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长期关注医药健康领域的投资人,研读沙利文这份医美注射类产品蓝皮书后,我对该赛道的发展现状、核心机遇与潜在风险有了更为系统的认知。当前医美注射行业正处于政策规范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的黄金发展期,其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与赛道细分的多元化特征,既展现出强劲的投资吸引力,也对投资决策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
![]()
![]()
![]()
![]()
![]()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登记信息即可获取“2025 医美注射类产品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蓝皮书”。
从市场基本面来看,中国医美注射零售端市场规模从 2018 年的 257 亿元跃升至 2023 年的 670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 21.1%,预计 2027 年将突破 1470 亿元,这样的增长速度在成熟医药健康细分领域中尤为突出。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消费升级、技术突破与数字化渗透三大维度: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为医美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2024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41314 元,为行业扩容奠定了基础;交联工艺优化、新型材料研发等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了产品安全性与长效性;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普及则加速了行业渗透率提升,推动医美消费日常化。
赛道细分领域的差异化发展态势值得重点关注。玻尿酸作为当前市场的主流品类,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生产销售国,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与品牌积累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壁垒,融资活动也向华熙生物、爱美客等龙头集中,后进入者较难实现弯道超车。但高端产品市场仍有较大潜力,尤其是具备独特工艺的产品如昊海生科的赖氨酸交联玻尿酸,有望在细分市场中脱颖而出。
胶原蛋白赛道正处于快速崛起阶段,2020-2023 年零售端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41.8%,重组胶原蛋白凭借低免疫原性的优势成为研发热点。但该领域也存在技术路线分化的风险,动物源与重组胶原的技术迭代速度、监管政策走向,将直接影响相关企业的投资价值。再生类材料作为新兴赛道,聚乳酸、聚己内酯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因效果自然、维持时间长等特点备受青睐,2021 年首款产品获批后市场迅速扩容,多家企业加速布局,预计未来将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
肉毒素市场呈现出高增长与强监管并存的特征,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将达 390 亿元,但由于其属于医疗用毒性药品,监管政策更为严格,全流程溯源体系的建设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当前市场虽由保妥适等进口品牌主导,但国产产品凭借性价比优势在身体注射领域快速渗透,随着国内研发能力提升,国产替代空间值得期待。外泌体及羟基磷灰石等新型材料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成熟度与监管政策均存在不确定性,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标的,需重点关注企业的技术壁垒与临床进展。
政策监管是影响医美注射行业投资决策的关键变量。近年来国家多部门从注册审查、价格规范、违规惩治等方面构建了严格的监管体系,三类医疗器械的高门槛有效遏制了劣质产品流入市场,行业生态持续优化。对投资人而言,企业的合规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产品注册进度、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等指标,将直接决定项目的投资周期与回报水平。
从投资策略来看,头部企业凭借全产业链布局与技术优势,仍是稳健型投资的核心标的;而在细分赛道中,具备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如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在再生材料领域拥有专利技术的企业,有望成为黑马。同时,需警惕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价格战风险,以及技术路线迭代带来的淘汰风险。
总体而言,医美注射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技术创新与合规经营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投资决策需聚焦具有技术壁垒、品牌优势与合规能力的企业,精准把握不同细分赛道的发展阶段与投资节奏,在拥抱行业增长红利的同时,做好风险防控,才能在这片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实现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
生物制品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不本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