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雁飞
如何将国家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精准转化为区域教育的“施工图”与课堂的生动实践?泰安市探索构建的“1545登峰范式”,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富有地域特色和系统思路的“泰安应答”。
![]()
在近日举办的泰安市小学英语课改“1545登峰范式”发布活动上,这一以泰山海拔高度为文化标识、全面落实英语课程核心素养要求的课改体系,展现了课程改革区域推进的完整路径和课堂实效,也为学科育人落地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
“‘1545登峰范式’源于我们对国家课程改革的本土化深耕与创新性转化。”泰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陈峰在解读时表示,该体系构建起逻辑清晰、实操性强的“一核五擎四阶五维”课改框架,实现了理念引领与课堂实践的贯通。
![]()
该体系以“中国心·世界眼”为育人核心,通过理念引领、系统规划、课程重构、课堂革新、活动赋能“五大引擎”,着力破解区域小学英语课改中长期存在的浅表化、碎片化和落地难等问题。同时,借鉴“一天门—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的登山路径,设计了“四阶段实施步骤”,并依托评价激励、队伍赋能、机制创新、成果转化、生态优化“五个维度”,构建起全方位保障系统。
![]()
“课改如同攀登泰山,既要有登顶的坚定目标,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实践智慧。”宁阳县小学英语教研员颜廷霄的比喻,道出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感受。她认为,该范式为区域小学英语教育深度转型提供了清晰的“登山图”与有力的“登山杖”。
![]()
课堂展示与成果展演环节,生动诠释了该范式的实践成效。在“多彩四季”英语观摩课上,学生们将语言学习与泰山地域文化相融合,用英语自信表达泰山四季之美;成果展示区内,乡村小学的孩子们用英语演绎泰山皮影戏片段,手持自制英文海报推介家乡文旅资源,展现了新时代少年自信开放的精神风貌。
“以前农村孩子学英语常‘不敢说、不会用’,如今他们从羞涩躲闪到主动展示,这一转变令人振奋。”一位乡村英语教师的感慨,折射出泰安市小学英语教育生态的深刻变化。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泰安市对小学英语教育的系统重塑。依托“1545登峰范式”,当地构建起小学英语“城乡教研共同体”,通过名师跨校蹲点、城乡联合备课、优质资源云端共享等机制,有效缩小了城乡英语教育资源配置差距,促进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
“过去在村小教英语像‘孤军奋战’,现在则是‘团队登山’,底气十足。”一位教研组长的话,印证了教研生态的积极转变。
“教育科研的生命力,在于扎根脚下的土地,更在于锚定育人的核心目标。”泰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该范式,形成更生动的全域“施工图”与更鲜活的“实景画”,为英语教育改革探索兼具地方特色与推广价值的实践路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