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还值钱吗?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都表达过同一个观点,美国制造业回流靠的是AI和机器人组成的智能工厂。卢特尼克的构想更明确。
未来最好的岗位就是给机器人当技师,轻轻松松喝着咖啡,顺手就把钱赚了。而这才是美国真正的大计划。
其实这不难理解,习惯了精英社会的美国民众更希望来一位救世主,而不是自己丰衣足食。所以很多人都被误导了,以为美国想成为世界工厂,就是想在特朗普带领下去流水线上做耐克鞋。
其实我们回过头想想,如果振兴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那美国不应该驱赶移民,而是放开移民,吸收更多廉价劳动力。但现实是,特朗普只欢迎有钱的富人和聪明的天才。
为什么只欢迎富人和天才?因为富人带来资本,天才带来技术。
过去的世界工厂是劳动密集型的人工工厂,而未来的世界工厂大概率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智能工厂。
所以说美国的制造业回流从来不是让美国人回到流水线,而是大规模发展工业机器人和我们展开激烈的效率竞争。说白了,拼的不是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而是大幅领先的技术实力,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是美国机器人与中国机器人之间较量,这才是关键因素。
而这也是很多人不看好印度的理由。因为未来人口再多,也不如机器人多。亚马逊今年发布的仓储机器人已经可以连续工作20小时了。一个人想和他竞争,就连睡觉也要被压缩到4小时内,而这还只是开始。
这里只讨论人口的因素,没有讨论技术因素,因为印度也没有站着不动。根据权威机构预测,从2024年到2030年,印度工业机器人的年负荷增长率大约13.8%,是全球发展工业机器人最快的国家之一。当然,再快也没有我们快。全球工厂再一机器人大约400万台,中国的新装机就占到了51%左右。
从国家到产业的态度都很明确,不只是支持发展,而是要大力发展,快速发展。全球趋势也很明确。无论欧美还是中印,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发展工业机器人。
这背后的技术迭代和人力替代几乎是全球共识。之前也看到不少媒体评论,发展工业机器人是因为社会老龄化,轻壮劳动力少了,有点道理,但不多。
如果是因为老龄化,我们没必要这么着急,印度也不用凑热闹,等几十年后直接买欧美国家现成的不就好了吗?这说明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如果按照重要性排序,国家安全要比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应对老龄化更重要。以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机器人技术,一旦突破,未来就可能向军工领域拓展。
以此作为技术原点,能在关键时刻化身军事机器人。这种国家能力不仅欧美等发达国家需要,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更需要,这才是各个国家技术竞逐的深层次原因。
之前我们也已经看到机器狗的战场进化形态、机器狼。如果只是应对老龄化,有些事可以慢慢做,甚至考虑到就业环境,还得谨慎做。但如果涉及效率竞争、国家安全,那么这些技术趋势不仅不会慢下来,反而还要加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