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速出了个事儿,开车的小曾当场没了。不幸中的万幸,肇事方担责,保险公司把80万打到他爹老曾卡上,说是赡养费加抚养费,一共就这么多。
![]()
谁都没料到,这钱跟块烧红的铁板似的,直接烫到了小曾怀孕6个月的女朋友刘女士身上——孩子刚生下来没几天,她跟婆婆就闹到村委会,俩人吵得嗓子都快冒火星子了,唾沫星子飞得哪儿都是。
“我孩子该得的那份钱呢?总不能让娃跟着我受苦吧!”
“我儿子早把房子买好了,你带着孩子过来住不就完了!还扯啥钱不钱的,多见外!”
“我跟你们家又没扯证,非亲非故的,凭啥跟你们住一块儿?住进去算咋回事儿啊!”
“没领证就不算我家媳妇,钱?一分都别想拿!这钱是我儿用命换的,轮不到外人沾边!”
吵了好几个钟头,唾沫星子都干了,说白了就围绕俩字儿:凭啥?
刘女士两年前就跟小曾拍了婚纱照,本来早该办婚事的,结果疫情一耽误,证也没领成。谁知道疫情过去了,人却没了,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扛不住。
小曾爸妈这辈子最得意的事儿,就是在县城给儿子全款买了套三居室,逢人就显摆。现在儿子没了,这房子就成了老两口的“精神念想”——他们想把孙子留在这儿,顺便把刘女士挡在门外,觉得这样才算把“根”留住了。
还有个关键人物,就是那个遗腹子。他爹没的时候,他还在妈妈肚子里揣着没出来呢,现在也就只会两件事:吃奶,还有就是按法律规定,该拿保险公司赔的那笔抚养费,这可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贾老师把这事儿里的法律问题,一条一条掰开揉碎讲清楚了,生怕大伙儿听不明白。
1.刘女士有继承权吗?
——没有。《民法典》1127条写得明明白白,算不算配偶,就看有没有领证,婚纱照再贵、仪式再热闹,也顶不上一个红本本管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说了,死亡赔偿金本来就不是遗产,是赔给亲属弥补损失的,根本没法继承,想靠这个沾边儿没门儿。
2.孩子有继承权吗?
——必须有。《民法典》1127条里说的“子女”,不管是婚内生的、婚外生的,还是遗腹子,待遇都一样,没半点儿差别。抚养费在法律上就是孩子的专属钱,他爷爷拿着也只是“帮忙管着”而已,可不能自己乱花。
3.刘女士能替孩子要钱吗?
——能。未成年人的钱本来就该由监护人“代为管理”,但“代为管理”可不是“随便送、随便花”,每花一分钱,都得是为了孩子好,不然可不行。
4.老人拿抚养费给孙子买房,算把钱给孩子了吗?
——算,也不算。只有房子登记在孩子名下,才算真的“给到孩子手里”,这才作数。现在房产证写的是他爷爷的名字,法律上这叫“代为持有”,刘女士完全可以要求把名字改成孩子的,没毛病。
——贾老师有金句:钱是孩子的,可账是国家管着的,想蒙混过关、耍小聪明?门儿都没有!
贾老师还在网上搜了搜,发现这种事儿还真不少,剧情一个比一个离谱,听着都让人咋舌:
2019年浙江温州,有个女的也是怀了孕没领证,老公没了,她替孩子要120万赔偿,孩子爷爷当场就跪下了,哭着说“给你50万,你再找个人嫁了吧,别跟娃较劲了”。最后法院判了:孩子该得70万,由妈妈管着,但每花一笔都得跟村委会报备,网友都笑称这是“史上最严支付宝”,一分钱都别想乱花。
2021年山东临沂,有个婆婆把赔偿款拿去买了“阴间楼盘”——给死去的儿子配了个“阴间婚房”,这操作谁也没料到。儿媳直接把她告上法院,最后法院强制把那套“墓地”卖了,钱还回了孩子的账户。中介小哥都吐槽:长这么大,头一次卖坟还得让法警押着去过户,真是开了眼了。
2023年四川广安,有个没领证的女朋友直接“带着孩子找上门”,住进了公婆家,说啥也不走。老人气不过报了警,说她“非法侵入住宅”,想把人赶出去。警察一看孩子的出生证,就说了句“孩子回自己家,没毛病”,把老两口怼得没话说,脸都憋红了。当时弹幕都刷爆了:在法律面前,房产证还真干不过出生证,这没跑儿。
贾老师用一句特别实在的话,给大家总结下:
社会上这些歪毛病,就像个烂疮,一刀子下去全是脓,不整治不行。
1.“红本本依赖症”——总觉得婚姻是保险箱,以为不领证也能随便“享爱情福利”,日子过一天算一天,结果男方突然没了,女方一下就从“准新娘”变成了“外人”,哭都没地儿哭去。
2.“孙子是私有财产”的封建病——有些老人把自家血脉当股票,把儿媳当成“生孩子的工具”,把孙子当成“传宗接代的香炉”,觉得钱只能留在“自家姓”手里,完全忘了法律早就把“封建大家长那套”给淘汰了,老思想该改改了。
3.“赔偿款能拖就拖”的潜规则——出事儿的时候先哭惨博同情,让人觉得多可怜似的,拿到钱就立马翻脸,能拖着不给就拖着,反正觉得“孩子小,暂时花不着钱”,硬生生把给孩子的抚养费,玩成了“不用还的无息贷款”,这心思也太歪了。
学法律的贾老师,还给出了几个解决方案,免费给大家参考,都是实在招儿:
1.给民政局提个建议——推广“意定监护+遗嘱”的双重保障,让没领证的情侣也能提前指定“万一自己没了,谁来管对方”,别让孩子的出生证,还得跟追悼会抢时间,那也太揪心了。
2.给法院开个绿色通道——对于赔偿款的分割,先搞“诉前保全”,把钱先放到法院的共管账户里,谁也别想先下手把钱拿走,省得后续闹得鸡飞狗跳。
3.给看热闹的大伙儿普个法——没领证就同居的,别光顾着秀恩爱、搞浪漫,先把“遗嘱咋写”“保险受益人填谁”弄明白,这比送999朵玫瑰靠谱多了,关键时刻能顶事儿。
可惜啊,80万换不回一条命,也锁不住血脉,它只能提醒我们:
面对死亡,所有的“以后再说”,都会瞬间归零,没半点儿商量;
面对金钱,所有的“亲情”,都得接受一场公开的考验,藏不住半点儿虚的;
面对法律,所有的“我觉得”“我以为”,都得让着“法律条文怎么写”,别想耍小聪明。
希望下一个遗腹子,不用再靠哭啼,去换本该属于自己的第一笔钱,这也太让人心疼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