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的王船山,躲藏在衡阳常宁县山林里,写出了一本奇书,曰《黄书》。这本书,为王船山在19世纪、20世纪赢得了几千万粉丝。
![]()
王夫之
我说,王船山精通“领导学”,懂得尊重“民意基础”,会搞发动工作。也可以说,王船山善于“炒作”。
为什么呢?《黄书》太有“黄色精神”了!
明朝中晚期,朝廷放开民间修祠堂的特权,使得普通老百姓也能有祠堂,修族谱。
在此之前,建祠堂、修族谱,是有官爵等级的人的特权。夏、商、周的特权阶级,是黄帝子孙、炎帝子孙。
如今,老百姓也可以修族谱了,自然都成为了黄帝子孙、炎帝子孙。天下姓氏,出自炎黄,这是明清时期各大家族修族谱的“共识”。
既然大家都是黄帝子孙、炎帝子孙,那么都会认同黄帝、炎帝,要重光祖德,复兴中华。这是民意基础。
黄帝是道教的始祖。其实,许多人不熟悉汉魏六朝历史,那个时期的道教信仰者喜欢发动群众“起义”,而“起义”领袖们自称“黄帝”,要实现“天下为公”。王船山精通历史,应当晓得这些事情。可见,“黄帝”还是有很大的号召力的。
王船山借此发挥,运用春秋公羊学微言大义,主张建立黄帝之德的正统中国(建黄中),承担天下的责任(一天下)。理所当然,要反清复明。因为当时的人认为,满清文化落后,是“夷狄”,并且搞不平等政策,压迫、奴役汉人。
在当时,满清入主中原,确实动摇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使得周边一些国家自封“中国”,认为中国是夷狄,野蛮化了,不承认中国是“中国”。
《黄书》在尊重民意基础的前提下,大书特书“黄色良心”,鼓励黄色人种建立一个没有民族压迫的独立国家。
恰好遇到了清末“帝国主义”时代,中国屡遭侵略,丧权辱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黄色人种的独立国家。
当时的东亚、东南亚,被白色人种压迫,黄色人种充满愤怒。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黄色人种之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打败白色人种之俄罗斯,被宣称是黄人第一次打败白人,而不少中国人也欣喜若狂。
满清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侵略,让中国人愤愤不平,唤醒了中国人的良心,激发了中国人的正义感。《黄书》在这个关节点上,赢得了中国人的喜爱。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之前,《黄书》已为不少仁人志士所注意,如谭嗣同、唐才常、章太炎、梁启超、宋恕、禹之谟等人,但不成大气候。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沙俄借口保护侨民,之后拒不从东北退兵,反而提出了企图霸占东北的12条。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中国留日学生知道后,组建义勇队驱逐沙俄,“为火炮之引线,唤起国民铁血之气节”,“头可断,血可流,躯壳可糜烂,此一点爱国心,虽经千尊炮、万支枪之子弹炸破粉碎之,终不可以灭”,“宁为亡国鬼,不为亡国人”。不过,这场拒俄运动被清朝镇压了。
不甘心失败的爱国志士认为,既然清朝如此腐败无能,又不支持他们保家卫国,那么就要推翻清朝。
怎么办?先做传播工作,出版王船山的《黄书》,宣传黄帝之德。
因此,在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一些爱国人士在上海,印刷出了一本小册子《黄书》,还印了一本小册子《黄帝魂》,从此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黄潮”,为推翻清朝吹响号角。《黄书》、《黄帝魂》影响了无数人,有志之士几乎人手一册,是当时的畅销书。
![]()
《黄帝魂》黄藻
《黄帝魂》的编者是长沙人黄藻。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黄藻参加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失败之后逃亡上海,宣传反清革命。他收集各大报刊上的反清论著,汇编成册,署“黄帝子孙之多数人撰述,黄帝子孙之一个人编辑”。
南社,其前身是“黄社”,其创始人陈去病在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十分愤怒之际,出版王船山、顾炎武、黄宗羲三个人的文集《正气集》。南社的几个创始人都是王船山的粉丝,喜欢读《黄书》,如陈去病、柳亚子、高旭等。也可以说,王船山是南社的精神领袖。
![]()
黄帝
这些人说,“欲保汉族之生存,必以尊黄帝为急”。《黄帝魂》一是追认黄帝为中国民族开国始祖,二是以黄帝为国魂,三是使用黄帝纪年。稽考文献,无数有志青年读了《黄书》、《黄帝魂》,激发了爱国热情,一是要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二是要推翻清朝,要求建立一个以黄帝为开国始祖的民族独立的国家。后来的历史学专家认为,黄潮是近现代民族主义的觉醒。还说,也有一些负面的因素,狭隘的大民族主义的思想倾向并阻碍了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清算。
王兴国先生《王船山<黄书>与近代尊黄思潮的兴起》说:“正是由于《黄帝魂》的深刻影响,所以在1904年(光绪三十年)至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之间,尊黄思潮十分高涨。当时一些进步报刊,如《江苏》杂志、《国民日日报》、《二十世纪之支那》等分别刊登黄帝肖像,并公开使用黄帝纪元。尊黄帝为始祖、为国魂的论述层出不穷。1904年(光绪三十年),刘师培追踪《黄书》,发表《攘书》,旨在攘除满清王朝,再造华夏。同年,《江苏》第7、8期的《民族精神论》指出:我支那民族居庞大广漠之土,自纪元前四千年以来,率魁梧奇特之众,突焉出现于东方,干戈之所至,威灵之所及,无坚不摧,无险不破,故远溯我黄帝轩辕之旧辙,犹确乎灼灼其可证。;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黄节在《国粹学报》上连载《黄史》,表彰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张煌言、郑成功等历代汉族爱国英雄。同年,许之衡在该刊第6期发表《读〈国粹学报〉感言》,文中有;国魂与国学;一节:;国魂者,立国之本也。各国自有其国魂。吾国之国魂,必不能与人苟同,亦必不能外吾国历史。若是则可为国魂者,其黄帝乎?近日尊崇黄帝之声,达于极盛。以是为民族之初祖,揭民族主义而倡导之,以唤醒同胞之迷梦,论诚莫与易矣。这类言论,在当时的报刊上俯拾即是。在尊黄排满思潮的影响下,当时不少革命者纷纷以黄字命名,如陈天华笔名思黄,秦力山笔名巩黄,章士钊笔名黄中黄、黄藻名黄帝子孙之一人,等等。这些情况表明,船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特别是其《黄书》在辛亥革命的前期,的确发挥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真如谭嗣同的预言:“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梁启超说:“凡大思想家所留下的话,虽或在当时不发生效力,然后那话灌输到国民下意识;里头,碰着机缘,便会复活,而且其力极猛。清初几位大师一一实残明遗老一黄梨洲、顾亭林、王船山之流。他们许多话。在过去二百多年间大家熟视无睹,到这时忽然像电气一般把许多青年的心弦得直跳。”
一时,王船山的思想如同天雷,振聋发聩,马上拥有有几千万粉丝,人人都恨不得马上证实“黄色良心”。所以,章太炎说,全靠王船山一个人的思想力量推翻清朝,“当清之际,卓然能兴起顽懦,以成光复之绩者,独赖而农一家言而已矣”。秋瑾、黄兴、孙中山、陶成章等人借助会党的力量反清,而洪门(天地会)也恰好在清末时期推崇王船山为五大始祖之一,由此达成合作共识。
清末“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以商业为本的“大策”,各界共同振兴商业,以对抗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而王船山在《黄书》里说:“大贾富民,国之司命也。”这句话,阐述商业、大商人(今曰企业家)、中产阶级的重要价值。古人求神拜菩萨,其中的“司命菩萨”是管生死的神。王船山把商业、大商人、中产阶级说成是国家的司命菩萨,这是几千年来第一!当然,当司命菩萨,这是荣誉,更是责任。春秋公羊学说主张“天讨有罪”,因此不负责任的,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因此,清末、民国时期的商人,本来是学习西方的,一看中国几百年前的王船山早就说这种话,大为惊讶,十分惊喜,于是也就买一本王船山的《黄书》来读。可以说,清末、民国时期的商人,也是几乎人手一册《黄书》,每天要读一下王船山的书。
自从清末大兴黄潮以来,“黄帝”成为一个爱国主义的文化符号,影响至今。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4月5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通过公祭黄帝唤醒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也值得一提,当企业家,应当学习王船山的真精神,懂得领导学、管理学,发动员工积极工作,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但是,时势有异,不能刻舟求剑,邯郸学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