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人民网昆明10月25日电 (记者刘怡)10月24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专场在昆明举行。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云南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不断推动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美好生活。
五年来,云南科学编制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聚焦生态、农业、城镇三个空间协同发展,制定国土绿化、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等10项指标任务,布局12个重点工程、47个重点项目,构建云南省“三屏两带多点多廊”生态修复格局,推动各空间更生态宜居。
云南同时积极向国家争取抚仙湖、洱海2个“山水工程”,坚持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用好中央、地方投入资金,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面积228.67万亩,其中抚仙湖山水工程上榜全国十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正在实施的洱海山水工程计划综合整治土地14.93万亩,修复湿地1万亩,提质改造林地3.51万亩;已实施完成的洱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等2个子项目入选全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投入财政资金12.08亿元,实施修复历史遗留矿山16万亩,同时对修复后的矿山进行生态化利用,持续推出支持性政策。目前,云南省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共修复耕地3.32万亩、林草地5万亩、建设用地6.47万亩。
此外,“十四五”时期 ,云南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助力乡村振兴。目前,云南省已启动6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预算19.85亿元,整治农用地4.15万亩,生态修复1540亩,整治后可新增耕地1.02万亩,充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将土地利用、绿色产业、旅游旅居有机结合,打造秀美乡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