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的人高考连本科都考不上,最后却还能考上研究生呢?是真的有奇迹出现,还是说我们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
很抱歉,我就是那个高考只考了200多分的学渣,连专科都没录上,最后呢却考上了研究生。我既没有创造奇迹,也并不是全能,我总结下来就两个字:聚焦。
今天我将从考核规则、学习动力到资源知识,总结了5个核心原因。当你想透为什么我们过去的失利从来都不是未来的上限,你也能考研成功。
第一点,是要先搞懂考核的逻辑,越往上走呢,它越不需要全能。我们教育体系呢就像金字塔,你越往上,其实越不需要你啥都学,你只用聚焦就行。很多人被高考困住了,就是没有看清楚不同阶段的学习逻辑差距很大。比如我们高中拼的是全科通关,短板决定上限。
上过高中的同学肯定知道,语数外文理中你哪科弱都难拿分。比如你数学考145,但是你英语考六七十分,你照样上不了很好的本科;如果你文科很好,你物理化学拖后腿,那照样会卡分。这种全方位的考核呢,本来就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天赋,不是我们没有学习能力,是我们没有长全科天才的脑子。
而到了大学阶段,这种情况就被改变了。大学走的是单点突破,选对方向就能发力,尤其是自考专科、本科,这种终于能够自己选择喜欢的专业。你高中英语差,但是喜欢计算机,那么就选计算机应用;如果你怕数学就选汉语言文学、新媒体;想考公,你就选工商管理、法学,终于可以不用逼自己学不擅长的东西,把精力放在感兴趣的专业上,反而能出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有人高中没学好,他在大学却能考高分的一个原因。
而到了考研就会更聚焦,玩的是精准打击,盯紧四门课就行。考研比高考简单的点在于它不考全科,一般呢就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或者部分专业加一下数学,再加上两门专业课。如果你数学差,你和自考本科一样的道理,选文学、法学、教育学之类的,直接不考数学;英语弱的话,直接选考英语二,甚至有的院校可以考小语种。
自己选择专业的好处就是你所学的专业内容也是自己挑选的。比如你自考本科学的是新媒体,那么考研你想选新闻传播,你这两年学的自考本科的东西就会高度重合,复习起来呢比那些跨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还更顺手。
更重要的是考研它是先选学校后考试。你不想跟985院校竞争,那就选双非院校;想求稳一点那就选保护一志愿、不压分的学校。主动权呢完全在你手里,这是第一点考核逻辑。
第二点,从学习动力来看。我们高中普遍是被动刷题,考研呢反而是主动为自己学,学习主不主动,它会直接影响效率。这也是很多人高中没学好考研能上岸的核心。像高中的时候呢,基本上都是老师安排进度,家长盯着成绩,被推着去学,自己也不知道为啥要学,就觉得背单词呢就是为了听写,做数学题呢就是为了模考,没有明确的目标,自然容易走神偷懒。天天在教室里刷题,心思呢却全在晚上去哪里打游戏,成绩呢能好才怪。
而考研基本上是自己主动发力,非学不可。想考研的人对自己有足够的理由,比如可能想转行当老师,差一个学历当敲门砖;可能在小公司里面呆够了,想考个研究生去进国企;甚至说只是因为不想被别人说专科生没出息而去参加考研。
这种主动发力的动力完全不一样。我认识的自考后考研的朋友,他白天在奶茶店打工,晚上7点到11点雷打不动地去学习,背英语呢,只抓考研高频词汇;专业课呢直接整理历年的真题考点。这种针对性的发力呢比高中盲目刷题效率会好很多。
第三点是心态的韧性。高中的时候呢考差就会直接崩溃,而成年以后备考呢往往能扛住、能调整。一方面像我们这类经历过高考失利的人,当初肯定都崩溃过,觉得完蛋了。毕竟传统的观念里,一考定终身,高考失利呢基本就断绝了求学路。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将自考等非全学历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我们不仅可以无限次的补考,而且考完就给你发毕业证,这个毕业证呢还受考公、考研、考编等大多数情况下的认可,早就不是一考定终生的局面了。
另一方面经受过社会或者专科的打磨以后,成年人的抗压力其实是升本考研的隐性优势。高中时候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一次月考掉个二三十名就觉得天都塌了,比不过别人,甚至要到放弃的边缘;遇到不会的,又不好意思问,问题越积越多,最后直接摆烂,心态脆弱又敏感。
但是成年以后参加考研也好,自考也好,是会更懂学习的循序渐进的。比如英语阅读一错一半,你会分析是单词不认识,还是说长难句没弄懂;你专业课第一遍没记住,会想到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去反复巩固。
我有一个自考本科考研的朋友,他第一年英语好像才考了三四十分,然后第二年呢他就每天去练一小时的长难句,只刷近十年真题,反复好几遍,最后考了62分。这种不被一次失败打垮的韧性,在高中的时候是很难有的,是社会,或者说你在自学求学路上一路沉淀下来的,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是资源的获取难度,高中和考研的时候完全不一样。现在的学习资源呢比10年前要便利太多了。比如我10年前参加自考,什么网课、考点资料根本没有,就一本教材,一本真题卷。
还有我读高中的时候,成绩差,一方面肯定是我自身学习能力有限,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的;另一方面呢,客观上也是我所处的乡镇环境优质资源的匮乏,难跟上高考真题的新趋势,找资料也只能靠城里的书店习题册,或者说学校的资料,还容易买到过时的题,自己呢完全没有太多主动权。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常用的视频平台都有免费的公共课学习内容,背单词有专门的工具,真题解析你都能找到逐句拆解的资料,只要你愿意,干货到处都是,更别说很多人能通过自考本科过渡,自考时积累的专业知识跟考研专业课无缝衔接,相当于提前铺好的路。
第五点也是最后一点,就是人事发展不是定型的。很多人不敢考研,不敢自考本科,是陷入了僵化的思维,把高中没考上本科,或者说没上过高中,等同于永远考不上研究生,或者永远考不过自考本科,把过去的自己啊当成了未来的自己。
但是人哪会是一成不变的呢?有人高中没好好学,不是笨,是当时没意识到学历的重要,天天玩游戏追综艺,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有人高中偏科严重,大学呢却找到了兴趣。我有个学新闻的朋友,他高中的语文才考了90多分,但是呢喜欢写东西,参加自考本科,把新闻写作、传播学啃得滚瓜烂熟,考研的专业课直接单科都达到了120多分。
还有人是后开窍的,高中理解能力没跟上,学物理公式呢只会死记硬背,像我这种到了大学呢接触实际案例,突然就懂了逻辑。这种后知后觉的成长呢太常见了,就像养花一样,有的花春天开,有的花秋天开,你不能因为春天没看到它开花,就说它永远都不会开。
所以最后给大家一些实用性的建议,想提升自己呢,先从自考自学激活学习力开始。主要就是先通过自考去找学习状态,不用再像高中那样熬夜去刷题感动式的学习,你只需要每天抽个1到2小时去看课程,做真题,争取花1到2年时间拿到一个本科学历。等有了本科学历,再去考虑考研的事情,这个时候你专业课有基础,公共课能针对性地复习,底气就会足很多。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