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人民医院(淄博市市立医院)又双叒叕被罚了。
![]()
2025 年的罚单显示,这家医院因病历资料管理问题被警告并罚款 1 万元,这已是该医院第四年因违规收到行政处罚,2021 年以来的第 7 次行政处罚。
更讽刺的是,7 次违规累计罚款 14.35 万元,对一家注册资本 7.8 亿的公立医院来说,连 "挠痒痒" 都算不上。
让人脊背发凉的是,这些违规可不是小事。2023 年 8月,患者周某拍胸片时,未对颈部甲状腺进行屏蔽防护。要知道,甲状腺对辐射极其敏感,这种疏漏可能增加远期癌变风险。可这样的疏忽,只换来 3000 元罚款,连一套标准防护设备的钱都不够。
病历管理更是成了重灾区,2024 年、2025 年连续因同一问题被罚。或许有人觉得病历写错点没事?但法律早就明确,病历是医疗纠纷鉴定的核心依据,擅自涂改、保管不当会直接推定医院有过错。徐州就曾有医院因擅自启封病历,最终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最让人费解的是文物保护领域的违规。这家医院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淄墓群的保护范围内擅自施工,侵占 1360 多平方米古墓保护区,破坏了历史风貌。尽管文物局开出 10 万元罚单(这是 7 次罚款里最高的一笔),但对比其破坏的不可再生文物价值,这点钱更像 "违规许可费"。
![]()
为什么这家医院敢屡教不改?答案藏在罚款单里。2021 年违反放射诊疗规定只罚 500 元,2023 年医疗质量不达标罚 1 万元。要知道,国家早就要求对医疗违规 "处罚到人",可这家医院的负责人从未出现在处罚名单里。反观江西瑞金某医生,因过度开药就被罚款 150 万元,两相对比,差距简直离谱。
更值得深思的是监管逻辑。一家医院连续四年在医疗质量、放射防护等核心领域出问题,说明内部管理早已千疮百孔。但执法部门始终维持 "温和处罚",既没有责令限期整改,也没有启动专项督查,这到底是 "监管宽容" 还是 "监管缺位"?
如今,距离最新一次处罚已经过去数月,临淄区人民医院既没公开整改措施,也没向公众道歉。
当违规成本低于合规成本,必然会滋生 "屡犯成瘾" 的恶果。医疗安全容不得 "下不为例",文物保护经不起 "轻微破坏",希望这次的罚单不是终点,而是彻查整改的起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