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高览死的时候,连个招呼都没来得及打。
那是在穰山,地形复杂,山路狭窄,杂草丛生。
曹军刚刚拿下汝南,刘备一路败退,正准备穿过山隘逃命。
前头是张郃拦路,后头是高览带兵杀来。
刘备眼看走投无路,正要亲自出战。
结果——赵云突然从后面杀出来,一枪把高览挑下马。
不是正面对决,也不是两军阵前,而是从后军杀到前军,就那么一枪,干脆利落。
高览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
那一刻,刘备松了口气,张郃愣在原地,赵云策马转身,又冲向了前军。
这事儿,后来很多人都说赵云了不起。
一个人杀得曹军节节后退,救了刘备的命。
但要说得清楚,还得从头开始。
那会儿是建安五年左右,曹操大破刘备。
刘备从小沛败退,带着残兵逃向汝南。
关羽被派去联络刘辟等人,张飞也在外头没跟上。
身边能用的,只有赵云。
![]()
曹操这边,许褚、于禁、李典三人带兵追击,一路追到穰山。
赵云就在那儿,第一次跟许褚正面对上。
说起来,那场打斗也挺狠。
赵云和许褚交手三十合,不分胜负。
正打着,于禁和李典赶到。
刘备一看情况不妙,扔下赵云就跑了。
赵云那边也没恋战,混战中杀出一条血路,追上了刘备。
然后就是高览之死。
![]()
张郃那时候刚刚投降曹操,跟高览一块从袁绍那边过来。
他们俩都想立功,最好是亲手拿下刘备。
高览动作快,三合斩了刘辟,直接冲向刘备。
张郃则在前头堵路,正准备收网。
谁也没想到赵云会突然从后军冲出来,而且一枪命中。
高览死得不算冤。
不是他武艺不行,而是他太急于表现,没顾上战场形势。
赵云当时就在附近,但高览显然没把他放在心上。
![]()
这个疏忽,付出了性命的代价。
张郃倒是冷静。
他和赵云打了三十回合,见打不过,立刻退回山隘,凭借地形拦住去路。
赵云这边带着刘备和几个随从,想突围,结果被困在山口。
山道狭窄,骑兵难施展,形势一度非常紧张。
但没多久,关羽的人马就到了。
张郃见状,不再纠缠,撤兵而去。
这场战斗,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赵云的表现虽然惊艳,但其实也有偶然成分。
如果那时候张郃和高览联手,赵云未必能占上风。
更别说,曹军在人数和地形上都占优势。
但也正因为这样,赵云那一枪才显得更厉害。
他抓住了对方的破绽,在最关键的时刻出手,一击致命。
从战术上讲,这不是一场堂堂正正的对决。
赵云没有跟高览打正面仗,而是从后军杀入,趁其不备。
但战争从来不是比谁更“光明正大”,而是谁能活下来。
赵云活下来了,刘备也活下来了。
反倒是高览,连名字都没来得及报出。
说回张郃。
他其实是个有战术头脑的人。
在官渡之战时,他就能看出袁绍的用兵之误,后来主动投降曹操。
在穰山之战中,他虽然失了战机,但能迅速利用地形阻挡赵云,保住了大局。
高览和张郃,两人武艺都不差。
在袁绍手下,他们是“河北四庭柱”之一,和颜良、文丑齐名。
官渡之战后,曹操对他们也极为重视。
但就这一次,高览太急,张郃太晚,赵云赢了。
赵云那时候还不算“常胜将军”。
早些年他跟文丑打了七十多回合,分不出胜负。
跟许褚交手,也没能压过对方。
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就是这次穰山突袭。
他不是靠力压群雄,而是靠抓准时机、迅速出手、毫不迟疑。
这场战斗也让曹操看清了赵云的可怕之处。
后来他对刘备用兵更小心,尤其是处理张郃这种有脑子的将领时,格外谨慎。
张郃最终战死街亭,但那是十几年以后的事了。
至于赵云,他还会有很多次高光时刻。
但穰山这一枪,是他真正意义上的“成名之战”。
从那天起,再没人敢把他当成普通随从。
参考资料: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
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裴松之注,《三国志注》,中华书局,1982年。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姚振宗,《三国人物评传》,岳麓书社,2006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