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乱前的英伦:风雨飘摇的开端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伦三岛就像一座被暴风雨不断侵袭的孤岛,历经无数次的动荡与变迁。在 1066 年 “诺曼征服” 之前,这片土地就如同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孩子,长期处于被侵略的水深火热之中,并且始终缺乏一个统一稳定的政体,国家的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
早在罗马人到来之前,英伦三岛就已经遭受过多次其他种群的大规模移民潮。那时的不列颠岛,就像一块没有主人的肥肉,谁都想咬上一口。公元前 55 年,尤利乌斯・恺撒率领着两个罗马军团共约 10000 名士兵,乘坐 80 艘船从布伦启航,抵达多佛海岸,拉开了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岛的序幕。但事实上,不列颠人远比恺撒所想象的要强大难缠得多,这次远征只能算是一次侦察行动。直到公元 43 年,克劳狄乌斯成为罗马皇帝后,再次派出军团远征不列颠,才成功将不列颠并入罗马帝国的版图。在罗马人统治的这四百年里,他们对不列颠进行了军事化分割,修建了许多大型军事工程,如 “罗马大道”“哈德良长城” 等,还将罗马文明传播开来,使不列颠融入地中海文化圈。同时,基督教也在公元 2 世纪传入不列颠。然而,在 3 世纪危机后,罗马帝国的统治力量逐渐被削弱,加之 5 世纪时,罗马自身也要应对蛮族的入侵,于是从不列颠撤回驻军进行防御。此时的盎格鲁 — 撒克逊人趁机入侵并征服不列颠,罗马人的统治就此崩溃。
盎格鲁 — 撒克逊人对英格兰的侵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从事过海盗、雇佣兵的角色。5 到 6 世纪这一时期的盎格鲁 — 撒克逊人仍处于军事民主制时期,亲兵在军事首领的带领下到处征战,他们被英格兰的统治者雇佣来抵抗外敌。后来,他们不仅赶走了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也打败了原本的统治者,在肯特建立了肯特王国。随着入侵的加深,出现了许多小国,这些国家之间混战不断,最终进入了所谓的七国时代。
![]()
在七国时代,各个王国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打得不可开交。肯特国王艾塞伯特率先取得霸主地位,但由于肯特自身国土面积的局限性,难以长久维持霸主地位,在艾塞伯特去世后,肯特霸主地位不保。随之诺森伯利亚崛起,这个王国军事力量较强,尤其在艾德温和奥斯威这两位君主统治时期地位备受尊崇,但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时刻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这个王国随后也衰弱了。8 世纪时麦西亚实力上升,其国王奥发在位时,打败并吞并了肯特王国,还修筑了一道分隔麦西亚和威尔士的巨型土坝,并创立了利奇菲尔德大主教区。但在他去世后,麦西亚也逐渐衰落。9 世纪时,威塞克斯在国王埃格伯特的领导下打败了麦西亚,对其霸主地位取而代之。
然而,就在威塞克斯刚刚成为霸主不久,维京人又加紧了对英格兰的侵略。这些来自北欧的海盗,驾驶着他们的长船,如同一群恶狼般在英格兰的海岸线上烧杀抢掠。英格兰人在抵抗丹麦人的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收效甚微。公元 871 年,阿尔弗雷德成为威塞克斯的国王,面对丹麦人的军事威胁,阿尔弗雷德做了充分的准备,加强陆军武装建设,如大力兴建堡垒,加强骑兵和民兵的训练。他的努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丹麦人的进攻,但英格兰的局势依然严峻。
在诺曼征服前的英格兰,长期处于被侵略的状态,不同的种族和势力在这里轮番登场,使得这片土地始终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同时,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稳定的政体,各个王国之间相互争斗,国家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这种混乱的局面,直到 1066 年 “诺曼征服” 的发生,才迎来了重大的转折。诺曼征服不仅改变了英国的政治格局,也对英国的社会、文化、语言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英国的历史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二、诺曼征服:王权强化的起点
1066 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以 “爱德华国王曾许诺将王位传给他” 以及 “哈罗德曾在圣骨前起誓支持他为王” 为由,率领诺曼军队横渡英吉利海峡,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格兰国王哈罗德二世,成功登上了英格兰的王位,成为威廉一世,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 “诺曼征服”。诺曼征服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改变了英国的政治格局,也对英国的社会、文化、语言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英国王权的强化奠定了基础。
三、威廉一世的改革举措
威廉一世即位后,面临着诸多挑战。作为外来的征服者,他需要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还要整合原有的盎格鲁 - 撒克逊人和新的诺曼贵族势力。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如同坚实的基石,为英国王权的强化搭建起了稳固的框架。
在政治联姻方面,威廉一世深知,要想在英格兰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仅仅依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得到当地贵族的支持。于是,他积极推行联姻政策,将诺曼贵族与盎格鲁 - 撒克逊贵族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原本被剥夺领土的原盎格鲁 - 撒克逊贵族仍然能够保持相当的社会地位,同时也不丧失财产,从而形成了新的盎格鲁 - 诺曼贵族阶层。这种融合不仅缓和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还为威廉一世的统治赢得了更广泛的支持。就像在拼图游戏中,每一块拼图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完整和稳定。这种联姻政策就如同粘合剂,将不同的贵族势力粘合在一起,共同支持威廉一世的统治,为英国王权的强化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在土地分封制度上,威廉一世将法国的封建制度引入英格兰,并进行了大胆的改良。他宣布自己是国家唯一的土地所有者,然后将土地分封给亲信和下属,授予各级贵族称号和官职。与欧洲大陆 “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的封建原则不同,威廉一世确立了 “我附庸的附庸仍是我的附庸” 的独特封建原则 。这一原则的改变意义重大,它使得英国的大小封建主都要直接受命于国王,直接为国王服役,封建主之间的私战被严格禁止。在这种制度下,国王就像是一个庞大网络的中心,所有的封建主都围绕着他,如同众星捧月一般。封建主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扩张自己的势力,与国王对抗,他们的命运与国王紧紧相连。国王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全国的土地和人民,为英国王权的强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
威廉一世还对英格兰的地方行政进行了精心的改革。他采用了原来盎格鲁 - 撒克逊人治理地方的政策,将英格兰领土划分为 20 个郡。每个郡都设有郡长,负责管理地方事务。郡长由国王直接任命,并且不能在郡内占有私人领地,这就避免了郡长权力过大,形成地方割据的局面。同时,威廉一世还派遣各类专员巡查各地,以保证国税的征收和对地方的有效监督。这种严密的地方行政体系,使得国王的意志能够迅速传达并贯彻到全国各地,就像人体的神经系统一样,能够将大脑的指令准确无误地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国王对全国的统治大大加强,英国王权的影响力在地方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此外,威廉一世还进行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 —— 开展《末日审判书》调查。这项调查详细记载了英格兰当时所有的土地、人口、人口身份、财产、动物等信息,条款之详细令人惊叹。通过这次调查,威廉一世不仅全面了解了国家的资源状况,还向世人表明,诺曼征服前的英格兰已成为过去,如今的英格兰将会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末日审判书》就像是一本国家的详细账本,国王可以根据上面的信息,合理地分配资源,征收赋税,加强对国家的管理。它为英国王权的强化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支持,使得国王的统治更加科学和有效。
四、后续诺曼王朝国王的巩固
威廉一世去世后,他的儿子们相继继承王位,继续沿着他开创的道路强化王权统治。威廉一世有四个儿子,其中第三子威廉二世和第四子亨利一世先后登上王位。
![]()
威廉二世在位期间,继续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削弱地方贵族的势力。他频繁更换郡长,使得郡长们难以在地方上形成稳定的势力。同时,他还加强了对教会的控制,将教会的土地和财产纳入王室的掌控之下。威廉二世的这些举措,进一步巩固了王权的地位,使得国王的权力更加集中。
亨利一世同样致力于强化王权。他在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完善了中央行政机构。他设立了专门的财政部门,负责管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使得国家的财政管理更加规范和高效。他还加强了对司法的控制,建立了巡回法庭制度,派遣法官到各地巡回审判案件。这些法官直接对国王负责,他们的审判活动不仅解决了地方上的纠纷,还将国王的权威带到了全国各地。亨利一世的这些改革,使得英国的王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国家的政治秩序更加稳定。
然而,封建王朝子嗣继承问题始终是英国王权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潜在威胁。在亨利一世去世后,这一问题凸显出来。亨利一世生前娶妻无数,私生子女众多,但最终活到成年的仅有一个女儿玛蒂尔达。按照当时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女性一般很难获取继承权,尽管玛蒂尔达是英格兰国王的直系后裔,并且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但她的表兄斯蒂芬却跳出来争夺英格兰王位。斯蒂芬的母亲是征服者威廉的三女儿阿德拉,阿德拉的丈夫是布卢瓦伯爵斯蒂芬,亨利一世在位期间,对这个外甥十分宠爱,封给他大量的领地,因此斯蒂芬有足够的力量与玛蒂尔达争夺王位。二者相争长达 20 年,这场王位之争给英国带来了极大的混乱,也对王权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最终,在双方协商同意的情况下,支持玛蒂尔达的儿子亨利二世继承英格兰国王,英国诺曼王朝正式落下帷幕,金雀花王朝登上历史舞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