宫中,贵妃竟然不出来迎接,直到玄宗走进来,才起身行礼,而且冷冰冰地说:“陛下为什么不去上阳宫?”
玄宗不等她说完,就打断说:“你别再提这事了!”
贵妃撒娇说:“妾情愿退出宫外,让梅精在这里专宠,免得被大臣们说闲话。”
玄宗又再三劝慰,哪知贵妃越说越来劲,连哭带说,闹个没完,这下触怒了玄宗,竟把贵妃赶出宫,让高力士送回她堂兄杨铦的宅子里。
杨铦刚退朝回家,突然听说贵妃被送回来了,大吃一惊,只好迎接贵妃和高力士进屋,问明原因。
高力士大致说了一下,杨铦皱着眉头说:“妹子生性娇气任性,现在遭到贬斥,以后可怎么办?”
高力士微笑着说:“离合本是人生常事,只要有人出力,自然能挽回圣心。”
杨铦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就请他帮忙周旋,再三哀求,几乎要跪下去了,高力士连忙答应说:“我看皇上很宠爱贵妃,此刻不过是一时生气,让我送回来,过一两天,心回意转,由我从中说情,保证让你们破镜重圆,请不必担心!”
杨铦高兴地说:“全靠您了!全靠您了!”等高力士走后,心里还是觉得不安。
杨锜、杨钊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出一身冷汗,前来打听情况。等杨铦告诉他们经过,大家都想埋怨贵妃,偏偏贵妃已经哭得像个泪人,不便再说什么埋怨的话,只好大家一起相对哭泣。
连贵妃的三个姐姐,也一齐赶来,见大家都很惊慌,也来不及细问,就扑簌簌地掉下眼泪。
大家怕惹祸,聚在一起哭,哪有心情吃饭?午饭时各自胡乱吃了一碗半碗,贵妃更是一粒米都没沾,就撤了席。
等到太阳偏西,忽然由太监送来御膳,还有衣物米面一百多车,说是皇上特地赏赐的。
杨铦拜谢收下后,太监悄悄对他说:“这是高公公求情,才有这些赏赐。”
杨铦非常感激,送走太监后,就进去告诉大家,大家料想玄宗还没有忘情,心里稍微宽慰了些。
到了晚饭时间,大家围坐一桌,气氛已经和午席大不相同,有说有笑地喝酒。贵妃也喝了几杯,到一更天后,大家才各自散去。
这一夜,杨贵妃那是又后悔又怨恨,无心安睡。而那玄宗闷坐在宫里,比贵妃还要懊恼,举止失常,吃喝无味。太监们在旁边伺候,并没有出错,可偏偏什么事都不合他的意,动不动就挨鞭子。到了深夜,还是东骂西骂,叫喊不停。
高力士已经用言语试探过,见玄宗答应给特别赏赐,早就看透了玄宗的心思。等到更鼓频敲,鸡都叫了,玄宗还不想睡觉。高力士侍立在旁边,趁机请求召贵妃回宫。玄宗就令高力士打开安兴坊,经过太华公主家,用轻车去接贵妃回宫。
贵妃本来就在盼望,杨铦更是心里欢喜,当下拜谢高力士,嘱咐贵妃整理好妆扮跟着去。
这时天已经亮了,高力士带贵妃进内殿,玄宗正眼巴巴地等着,一见贵妃进来,正像一天不见,如隔三秋,心里非常高兴。
贵妃行礼下拜,哭着认错,玄宗也承认自己不对,扶她进宫。午后就召来梨园弟子,一起演戏,并传贵妃的三个姐姐,都来陪坐。
玄宗称呼三姐妹为姨,仔细打量,觉得都和贵妃差不多漂亮。二姨不擦脂粉,自然美丽,更显得出众。
演戏到晚上才停止,留三姐妹在宫里赐宴。玄宗坐在上座,三姐妹和贵妃,分坐两旁。五人开怀畅饮,酒过几巡,都有些放肆起来。
玄宗目不转睛地看着二姨,二姨也眼含秋波,故意卖弄风骚,而且说话随便,言语近乎调笑。
玄宗恨不得把她抱在怀里,亲热一番,只因为坐着好几个人,勉强忍住。
好不容易喝到深夜,三姐妹才拜谢离去。玄宗带着贵妃就寝,这天晚上的恩爱,比从前加倍。
第二天就下诏,封大姨为韩国夫人,二姨为虢国夫人,三姨为秦国夫人。并传旨她们可以自由出入宫廷。
杨铦和杨锜也日益受到优待,当时人们称他们为“五杨”。
五杨的宅第里,各地送礼的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官吏们有什么请求,只要得到五杨的引荐,没有不如愿的。
五家的宅第并排建在宣阳里中,府门大开,规模豪华得可以和皇宫相比。每建一座厅堂,花费动不动就上亿钱。
杨钊善于揣摩玄宗的心意,入朝担任判度支,一年兼任十五个使职,越来越受宠信。而且多次报告国库充足,古今少有。
玄宗带领群臣去参观,果然财物堆积如山,就赐给杨钊紫衣和金鱼袋。
杨钊又请求为张易之兄弟平反昭雪,玄宗下诏说:“张易之兄弟,当年迎接庐陵王有功,应该恢复官爵,子孙继承封爵。”
杨钊又因为图谶上有“金刀”二字,请求改名,玄宗就赐他名“国忠”,并加授御史大夫,兼任京兆尹,富贵程度和杨铦、杨锜相当。
自此,五杨中又加进一杨。
再说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自从调任陇右后,多次打败吐蕃将领莽布支的军队,先后斩杀和俘虏了好几万人,所以到京城来报捷。
皇甫惟明入朝拜见了好几次,秘密弹劾李林甫滥用权力、贻误国家,应该马上罢免。哪知玄宗正信任李林甫,不管什么弹劾,全然不信。
太监高力士也曾经劝玄宗限制李林甫的权力,结果自己差点遭到重罚,还是高力士磕头认罪,才得到赦免,何况像皇甫惟明这样关系疏远的大臣呢?
这时牛仙客已经死了,刑部尚书李适之,升任左相,兼任兵部尚书,驸马张洎,是张说的次子,娶了玄宗的女儿宁亲公主,入朝担任兵部侍郎。
李林甫因为这两个人的升官不是自己推荐的,心里很忌妒。这两人自以为得到皇帝的赏识,也不愿巴结李林甫,时间长了产生矛盾,几乎成了仇敌。
李林甫指使人揭发兵部选拔官员时的舞弊案件,逮捕了六十多人,命令法曹吉温、罗希奭等人,严刑逼供做成冤案,全部处以重刑,当时人们称之为“罗钳吉网”,没有一个人能幸免。
李适之经过这个案件,脸上很没光彩,越发和李林甫不和。
租庸转运使韦坚,升任刑部尚书,御史中丞杨慎矜,兼任租庸转运使。韦坚是李适之的同党,杨慎矜则是李林甫的同党。
皇甫惟明本来是太子旧友,当然和韦坚有来往,李林甫就借此设下阴谋,暗中嘱咐杨慎矜上书告发变乱,竟说皇甫惟明和韦坚,阴谋立太子为帝。
玄宗信以为真,立即命令李林甫派人审问。李林甫仍然派杨慎矜等人担任审问官。于是,杨慎矜把假的当成真的,胡乱定罪,还算玄宗顾及太子,不想公开他们的罪状,只把韦坚贬为缙云太守,皇甫惟明贬为播州太守,亲友党羽受牵连的,约有几十人。
太子因为韦坚是太子妃的哥哥,不免惊慌恐惧,上表请求和太子妃离婚。玄宗搁置不提,太子妃才得以保全。
李适之虽然没有被牵连,但自知宰相位置难保,赶紧上书辞职。玄宗下诏免去李适之的宰相职务,改任太子少保,不再让他参与朝政。
不久,将作少匠韦兰,兵部员外郎韦芝,都替哥哥韦坚诉冤。李林甫报告玄宗,激起玄宗的怒气,竟把韦兰、韦芝两人贬到岭南,再把韦坚贬为江夏别驾,不久又流放到临封。
李适之也因同党关系被贬到宜春当太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左骁卫兵曹柳勣,诬告赞善大夫杜有邻,妄称得到预言吉凶的图谶,勾结太子,指责皇帝。
于是权相李林甫,又奉玄宗的诏令,指派京兆法曹吉温,来审问这个案件。
柳勣是杜有邻的女婿,杜有邻的大女儿嫁给柳勣,二女儿是太子的良娣。
柳勣性情粗疏狂放,喜欢结交名士,曾和淄川太守裴敦复关系很好,裴敦复又把他推荐给北海太守李邕,李邕就和他交了朋友。
柳勣靠着岳父的关系当上赞善大夫,于是进京探亲。
杜有邻一向讨厌柳勣狂妄荒诞,对他很冷淡,以致柳勣怀恨在心,无缘无故地诬告。
吉温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索性把岳父和女婿两人,一起定罪,在狱中用棍棒打死,妻子儿女流放远方。
太子也把良娣赶出东宫,贬为平民。
李林甫继续牵连迫害,又派罗希奭去查办李邕和裴敦复。罗希奭不分青红皂白,擅自动用酷刑,把两人先后用棍棒打死。并派人秘密报告李林甫,说已经解决了李邕和裴敦复。
李林甫更加凶狠,当即奏请玄宗分别派遣御史,赐皇甫惟明、韦坚等人自杀,并令罗希奭顺路去宜春,查办李适之。
李适之料到自己难免一死,服毒自杀。
连玄宗的老臣王琚,因为曾和李邕有交往,也平白无故地受到牵连,从邺郡太守任上,被贬为江华司马,活活被罗希奭逼死。
李林甫又怕王忠嗣入朝当宰相,再设法陷害,先说他阻挠军事计划,接着又说他秘密策划起兵,想拥立太子。
昏愦糊涂的唐玄宗,竟把王忠嗣召回京城,命令三法司审讯。
王忠嗣的部将哥舒翰,跟着来到京城,上殿喊冤,情愿用自己的官爵,赎回王忠嗣的罪。
玄宗还不肯相信,想退朝回宫,急得哥舒翰连忙磕头,声泪俱下。
玄宗也被他感动醒悟,于是诏令三法司说:“我儿子一直住在深宫,怎么能和外人通谋?这一定是流言蜚语诬陷,我怎么能轻易相信呢?”
三法司又上奏说:“带兵进京篡位,或许是谣言,但阻挠军心,确有实据,仍请依法定罪。”
玄宗最终还是被他们迷惑,把王忠嗣贬为汉阳太守。
最奇怪的是杨慎矜,靠着依附李林甫,害死韦坚等人,得以转任户部侍郎,后来却渐渐被李林甫嫉妒,竟唆使中丞王鉷秘密上了一道奏章,说:“杨慎矜是隋炀帝的后代,和术士史敬忠交往,妄谈预言吉凶的图谶,阴谋恢复祖业。”
把一个谋反的大罪名,加在杨慎矜身上,不怕杨慎矜不死,结果就是兄弟一同治罪,妻子儿女长期流放。
杨慎矜自作自受,本来不值得可惜,但小人之间最终也会因利害冲突而互相残杀,更让人感慨叹息。
玄宗却还把李林甫当作大忠臣,而且把天下的赋税收入,都赏赐给他。
李林甫越发专横放肆,在内廷引荐杨国忠,在朝外提拔安禄山,定要把大唐江山,断送在这两个人手里。
要想知道李林甫为什么引荐这两个人,且听下回说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