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稀土壁垒”无法冲破,欧盟连忙找到中国召开紧急会议,期望中方能够在稀土一事上高抬贵手。然而会议尚未开始,欧盟内部就嚷嚷着要动用“核选项”来反制中国。据外媒路透社发布的消息,欧盟委员会贸易与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已于本月21号同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通电话。谢夫乔维奇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王部长已接受他的邀请,预计会在数日后造访布鲁塞尔,双方将就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寻求紧急解决方案。紧接着,谢夫乔维奇就开始当众“叫屈”,坚称“欧方无意升级事态”,并反指“中方措施不合理且有害”。
很明显,已经认定自己是“池鱼”的欧盟,正试图让中国在稀土出口管制这件事上给自己一个“交代”。然而,在“管制”这件事上,欧盟可从来就不是什么白莲花,自从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掀起对华贸易战,并且在整个西方世界打出“遏制中国”的旗号后,欧盟恰恰是最积极逢迎美国的势力。时至今日,中国科技企业、中国汽车企业在欧洲仍然面临着系统性的不公正对待。就在中欧经贸高层通完电话的两天后,欧盟就已经露出自己最真实的嘴脸。
![]()
据美媒彭博社发布的消息,德法波三国将在本月23号举行领导人峰会上,提议对中国实施的贸易措施作出回应。根据消息人士的透露,法国的主张是“考虑所有对华报复选项”,德国的态度虽然尚不明确,但同样支持“对华贸易强硬”,甚至愿意讨论动用2023年通过的《反胁迫工具法案》,波兰则提议在峰会结论中增加关于所谓“中国有害经济行动”的内容。除此之外,路透社还披露有19个欧盟成员国的领导人,用联合致信的方式敦促欧洲理事会,启动新一轮关于审查、削减以及限制立法的行动,从而在法律层面提高欧盟经济竞争力。
据悉,这封联名信是由欧盟“经济三驾马车”的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领导人带头签署,致力于对目前欧盟所有法规进行审查和简化。看得出来,无论是中国收紧稀土出口,还是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都让欧盟产生了危机感,然而这些举措真的能够帮助欧盟摆脱困境吗?首先,欧盟想要用《反胁迫工具法案》来回应中方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其实是严重不对等的。
![]()
该法案在2023年通过之后,就被欧盟视为在经贸领域的“核武器”,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更是将这份法案称之为“一把真枪”,然而真枪就存在着“走火”的可能性,且大概率击中的是自己。该法案的初衷是“阻止第三国通过影响贸易和投资的方式对欧盟成员国进行胁迫”。其具体应对措施包括:提高进口关税、吊销进出口许可证、限制参与欧盟公开招标、限制贸易和服务、削弱特定领域知识产权、限制外国直接投资等十几种工具。
单从这些举措可以看出,欧盟已将自己能够在贸易领域想到的各种手段都塞了进去。但问题在于,这份被欧盟自诩为“核武器”的反贸易胁迫法案,从未真正解释过何为“胁迫”。这意味着所谓的“反胁迫”法案极容易在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下转变成为“真胁迫”。更重要的是,该法案提到的某些措施,例如限制参与欧盟公开招标、提高进口关税,限制外国直接投资等,过去几年正被欧盟以零敲碎打的方式对付中国。
换句话说,这枚“核武器”早就被欧盟拿出来了,只不过从来没有系统性的用在中国身上。原因很简单,欧盟意识到就算是用单个工具来遏制中国,自己也同样不好过,甚至会承受更多损失,例如还处在僵持状态下的中欧电动车关税纷争。其次,用《反胁迫法案》作为稀土出口管制的谈判筹码,本身就说明欧盟已经是“无牌可打”。但中国不同,若欧盟铁了心要用这种极其不对等的方式同中国打交道,那我们就可以用“对等”的方式迎头痛击,用更多的组合拳去拆解该法案带来的影响。况且,欧盟手中有没有工具是一回事,敢不敢用是另外一回事。
今年4月,特朗普公然威胁对欧洲加征关税,当时曾有多个欧盟成员国叫嚷着动用这枚“核武器”,但结果还是不了了之。这还是建立在美国在服贸领域长期对欧洲保持顺差的情况下,明明捏着美国的“软肋”却不敢用,足可见欧盟的色厉内荏。
![]()
事实上,这一轮中美经贸博弈就已经充分体现出,我们完全有能力复刻西方的某些做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欧盟眼中的“核武器”,带给自身的损害将超过中国。需要指出的是,如今欧盟正公开讨论在法律层面,要求在欧中企用包括强制技术转让、使用一定比例的欧盟商品和劳动力、在欧盟境内实现产品增值,乃至于强制成立合资企业的方式增强自身竞争力,特别是在荷兰政府非法接管中企海外核心资产的背景下,中国有必要用“重拳”给欧盟立规矩,让中欧经贸关系尽快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