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449颗星云揭秘银河系“偏心”!元素分布藏亿年密码

0
分享至

2025年10月15日,a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把天文学家的目光重新拉回了我们脚下的银河系。

土耳其阿达纳丘库罗瓦大学的努鲁拉·埃尔津坎团队,对着香港、澳大利亚和斯特拉斯堡天文台联合搭建的HASH数据库翻了个底朝天,从2591颗行星状星云中挑出1449颗做了全面分析。

居然挖出了银河系“偏心”的证据——不同区域的元素分布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而这些差异里藏着几十亿年的宇宙演化秘密。



这些被研究的“行星状星云”就是个历史误会,跟行星半毛钱关系没有,当初天文学家望远镜分辨率低,看着像模糊的行星才这么命名的。

实际上这是恒星晚年给自己留的“遗产”,是类日恒星从主序星变成红巨星,最后外层气体和尘埃被抛射出来形成的膨胀壳层,核心剩下的部分会变成白矮星。

可以把恒星想象成一个烧了几十亿年的炉子,晚年烧不动了,就把炉子里炼出来的“废料”和“成品”一股脑倒出来,这些抛射物扩散开,就成了行星状星云。

要是把银河系的化学演化史当成一本史书,行星状星云就是贴在每一页的“书签”,还是带注释的那种。



恒星一生都在搞“元素炼金术”,从氢聚变成氦,再到碳、氧,一直到铁元素为止,这些炼出来的元素最后大多会随着星云抛射回到星际介质——也就是宇宙里的“空气”中。

后来的恒星、行星,甚至我们身体里的碳、氧原子,追根溯源都来自这些星云,所以研究星云的化学成分,相当于直接读这本“史书”的注释。

这次研究的基础,是HASH这个“星云档案馆”,这个数据库收录了近2600颗行星状星云的光度和光谱数据,光度看亮度,光谱就能分析成分,相当于给每颗星云建了份包含“外貌”和“基因”的体检报告。

埃尔津坎团队没贪多求全,从里面挑了1449颗数据完整的进行深度分析,目标很明确:看看这些星云在银河系不同地方,到底长得不一样在哪,成分有啥区别。



银河系不是个均匀的“球”,而是分层的,主要有核球、银盘和银晕三个部分。

核球是中心那个密集的“疙瘩”,银盘是扁平的圆盘(咱们太阳系就在银盘里的猎户座支臂上),银晕则是外围稀疏的“大外套”,半径能到银盘的10倍以上,但恒星少得可怜。

研究发现,不管是椭圆形、双极形还是长得歪歪扭扭的星云,绝大多数都扎堆在银盘里,它们的中位角尺寸大概是1.47光年。

可能有人对这个尺寸没概念,1光年是9.46万亿公里,1.47光年就是13.9万亿公里,比整个太阳系的范围大了上百倍。

但真正有意思的是银晕里的星云——它们的尺寸居然比盘里的大得多。

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猜,要么是银晕里的星云形成时间更早,膨胀的时间更长;要么就是银晕里物质稀疏,没那么多阻力,星云能自由“长胖”。



这就好比同一个品种的树,种在开阔野外的比挤在树林里的长得更舒展。

再看星云的“物理体质”,研究测了三个关键指标:消光系数、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中位数分别是1.5、9900开尔文和1200每立方厘米。

消光系数说白了就是星云被宇宙尘埃遮挡的程度,系数越高,说明“能见度”越低。

这里有个关键发现:核球和薄盘(银盘分薄盘和厚盘,薄盘更薄更延展)里的星云,消光系数比整体平均值高。

这其实很好理解,核球和薄盘是银河系里最“热闹”的地方,恒星多、尘埃多,星云自然更容易被挡住。

电子温度9900开尔文是个啥概念?太阳表面温度也就5500开尔文,星云核心的温度居然快是太阳表面的两倍了。

这是因为恒星抛射外层物质时会释放能量,加上中心白矮星的高温辐射,让星云内部一直保持着“火热”状态。

而电子密度1200每立方厘米,代表每立方厘米的空间里大概有1200个自由电子,这个密度虽然比地球大气低得多,但在星际空间里已经算“密集区”了。

正是这种环境才能让元素保持电离状态,被光谱观测到。



如果说位置和大小是星云的“外在”,那化学成分就是它的“内在基因”,这也是这次研究最核心的发现——银河系居然真的“偏心”,给不同区域的星云配了不一样的“元素家底”。

研究测了氢、氦、氮、氧、氖、硫、氯、氩这八种常见元素的丰度,发现它们的分布大多是“高斯分布”,简单说就是中间多、两头少,大多数星云的元素含量都集中在平均水平。

但差异马上就来了:薄盘里的星云,除了氧和氖之外,其他元素普遍更“富集”,也就是含量更高;而银晕里的星云,所有元素的丰度都是最低的。

这可不是偶然现象,背后是银河系几十亿年的演化逻辑,银盘,尤其是薄盘,是银河系里恒星诞生和死亡最活跃的地方。

一颗恒星死亡抛出星云,里面的元素融入星际介质,后来又被引力拉聚形成新的恒星,新恒星晚年再抛射星云——这样反复循环,元素自然就越积越多,跟大城市里的财富积累一个道理。

而银晕里的恒星大多是“老古董”,形成于银河系早期,那时候宇宙里只有大爆炸产生的氢和氦,重元素本来就少。

而且银晕环境稳定又稀疏,很少有新的物质补充进来,自然就成了元素“贫瘠区”。

更有意思的是元素之间的“抱团现象”。研究发现硫和氮的相关系数高达0.87,相关系数越接近1,说明这两种元素的变化越同步,一个含量高,另一个大概率也高。

这背后其实是恒星内部的核反应规律在起作用,可能在恒星演化的某个阶段,硫和氮是通过同一系列核反应生成的,或者是在抛射过程中被一起带出来的,就像工厂里一条生产线下来的两种产品,产量总是同增同减。

跟以前的研究比,这次最大的突破在于“样本量”。过去天文学家研究行星状星云,一次能分析几十颗就算不错了,看到的都是孤立的“个案”,没法拼出全貌。

而这次1449颗的规模,相当于从“看几户人家”升级到“普查一个城市”,能发现过去看不到的规律。

比如他们发现,不同区域的元素丰度比值差异特别大,尤其是银晕区域,这说明银晕的演化路径可能跟核球、银盘完全不一样,或许是早期银河系吞并矮星系时留下的“遗产”。

埃尔津坎团队在论文里强调,这1449颗星云不只是天体物理的分类标签,更像是1449枚“化学时间胶囊”。

每一颗都带着一颗垂死恒星的“签名”——也就是它一生“炼金”的成果,这些成果被播撒回星际介质,又会成为下一代天体的“原材料”。

咱们可以这么想象:50亿年前,一颗恒星在银盘里死亡,抛出的星云里含有大量氮和硫;这些星云在宇宙空间里漂流、扩散,慢慢和其他物质混合。

又过了几十亿年,这些物质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形成了太阳和太阳系的行星;而我们身体里的某些原子,可能就是当年那颗恒星的“遗物”。

反过来想几十亿年后,太阳也会变成红巨星,抛射出包含地球物质的星云,那些星云里的元素又会在银河系的某个角落,成为新恒星、新行星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孕育出新的生命。

这就是宇宙里最壮丽的“生命循环”——没有永恒的天体,只有永恒循环的物质和能量。

以前我们总说“仰望星空”,觉得那些光点遥远又神秘。但这次的研究告诉我们,那些遥远的星云其实和我们息息相关。

它们是恒星的“墓碑”,也是新生命的“摇篮”;它们记录着银河系从诞生到现在的化学变化,也预示着未来宇宙的演化方向。

1449颗星云的光谱数据,就像1449页散落的史书残卷,天文学家正在做的,就是把这些残卷拼起来,读懂银河系亿万年的“成长日记”。

从大爆炸到现在,宇宙已经演化了130多亿年,银河系也有100亿年左右的历史。



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恒星生生死死,元素聚聚散散,最终造就了今天的宇宙,也造就了我们。

下次再看银河,或许你会明白,那些温柔的光带里,藏着的是宇宙循环的密码,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循环中的一部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盛:房价再跌20%,银行也扛得住!

高盛:房价再跌20%,银行也扛得住!

大嘴説
2025-11-15 15:49:59
洪剑涛得知自己干女儿早在2022年就因心脏猝死去世后,他瞬间泪崩

洪剑涛得知自己干女儿早在2022年就因心脏猝死去世后,他瞬间泪崩

小娱乐悠悠
2025-11-14 10:14:36
“世界最大驾校”翻车了:董事长被捕、股价暴跌,30年神话崩塌!

“世界最大驾校”翻车了:董事长被捕、股价暴跌,30年神话崩塌!

青眼财经
2025-11-09 20:09:54
央视怒批,国务院点名封杀!这几位蒙骗老百姓的大网红,彻底凉凉

央视怒批,国务院点名封杀!这几位蒙骗老百姓的大网红,彻底凉凉

大鱼简科
2025-09-02 19:34:00
建国后,被问当年为何没杀掉毛主席,赵恒惕苦笑:他的能量太大了

建国后,被问当年为何没杀掉毛主席,赵恒惕苦笑:他的能量太大了

优趣纪史记
2025-11-14 16:51:35
神21成功着陆!返回地球后第一顿饭,3名航天员都点了这道餐食!

神21成功着陆!返回地球后第一顿饭,3名航天员都点了这道餐食!

青烟小先生
2025-11-15 19:37:13
美深夜发射洲际导弹!特朗普电告全球要废中国王牌,普京出手反制

美深夜发射洲际导弹!特朗普电告全球要废中国王牌,普京出手反制

小lu侃侃而谈
2025-11-13 18:56:38
高市早苗想“拥核”?美国表态后,四川舰开始测试,日本退路断了

高市早苗想“拥核”?美国表态后,四川舰开始测试,日本退路断了

寻途
2025-11-15 23:58:16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内分泌医生: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有5大改善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内分泌医生: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有5大改善

朗威游戏说
2025-11-14 14:22:35
5.8万人军演!日本自卫队配合高市早苗亮刀?

5.8万人军演!日本自卫队配合高市早苗亮刀?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12:24:13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

寻途
2025-11-12 18:54:46
法企CEO:欧洲现在面临最大的危机,是连中国连抄都懒得抄我们了

法企CEO:欧洲现在面临最大的危机,是连中国连抄都懒得抄我们了

顾蔡卫
2025-11-15 10:01:39
肠道“润滑剂”找到了!每天吃一点,“刮走”肠道 垃圾,赶跑便秘

肠道“润滑剂”找到了!每天吃一点,“刮走”肠道 垃圾,赶跑便秘

刘哥谈体育
2025-11-15 01:37:26
费兰:追平迪斯蒂法诺和拉莫斯这样的传奇是我的梦想

费兰:追平迪斯蒂法诺和拉莫斯这样的传奇是我的梦想

懂球帝
2025-11-16 04:06:35
4-0!巴萨2亿天王缺席,西班牙仍狂胜,5战19球剑指美加墨

4-0!巴萨2亿天王缺席,西班牙仍狂胜,5战19球剑指美加墨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5-11-16 03:03:42
红牌后迎利好!C罗首冠要来了,联赛官方介入,超级杯有望重赛

红牌后迎利好!C罗首冠要来了,联赛官方介入,超级杯有望重赛

祥谈体育
2025-11-15 10:57:03
抖音低价茅台集体下线 商家:等待平台研判

抖音低价茅台集体下线 商家:等待平台研判

财联社
2025-11-15 17:00:06
三巨头缺席,残阵悄悄拿下9连胜!东部翻版火箭队凭什么这么狠?

三巨头缺席,残阵悄悄拿下9连胜!东部翻版火箭队凭什么这么狠?

锅子篮球
2025-11-15 12:32:44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削桐作琴
2025-11-13 16:50:53
11月18号正式开播,东方卫视又一部好剧来袭,阵容超强大

11月18号正式开播,东方卫视又一部好剧来袭,阵容超强大

小邵说剧
2025-11-15 16:12:36
2025-11-16 04:20:49
易昂杨
易昂杨
欢迎大家来关注我谢谢
2258文章数 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旅游
教育
游戏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iPhone Air开启eSIM时代:国内厂商纷纷跟进

旅游要闻

百年巴洛克老建筑夜景刷屏全网,哈尔滨40年坚守:让历史活成顶流

教育要闻

天塌了啊:英国大学又开始搞大裁员了!

解说杯:打野远胜前职业,GBS战胜RHPA,晋级决赛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