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读者朋友问,食用新会陈皮的“正确”办法。老李对此也请教了多位陈皮行家、茶艺师、中医甚至烹饪厨师等专业人士,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其中,一位新会老中医分享的观点就非常直观:“陈皮可以泡水,可以煮茶,可以泡酒,也可以提取等等,但在日常家庭食用中,我们把陈皮当做一味中药使用,那必须是‘煮’。最容易理解的一点就是,我们很少用开水‘泡中药’的,对吧?”根据老中医的说法,我们日常如何煮中药,就如何煮陈皮(老李个人也比较赞同此办法)。
根据老李的非正式统计,新会陈皮的食用方法之多,应用之广泛,几乎覆盖了生活中的各领域。作为“和药”之首,新会陈皮的“和”字足以说明其百搭的特性。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吃”大家都有自己办法,但我们“吃”的又是新会陈皮的那些有效成分呢?是不是通过久煮,就可以100%吃透新会陈皮的功效呢?带着问题,老李查阅多篇学术论文后,总结为下文,供大家学习。
![]()
新会陈皮“横切面”中的油室
一、新会陈皮中的有效成分都有哪些?
新会陈皮中主要物质有四大类。
1、挥发油:新会陈皮香气与药效的核心(陈化时间越长,挥发油转化程度越深,但不会增多)
新皮挥发油含量较高(2%-4%),但随着陈化时间延长,低沸点成分(如 D - 柠檬烯)逐渐减少,高沸点成分(如醇类、酮类)比例上升,香气从果香转向药香。
青皮(未成熟果)挥发油含量最高(3%-4%),大红皮(成熟果)次之(2%-3%),二红皮(半熟果)介于两者之间。
单萜烯类:D - 柠檬烯(40%-70%)是含量最高的成分,赋予陈皮清新果香;β- 月桂烯(5%-15%)、γ- 松油烯(3%-8%)等则构成香气的层次感。
倍半萜烯类:石竹烯(2%-5%)具有抗炎作用,α- 蒎烯(1%-3%)有抗菌活性。
含氧化合物:2 - 甲氨基 - 苯甲酸甲酯(0.1%-0.5%)是新会陈皮(茶枝柑)特有的标志性成分,其他品类的柑橘皮不含此物质。
![]()
新会陈皮
2、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等功效的关键(在特定时间内,陈化时间越长,含量越高)
1 年陈皮总黄酮约 2%,5 年增至 3%-4%,15 年可达 5%-6%,其中橙皮苷在 15 年陈皮中含量超过川陈皮素。新会陈皮的总黄酮含量(5.21%)显著高于其他产地。
黄烷酮苷类主要为橙皮苷,含量最高(3.55%-7.07%),具有降低血管脆性、抗氧化的作用,是《中国药典》评价陈皮质量的指标性成分。
芸香柚皮苷含量约 0.5%-1.2%,与橙皮苷协同增强抗炎效果。
多甲氧基黄酮类为川陈皮素(0.43%-0.65%)和橘皮素(0.32%-0.50%),含量随陈化时间显著增加。
![]()
用茶枝柑(新会柑)制作的柑普茶,利用茶枝柑特有风味与普洱茶结合产出
3、生物碱:代谢调节与保健功能(与陈化时间无关)
新会陈皮中的生物碱含量受陈化时间的影响比较小,不同采收期差异明显:大红皮的辛弗林含量(0.4%-0.6%)高于青皮(0.2%-0.3%)。
辛弗林:含量 0.24%-0.64%,是陈皮中最主要的生物碱,能促进脂肪分解、改善新陈代谢,常用于减肥保健品17。
其他生物碱:如 N - 甲基酪胺(含量微量),具有升压和强心作用。
4、多糖:免疫调节与肠道健康(陈化时间有影响,但增幅很小)
多糖含量随陈化时间略有增加,但增幅较小(5 年陈皮多糖约 6.5%),主要受原料品种影响。
陈皮多糖:含量约 6.01%,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等组成,具有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17。
果胶:含量 15%-30%,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重金属。
5、其他活性成分(成分含量占比不多,有作用但不大)
酚酸类没食子酸:含量约 0.0006%,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总酚酸:含量 2.11%,抗氧化能力较强。
柠檬苦素:含量约 0.0998%,具有抗炎、抗肿瘤活性,但含量较低。
其他微量元素还有硒、锌、铁、镁等。
![]()
背光状态下的新会陈皮油室
二、新会陈皮中有效成分具体感官呈现是什么?
挥发油:挥发油是新会陈皮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多种药理作用。挥发油成分易挥发,在高温下容易散发出来。对于挥发油的吸收,烹饪菜肴和煲汤是比较好的方法。在烹饪过程中,高温可以促使挥发油散发出来,使菜肴或汤品具有浓郁的香气。同时,人体通过嗅觉和味觉感受挥发油的香气,也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理作用。其中,新会陈皮挥发油中含有独特成分 2 - 甲氨基 - 苯甲酸甲酯,可用于陈皮的鉴别。
黄酮: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常作为评价陈皮质量的指标。黄酮类化合物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泡茶饮用是摄入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较好方法。沸水久煮可以使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逐渐溶解在水中,人体饮用后可以通过胃肠道吸收。此外,煲汤和煮粥也可以使黄酮类化合物释放到汤或粥中,增加人体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摄入。
生物碱:生物碱类成分在新会陈皮中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生物碱类成分在热水中的不容易直接溶解,需要在酸性环境下溶解。可以考虑将新会陈皮与酸性食物一起食用,如在煮粥时加入一些山楂、柠檬等酸性的水果,或者在烹饪菜肴时加入一些醋等酸性调料,这样可以创造一个酸性环境,有利于生物碱类成分的溶解和吸收。
多糖:陈皮多糖具有多种药理功效,如抗氧化、免疫调节等。陈皮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对较高,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发生一定的降解。泡茶、煲汤和煮粥都是摄入陈皮多糖的好方法。在这些过程中,陈皮多糖可以逐渐溶解在水中或汤中,人体饮用或食用后可以通过胃肠道吸收。此外,也可以考虑将陈皮多糖提取出来,制成保健品或药品,以提高人体对陈皮多糖的吸收效率。
新会陈皮的成分复杂且动态变化,其价值不仅在于单一成分的含量,更在于多种成分的协同作用。例如,挥发油的理气作用与黄酮的抗氧化功能相互补充,多糖的免疫调节与生物碱的代谢促进形成复合功效。在选择和使用时,建议根据需求(如烹饪调味、药用保健)选择合适年份和加工方式的陈皮,以充分发挥其健康效益。
![]()
陈皮老鸭汤
三、新会陈皮的常见食用方法
煮水饮用:将新会陈皮切成丝或小块,用热水煮5-10分钟,尽量一次煮透。不喜欢煮水或者没有条件的朋友,也可以单独冲泡陈皮,与其他茶叶如普洱茶、红茶等搭配饮用。煮泡饮用陈皮的好处在于方便快捷,能够充分释放陈皮中的挥发油、黄酮等成分。例如黄酮类化合物在热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通过茶饮用方式可以摄入一定量的黄酮类物质。
煲汤食用:在茶饮兴起以前,新会陈皮多用于“煲汤”。广东人喜欢煲汤,陈皮往往是必备之选,因为加入适量的新会陈皮,可以为汤品增添独特的风味。例如可以在鸡汤、排骨汤、瘦肉汤等中加入陈皮。煲汤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陈皮中的有效成分会逐渐释放到汤中。挥发油成分会赋予汤品独特的香气,而多糖等成分则可能在长时间的炖煮过程中逐渐溶解,使得汤品更加营养丰富。
煮粥食用:在煮粥时加入新会陈皮,可以使粥更加美味可口,同时也增加了粥的营养价值。煮粥时,陈皮中的有效成分会随着煮粥的过程逐渐释放到粥中。例如,生物碱类成分可能会在煮粥的过程中与粥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同时陈皮的香气也会使粥更加诱人。
烹饪菜肴:新会陈皮可以用于烹饪各种菜肴,如蒸鱼、炖肉、炒菜等。在烹饪过程中,陈皮的独特风味可以为菜肴增添层次感。烹饪时,陈皮中的有效成分会与食材相互作用,不仅可以提升菜肴的口感,还可能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例如在蒸鱼时加入陈皮,陈皮中的挥发油可以去除鱼的腥味,同时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可能会与鱼中的营养成分相互作用,提高菜肴的营养价值。
1、《新会陈皮及其副产物的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容启仁等 2、《不同年份陈皮黄酮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评价》南方农业学报,刘丽娜等 3、《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广陈皮中5种活性黄酮成分》中草药,周芳等 4、《陈皮多糖脱色工艺优化陈皮多糖脱色工艺优化》安徽农业科学,陈思等 5、《5年新会陈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唐荣德等 6、《新会陈皮化学成分的综合分析测定研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杨秀娟等 7、《陈皮共发酵过程中特征组分的代谢释放及其酶学机制》食品化学,吴振强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