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同学聚会,做传统燃油车配件销售的老周闷头喝酒,说他们公司刚裁了20%的人,剩下的人工资也降了15%,“以前每月能拿8千,现在到手不到6千,还不知道能撑多久”。无独有偶,开线下服装店的表姐也说,今年已经关了两家店,员工从12个减到3个,自己都快成“全能店员”了。
![]()
这不是个例,最近不少行业都传出裁员降薪的消息。有人说“未来十年是行业洗牌的十年”,这话真不是危言耸听。今天咱就用大白话,扒一扒未来十年可能面临“收缩”的6个行业,不是要制造焦虑,是想提醒从业者早做打算,别等潮水来了才慌神。
1. 传统燃油车及配套行业:电动化浪潮下的“阵痛”
老周所在的燃油车配件行业,日子不好过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全球都在推新能源汽车,不少国家都定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咱们国家也在加大电动车扶持力度,路上的电动车越来越多,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自然就降了。
“以前我们给好几家车企供货,现在人家都转产电动车了,我们的发动机配件卖不出去,仓库堆得像山。”老周说,他们公司试过转型做电动车配件,但技术跟不上,投入了几百万也没起色,最后只能裁员节流。
不只是配件商,传统燃油车4S店的日子也难熬。我家附近的合资品牌4S店,去年还门庭若市,今年进店的人少了一半,销售顾问从15个减到8个,“以前卖一辆燃油车能赚5千提成,现在得搭着保养套餐卖,提成还降了三成”。
这个行业不是消失,是“换赛道”,跟不上电动化转型的企业和从业者,很可能被淘汰。
2. 传统零售行业:线上冲击下的“关店潮”
表姐的线下服装店,就是传统零售业的缩影。前几年电商刚兴起时,她还能靠老顾客撑着,可这两年直播带货、社区团购越来越火,消费者在家刷手机就能买衣服,还能退换货,线下店的优势越来越小。
“以前周末一天能卖两万,现在撑死卖三千,房租、人工成本却涨了不少,不关店根本赔不起。”表姐说,她认识的不少同行,要么关店转做直播,要么缩减规模,纯粹的线下零售店越来越难存活。
不光是服装店,传统百货商场、中小型超市也在缩水。我家附近的商场,去年还有十多家女装店,今年只剩3家,其余的都换成了餐饮、亲子体验店,“零售业得靠‘体验’拉客流,单纯卖东西的店活不下去”。
3. 煤炭及相关行业:绿色能源抢了“饭碗”
我老家在煤矿产区,以前镇上大半人都靠煤矿吃饭,现在不少小煤矿都关了,煤矿工人要么转行,要么去外地找活。这背后是全球的绿色能源转型,太阳能、风能成本越来越低,煤炭作为高污染能源,需求自然就降了。
“以前煤矿效益好的时候,工人月薪能拿一万多,现在小煤矿关了,大煤矿也在减员,能留下的都是技术骨干,普通工人只能走。”老家的邻居王叔,干了20年煤矿工,前年煤矿减产,他拿了补偿金回老家开了个小卖部,“虽然赚得少,但稳定”。
除了煤矿开采,煤炭运输、煤炭发电厂也受影响。以前镇上的货运公司主要拉煤,现在煤运少了,只能改拉建材,收入降了不少;有些小型煤电厂,要么转型烧天然气,要么直接关停,员工也面临分流。
4. 传统金融行业:金融科技逼的“转型”
我表哥在银行做柜台,去年他们支行撤了3个柜台,理由是“线上业务占比超过80%,柜台没人来”。现在他每天的工作,从办理存取款变成了指导老人用手机银行,“以前柜台员工有20个,现在只剩8个,还得考理财规划师证书,不然随时可能被调岗”。
传统银行的日子不好过,是因为金融科技发展太快了。现在转账、理财、贷款都能在线上办,第三方支付更是普及到路边摊,柜台业务越来越少,自然不需要那么多员工。
不光是柜台,传统信贷员也受影响。以前靠人脉拉贷款,现在大数据能直接评估客户资质,效率更高还不容易出错,不少信贷员要么转做财富管理,要么被淘汰。
5. 传统媒体行业:读者“跑”向了手机端
我阿姨以前在地方报社当编辑,去年报社停刊了,她转去了融媒体中心。“以前报纸发行量几十万,广告收入能养活全社人,现在年轻人没人看报纸,广告商也都跑去短视频平台了,报纸撑不下去了。”
传统媒体的收缩,早就不是新鲜事。纸质报纸、杂志发行量连年下滑,传统电视台的收视率也大不如前,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变成了短视频、新闻APP、社交媒体,传统媒体的“阵地”越来越小。
“以前我们编辑部有30多个人,最后只剩10个,还得学拍视频、写新媒体文案,不会新媒体的都被裁了。”阿姨说,现在的媒体行业,“全能型”人才才吃香,只懂传统采编的根本混不下去。
6. 低技能制造业:机器人抢了“饭碗”
我同学在电子厂做流水线工人,去年他们车间引进了10台机器人,一下子裁了50个工人,“以前一条线要20个人,现在5个工人管10台机器人就行,机器人不用休息还不出错,老板肯定愿意用”。
随着机器人技术越来越成熟,成本越来越低,低技能、重复性的制造业岗位正在被替代。比如汽车装配、电子元件焊接、家具加工这些岗位,以前靠人工,现在很多都换成了自动化生产线。
“我们厂的老员工,干了十年流水线,因为不会操作机器人,只能被调去做保洁,工资降了一半。”同学说,现在厂里都鼓励员工学技术,“要么学会修机器人,要么转做质检,不然迟早被淘汰”。
可能有人会说,“行业洗牌不是新鲜事,没必要紧张”。但对从业者来说,提前准备和被动应对,结果天差地别。给这6个行业的从业者提3个实在建议:
第一,“深耕”不如“跨界”,学个互补技能。比如燃油车配件从业者可以学电动车维修,传统零售从业者可以学直播带货,技能跟上了,就不怕行业转型。
第二,别把“铁饭碗”当依靠,保持危机感。就像银行柜台员工,要是早学点理财知识、新媒体运营,就不用怕柜台撤了没活干。
第三,实在转不动,就换个“赛道”。比如煤矿工人可以转做新能源项目的运维,流水线工人可以学家政服务,这些行业需求大,上手也快。
行业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适应”与“淘汰”。十年前谁能想到手机能取代相机、钱包?十年后,说不定现在的热门行业也会变天。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所在的行业现在形势咋样?有没有感受到裁员降薪的压力?要是行业变天,你准备好转型了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给同行们支支招。
⚠️文章声明:本文基于行业发展趋势与从业者实际案例分析创作,仅为风险提示与参考,不构成职业选择或投资建议。行业发展受政策、技术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具体决策请结合自身实际判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